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講述古龍先生的著作《多情劍客無情劍》中的主角-李尋歡,江湖人稱小李探花,所用兵器為飛刀,長七寸,薄如柳葉,也被稱為小李飛刀,李尋歡在百曉生兵器譜上排名第三。

李尋歡
李尋歡,身世顯赫,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到了李這裡已經是第三個探花,可謂書香門第,文采飛揚。
這李探花偏又淡泊名利,不喜功名,遂遠離官場,做個自由自在的浪子,有太白之風。
李尋歡,有個表妹,叫做林詩音,生的貌美如花,端莊典雅,兩人自小定下了娃娃親,并且心意相通,互生情愫。

林詩音
原本這對神仙眷侶可以恩愛一生,過着令人豔羨的生活,無奈命運捉弄,給二人橫添諸多阻攔。
李尋歡,出了官場,入了江湖,自幼習得一身絕世武功,聲名在外,引得江湖衆多沽名釣譽之輩分外眼紅,二十餘年,三百多戰,擊傷七十餘人,所死皆為大奸大惡之徒。他曾說:
“ 我李尋歡并不代表公義,可我負的使命卻代表公義。”
有一回李被仇家暗算,身負重傷,生死垂亡之際,遇到了龍嘯雲才得以撿回來一條命,從此命運就給他安排了另一條路。
李尋歡對龍嘯雲感激涕零,又覺得龍為人不錯,于是兩人便結為八拜之交,以兄弟相稱。
俗話說:“朋友妻,不可欺。”
但龍嘯雲偏偏在不知林詩音是李的未婚妻的情況下愛上了林,而且愛的深入骨髓,形銷骨立,病入膏肓。

李尋歡
李尋歡在得知此事後,非但沒有生氣,反倒念及龍的恩情和兄弟情義,選擇退出這三角戀。
李深知林詩音心裡深愛着自己,為了讓她對自己死心,便日日飲酒作樂,縱情于那煙花柳巷之地,使得林詩音對他心灰意冷,最後選擇嫁給了那個無比癡情于自己的龍嘯雲。
而李尋歡也在林詩音和龍嘯雲的大婚之日退隐關外,并将自己的李園贈與林當做嫁妝。

李尋歡
李尋歡的這番操作,引得衆多人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覺得他為了兄弟情義,将所愛之人拱手相讓,屬實的渣男,也有人覺得他的愛不是普通人所能體會的,他重情義要大于愛情。
其實李尋歡選擇退出,除了因為大哥龍嘯雲相思入骨,病入膏肓之外,還想給林詩音一個選擇的機會,如果她堅定地喜歡着李尋歡,我想應該沒有人能夠強迫得了她嫁給龍嘯雲。
林詩音最後嫁給了龍嘯雲,可能是受李尋歡的刺激,想要報複李的薄情,一時氣不過就做了這個決定,但是我們可以确定的是林一生心裡都隻有一個李尋歡,因此她嫁給龍嘯雲的決定可能真的是怄氣所緻。
李尋歡的心裡何曾沒有林詩音呢,或者一生都隻愛過這個女人,但是無奈李尋歡不是普通人,他是那個“你予我一分,我報你三分”的多情浪子,他多情而又不濫情,他的一生遇到過無數女子,卻都無法代替林詩音在他心中的位置。

李尋歡
他患有肺病,卻好喝酒,一杯不夠,一壺太少,他日日夜夜的喝。不是酒太迷人,是他心中的愁太苦,他在塞外的十年,無時無刻不在挂念着林詩音,雕刻的木偶便是心中所想而成,埋下了木偶,成長了相思。
十年後重返中原的他,再次遇到了昔日俏佳人,腦海裡往事又起,隻不過佳人已做他人婦,而自己隻不過是一個居無定所、落拓無依的浪子,那一聲“嫂子”不知在心裡猶豫過多少遍才叫出了口。
兩人久未謀面,卻沒有過多的陌生,或許是午夜夢回那個人時常來到自己的夢中使然,或許是兩人心中對那段塵封已久的感情的不甘使然,又或許沒有或許。
十年并沒有抹平林詩音對李的怨恨,但也無法褪去她對李的感情。李尋歡的再次出現,打破了林詩音多年來僞裝的平靜,也激起了龍嘯雲心中的妒火。

李尋歡
龍嘯雲設計陷害李尋歡,差點要了李的命。雖然李尋歡早已看出龍嘯雲的為人,但他卻始終把他當做自己最好的兄弟,當年可以為了他放棄了自己心愛的女人,如今也可以為了他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顧。
有人說李尋歡這樣做太愚昧,爛好人,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屬于自己的道,而李尋歡的道便是: 甯可天下人負我,也不教我負天下人。他不是尋常人,卻也有平凡人的七情六欲。
與阿飛千杯不醉的時候,他也會無比歡愉;失去心愛的人的時候,他也會黯然神傷;面對陰險小人沽名釣譽之輩的時候,他也會嫉惡如仇。
他不是君子,卻能夠做君子無法做到的事,他是平凡的浪子,卻在做着很多平凡人做不敢做的事情。
他心如明矩,卻又故作糊塗,他看似愚昧,其實聰慧無比。
他心中縱有千般愁苦,卻不願吐露,隻因不想給這個紛繁人世再增添一絲煩惱。

李尋歡
龍小雲(龍嘯雲和林詩音的兒子)曾說天下第一美人(林仙兒)和心愛的女人(林詩音)都無法挽留他的腳步,他這個人根本沒有弱點。
但與李尋歡淵源最深、也是最讨厭李的龍嘯雲卻是最了解李尋歡的人,他說出了李尋歡唯一的弱點就是情義。
李尋歡終其一生,都沒有放下“情義”二字,他可以為了義兄的恩情,放棄鐘愛一生的女人,可以為了阿飛這個知己,繼續飲酒傷害本已羸弱的身軀,也可以為了正義,置生死于不顧。
李尋歡最終的結局是選擇和天機老人的孫女孫小紅在一起,兩人退隐江湖,不再過問江湖的是是非非。
但是據李尋歡的得意徒弟葉開的透露,隐退後的李尋歡悄悄做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大事。

李尋歡
每個古龍迷心中都有一個李尋歡,卻又因每個人而有所不同。
“美人遲暮,英雄末路,都是世上最無可奈何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