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一白

我終于把魔爪伸向東北喜劇了。

1

聊喜劇之前,先插點題外話。

作為東北人,有些曆史我都不知道。

...

東北地處關外,自古自然氣候惡劣,有着其他地區沒有的地理劣勢。東北古代為女真族,近代為清朝,對于漢人來說東三省曆史相對較短。

但在近代出現了很多名人,尤其清朝的康乾盛世時期。

代表人物: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多爾衮,康熙,乾隆,雍正,劉墉,和紳,張作霖,張學良, 曹雪芹,高鄂,馮仲雲,趙尚志,吳克仁等等。

最讓我感到自己無知的是曹雪芹居然是遼甯鐵嶺人。看來我有必要惡補一下小時候沒怎麼讀的《紅樓夢》了。

...

還有這裡的劉墉不是作家劉墉,而是宰相劉羅鍋。

有一位我最喜歡的青年作家雙雪濤也是東北的,著有《翅鬼》、《飛行家》、《平原上的摩西》、《聾啞時代》、《天吾手記》等,可以說東北青年一代作家的代表。

...

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的《甯古塔》一章寫過一些東北的曆史。

東北雖然曆史不長,但在清朝是文人的流放地。結果就造成了俺們那旮瘩人還有點文化底蘊,不光東三省内的人相處融洽,而且不排斥外省的朋友。和深圳那句“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語差不多,俺們那旮瘩是“來了就是東北人”。旮瘩(gā da)這個詞有1.2億人口在使用,唯獨我家鄉大連那旮瘩特殊(我也是被帶跑偏的)。

...

不管是哪裡人到了東北,口音都會被帶跑偏,整個人也會變得快樂。嗯,就是這麼自信。

無疑,東北的喜劇是有文化底蘊支撐的。再加上東北一帶的多民族、多種族、多文化相互交融,必然會碰撞出瑰麗的喜劇文化。

2

東北人有三大基因:幽默、俠義、豪邁。

最重要的還是幽默。從東北走出來的喜劇演員至少能在中國喜劇領域占據半壁江山。

...

趙本山、潘長江、高秀敏、範偉、鞏漢林、黃宏、畢福劍(大連普蘭店人)、小沈陽、沈騰、宋小寶、馬麗……

...

我最喜歡的兩位喜劇演員無疑是趙本山和沈騰。

趙本山老師就不用說了,那麼多年的春晚小品,已經成為了好幾代人的記憶。創立本山傳媒,做劉老根大舞台,開鄉村喜劇之先河,可以說是東北喜劇第一人,為東北喜劇文化的傳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記得小時候我有次表演本山老師的《小草》,把小夥伴們都驚呆了。他給我留下了太多童年的美好回憶。

...

...

沈騰,中國内地影視演員、導演、編輯,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戲劇表演系。

曾出演開心麻花舞台劇《想吃麻花現給你擰》、《烏龍山伯爵》、《索馬裡海盜》、《甜鹹配》等經典話劇。

在主演電影《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羞羞的鐵拳》等作品中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五登央視春晚,小品《扶不扶》、《今天的幸福》、《今天的幸福2》、《投其所好》、《一個女婿半個兒》,獲得了觀衆的一緻好評。

參加東方衛視《歡樂喜劇人》第一季并獲得冠軍,同年首次參加真人秀《咱們穿越吧》,并收獲大量粉絲;後加盟浙江衛視《王牌對王牌》第三季,擔任王牌隊長。

...

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歡樂喜劇人》中的奪冠作品《感染者》。當那一大群僵屍出來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沸騰了,這哪是喜劇,簡直就是大片,隔着屏幕都顫栗了,現場效果得震撼到什麼程度。

3

和這些人比起來,張浩簡直就是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角色。

用抖音行話叫野路子出身。

...

很多人都看過那部微電影《二龍湖浩哥之四平青年》。

...

...

幾年前第一次看這部電影,眼淚都快笑出來了。小成本、小制作、小人物,卻有大笑料,大概有二龍湖那麼大。

豆瓣網友的評論更有意思:

由于文化部的封殺,使得流傳更廣!

《四平青年》就是大陸Clut片裡的《霸王别姬》。

關于Cult片我們有必要上一課。

...

Cult電影(Cult film/Cult Movie)是指某種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愛及推崇的電影,指拍攝手法獨特、題材詭異、劍走偏鋒、風格異常、帶有強烈的個人觀點、富有争議性,通常是低成本制作,不以市場為主導的影片。

簡而言之,就是屬于非主流領域卻能在特定的年輕族群中大受歡迎的電影作品。

它的另一個特點是類型多元化:暴力片、科幻片、恐怖片、黑色喜劇、西部片、實驗電影等等各種标榜着另類和決不妥協口号的電影,都可以成為Cult電影。

常常是科幻、恐怖、音樂、動畫、喜劇的大雜燴。

抛開粗俗不談,咱也别拿張浩和老一輩的喜劇演員對比,至少他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張浩式喜劇,以俠義為内涵,有點傻笨的“黑幫老大”式幽默。

遭到文化部封殺多半是因為粗俗和黑幫元素。但我們小時候看《古惑仔》系列,最讓人觸動的點永遠是俠義,而不是黑幫和暴力。

電影畢竟是電影,有判斷能力的觀衆,懂得在俠義、幽默和黑幫暴力之間做好取舍。

...

