《楚門的世界》文學化和視聽化


分析電影最後的部分,主人公經過一波三折的,在一望無垠的海裡漂泊觸到了結界般的超大半圓天幕,即将揭發真相的他處于驚愕狀态。截取這部分的電影文學劇本為:


海洋 外景 白天


就在杜魯門快要被下一陣海浪卷起來的時候,他突然用全部身體緊緊抱住方向盤,準備最後一次對付下一陣海浪。但是,海浪沒有卷過來。一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海面上出現了一片特别的水域。在那些滔天駭浪之間,有一條比較平靜、幾百碼寬的狹長水域——一片令人好奇的逃生航線。狂風暴雨漸漸平息,黑暗也慢慢退去。水面上罩着一片薄霧。杜魯門沿着這條水路前進。


幾塊很大的黑色的模糊物出現在地平線上。陸地?島嶼?這些東西,是由一些巨大的機器組成的,包括一個很大的輪子,隻有一半露在水面上,看來是那些特别巨大的海浪的源頭。


杜魯門駕着那艘破舊的小船向難以想像的海平面的方向繼續前進。一切都很平靜,突然船頭撞到一塊巨大的藍色牆面,杜魯門差點都要摔倒。他平衡好自己,從甲闆爬到船頭。在他面前,是一面從海水裡豎起來的、有透視背景效果的超大半圓形天幕。他一直認定是天空的這個地方,原來隻是畫出來的超大半圓形天幕。杜魯門向上看去,睜大眼睛也看不到天幕的高處,因為這面天幕角度很陡,無法看到上面的盡頭。


杜魯門一隻手拉着小船,伸出另一隻手試探性地摸了摸畫出來的這面超大半圓形天幕。他摸到了天!他環顧四周,笑了起來。


分析該段劇本的文學化:


第一點,劇本本身要具備閱讀美感而非僅僅是工具性的拍攝指南。該段具備閱讀美感,通篇閱讀下來很有畫面感,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漂泊的小船在驚濤駭浪中起起伏伏,而後将男主帶到平靜如水的大海的盡頭,直至最終男主發現生活在虛假世界的真相,能夠使讀者感受到由緊張到舒緩又到緊張的情感過度。對于畫面鋪叙的鏡頭感,通過文字的叙述便能夠很好的體會。


第二點:劇本的文學性是必要的、精煉的,而非過渡渲染和累贅。短短的500字就将電影的拍攝方向以及所要傳達出來的東西,準确精妙的表現了出來。例如船的特點是破敗的小船,牆的特點是藍色的有透視效果的巨幕,這些細節的特點很簡明扼要,這些文字是缺一不可的。劇本對于該段的描述沒有過分的去渲染人物内心的心理和外界環境的自然描寫。形容詞簡練扼要,沒有冗雜贅述的表達出了主人公所處的環境以及環境的基本特點:由波濤洶湧的浪濤間轉至平靜的大海盡頭。最後劇本說“他摸到了天!他環顧四周,笑了起來”。這是很簡單的一句話,同時是最激動人心的一刻,楚門即将逃離這戲劇化的幕場,這裡的“假”生活。劇本的文學化區别于文字化,劇本的文學化通過電影表現出來,會産生巨大的張力,而非冗長的用很多心裡話來表現男主的内心情感變化,單從外在,表現出一句他笑了起來,這笑多麼的讓人不寒而栗,而又沖突異常。電影的文學性要求,劇本對于人物的描述需要簡明扼要,人物情感需要觀衆在畫外仔細揣摩,不能夠明說楚門内心的糾結驚訝的心理狀态,這是文學性的另一個特點。


視聽化:


在視聽化中,為了營造劇本所描繪出的緊張感,運用了交叉剪輯,一方面拍攝在男主在洶湧的海浪中掙紮的鏡頭,一方面拍攝觀衆在電視機外的情緒反應。搖晃的運動鏡頭,連續的短鏡頭相接,增重了緊張氛圍。在全片的拍攝中多采用一種偷窺視角,包括分析的這一段中也是采用了一種用望遠鏡偷窺視角的客觀鏡頭。聲響多使用自然聲,洶湧的浪頭拍打船栀,簌簌地風聲,撕心裂肺的呼喊聲,很有現實感。為了渲染情緒,在男主掙紮上岸時使用舒緩的音樂,中景拍攝男主的情緒化表達,同時也能看出他與環境的對抗關系。最後遠景拍攝他所處的世界,一個虛假的,被圍在蔚藍色的巨幕裡的生活假象。構圖上,人物占比的渺小,表達出楚門被困于巨型假象的實情。最終他知曉了真相,并向着真正的世界走去,全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