文化部封殺考慮的是電影對青少年和沒有判斷能力人群的影響。

個人認為與其封殺,不如學習一下國外的電影分級制。

稍微扯遠一點,最近《我不是藥神》被控煙協會批評:吸煙鏡頭過多。讓人覺得可笑的是一邊倡導禁煙,另一邊還要生産香煙。

換個角度想也很正常,人類社會就是在這樣的矛盾鬥争中不斷向前發展的。

美國電影業也有過《海斯法案》,禁止電影展現過多和過于直白的與性有關的鏡頭。後來也廢除了。

這個時期很多電影人學會了隐喻和象征的手法,甚至比直白的呈現更加讓人浮想聯翩,那是人類想象力的勝利。

回頭再來看張浩的電影,我看到更多的是他的幽默和俠義。以及在所謂“社會黑暗面”之下,平凡的普羅大衆展現出的俗世情義和人間煙火氣。我們看他的電影取的也是這一瓢。

一個沒有背景,沒有鍍金頭銜的平凡人,也可以靠着自己的力量當導演拍電影演電影,去實現自己的夢想,甚至帶動家鄉的電影産業發展,讓我們更多人知道了四平這個地方。

這些都是張浩值得我們贊賞的地方。

...

至今還記得《四平青年之古惑仔》裡有個鏡頭:

浩哥從高速行駛的出租車上開門下車。

那股子虎勁兒和幽默能讓人笑上大半天。

...

但除了《四平青年》第一部的豆瓣評分還可以,浩哥的其他作品評分都不怎麼樣。

他的局限之處在于:小衆的Cult電影,審查限制的元素,“東北黑幫傻老大”的人設,“高雅人士”和“正統電影”的鄙視。

至于東北話幽默的地域限制,可能早就沒有了,因為東北話尋根溯源還是北方話,接近普通話,但又有地方的特色和喜感。

豆瓣評分側面也反應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四平青年》第一部的成本最低,也最粗俗,但卻最有趣,最自然,最接地氣,最受歡迎。

昨天我又看了一部浩哥的喜劇電影:《二龍湖瘋狂代駕》。

...

豆瓣同樣是低分。劇情設定和反轉确實有些不合理,也不太自然,兩個外國殺手的智商有點過低,也有人吐槽土洋結合和屌絲設定,但我還是看到了這部電影的可取之處。

土洋結合的東西多了去了,就是這種反差才能制造笑點。

喜劇電影最重要的一點是讓觀衆狂笑,我覺得他做到了。

有人拿屌絲設定來否定這部電影,我覺得沒必要。

處在權力頂峰的人真不見得有平凡屌絲的快樂。

張浩在這部電影中最大的進步是:

剔除了很多粗俗和黑幫的元素,反而更加關注小人物在面對金錢利益誘惑時的内心掙紮和選擇,還有浩哥身上所具有的東北人的幽默和俠義。

張浩從一個東北二人轉演員,到電影導演和演員,吸引了各方資源,惠及了家鄉四平的喜劇和電影行業的發展。

他是東北喜劇界的一朵奇葩,卻完成了一個華麗的轉身。

我們不需要拿他和東北喜劇界的泰鬥比較,他就是張浩。

我們能感受到他的幽默、俠義和給我們帶來的快樂,那就夠了。

...

網友問過最多的問題就是:

二龍湖浩哥是黑社會嗎?

《四平青年》第一部無疑給張浩帶來了最大的争議,片中随處可見的髒話粗口和黑社會元素,無疑觸動了四平政府和文化局的敏感神經,但最終在各方的努力和支持下,《四平青年》還是過審了。

張浩聊得最多的還是第一部電影,後來的幾部,張浩覺得束縛越來越多,戲越拍越假。

看過《無主之作》的影迷應該記得片中有個讓人費解的鏡頭。

...

伊麗莎白赤身裸體在彈奏鋼琴,她對身後的庫爾特說:

永遠不要把目光移開,庫爾特。

所有的一切,隻要是真實的,就是美好的。

有多少人把她當精神病?她不過是有着敏銳的藝術直覺。

電影需要反映真實,太多的束縛隻會讓電影變成一具沒有靈魂的空殼。張浩能在各種審查之下,把Cult電影排成那樣已經是一個平凡人的巨大突破了。

看過一篇張浩的采訪,《四平青年》第一部沒有劇本,有段時間電影幾乎拍不下去了,張浩每天跑去叫總監藍波(電影中飾藍百萬,文首那首歌是他唱的)起床。

我又看到了東北人的拼勁兒。

他對乞丐、對四平60多歲孤寡老人“二哥”和對喜劇的态度,他最真實的東北人性格,你都可以通過這篇深度采訪了解。

張浩

©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點贊分享轉發。

胡謅白扯:

小說、電影、随筆

胡說八道,别太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