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影視行業是在集體心疼80後嗎?怎麼這麼多撫慰我們這些大齡青年心靈的電視劇。
本劇開篇大家在圍觀的第二十三屆奧運會許海峰奪下中國奧運會曆史上第一塊金牌那一幕,那會兒我剛出生,我媽說她當時在月子裡抱着我,激動得差點沒把我抛向天花闆。

劇中的80年代中期,都說幼兒時期的記憶力有限,隻能記得幾周到幾個月之内發生的事,但我似乎對幼少期的一些生活片段保留了清晰的印象。可能是因為那些屬于80年代的畫面太鮮明,太生動。天空永遠纖塵不染,大院裡的草木永遠郁郁蔥蔥,廚房傳來的味道永遠噴香撲鼻,隔壁奶奶的面孔永遠和藹可親,樓上姐姐的琴聲永遠清脆悅耳。
劇中的背景,就是那會兒爸爸經常去出差打交道的“老廣”們的城市。我對廣州最初的喜歡就是因為老爸每次出差都會帶回來我們東北這邊很少見的特别漂亮的裙子和美味零食。而且我們這代東北青少年深受香港娛樂圈影響,誰不會用粵語唱兩句“叱咤風雲,我任意闖萬衆仰望”和“來忘掉錯對,來懷念過去”。尤其是我,我粵語歌唱得可溜,絕對溜過《XXdisco》。所以,以至于長大之後真的去到廣州旅遊踏入熱鬧街區的那一刻,迸發出明明第一次來卻倍感懷念的心情,覺得自己就是廣州本地人。
百度了“親愛的麻洋街”,發現本劇的取景地還蠻講究。在廣東江門台山市等多地取景,小夥伴居住們的“麻洋街”有點像曾逛過的上下九一帶(以我一外地人的感受為基準),從地鐵站出來随處亂晃的時候,那些小巷子和劇中的還蠻能重疊,瞬間有了代入感。

一直覺得廣州是個格外包容的城市,這可能源于廣州人骨子裡的自在和随性,你隻要不搗亂,我肯定歡迎你。如同劇中的幾個家庭,有來自北京的、來自上海的、來自湖南的,大家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相處模式都不盡相同,鄰裡之間卻能如老友般親近,偶爾有矛盾也能像親人一般和好如初,這大概也是80年代特色吧。我小時候家裡最開始是住部隊大院的,就和劇中差不多,小孩根本不用管,放出去滿院跑,每家的大人都會幫忙看管照顧,鄰裡間日常吵吵嚷嚷熱熱鬧鬧。等到90年代後期搬進了商業小區,就沒有這麼高标準的安心感了。
易東東一家來自湖南,媽媽為了慰勞開學第一天的孩子們和遭遇挫折的老公,特意做了家鄉名吃臭鳜魚做晚餐,還多備了許多送給鄰居嘗鮮。結果不但引起讓土生土長的廣東叔叔阿姨們“聞臭喪膽”,還被順手舉報,被當成妨礙“除四害、講衛生”的誘因消滅了。當年的文化沖突也都這麼搞笑的嘛~~鳜魚好無辜~~


馬曉曉的爸爸來自北京,經常念叨北京,家裡也常吃炸醬面等老北京家常菜。曉曉是學校裡數一數二的尖子生,老師建議她參加保送北大的考試,曉曉和爸爸都興高采烈,但媽媽卻好像害怕“遠方”這個飄渺的概念把女兒和老公從身邊搶走一樣,從文理分科時就開始,擅自更改女兒的志願,不問女兒擅長什麼、愛好什麼,非要以自己的經驗和喜好來下判斷。

曉曉的交友關系也要幹預。一切有可能影響到她的不安定因素一定要徹底摒除。不問青紅皂白。

至于報考大學,即使女兒有望考取的是全國學子無不憧憬的北京大學,也隻因為“離家遠”這個原因而強迫女兒必須放棄。

否則你就是自私,對不起辛苦培養你的爸媽。

“你小你不懂、我是過來人、全都為你好、不能太自私。”——來自長輩的經典四連暴擊。
這樣的媽媽我雖然沒有,但也見過太多。這種高壓政策下長大的孩子,要麼極端壓抑自我,要麼個性叛逆,比常人更敢于打破常規另辟蹊徑。曉曉無疑是後者。
在學校裡雖然是老師寵愛優秀學生,但也是大姐頭。

進軍遊戲廳這一段,現在的小朋友們或許不太知道“三廳一社”這個說法吧。遊戲廳、錄像廳、舞廳、台球社,學生出入這些場所在當年可是罪大惡極的重大違紀行為。曉曉帶着大家進去玩遊戲機,在當時來看真有點“大姐大”的feel了。

這樣一個外表清純乖巧,内心卻不願歸順主流不願循規蹈矩的多面化美少女,自然有好多男生愛慕。

啊,另外還有一個傾慕曉曉多年的心機少年曾行 ,他做事太不擇手段了,也不在我讨論範圍之内,pass。
既然出現大三角,就又回到應該站哪一對CP這個亘古不變的話題上了。
雖然天降易東東是本劇的第一視角,根據我的入微觀察,他講述的是曉曉和竹馬歐小劍的故事。
小劍本來也是前途光明的優等生,但他的父親先是好好的突然被判入獄,出獄後又疑似失蹤。家裡雖有奶奶經營的小賣店維持生計,但經常被些混混欺負。小劍決定放棄考學,直接讀警校,盡快畢業養家。
接下來的這條路,走得有點曲折,小劍竟然成了警隊的卧底。

因為機緣巧合認識了案件的關鍵線索人物,小劍不得不混入這群小流氓中,伺機尋找把他們一網打盡的機會。

警官答應他,任務完成了就調他去北京入警,成為真正的人民警察。所以當小劍問曉曉打算怎麼報志願,曉曉回答她想去北京時,小劍眼睛都亮了。

謹慎試探。

小劍隻能把話說到此,希望曉曉可以信任他。

兩個人關于共同的未來立下約定,還不夠說明一切嗎(但願不要是flag吧……不然也太虐了)。
很喜歡曉曉和小劍兩人同框時各自的小表情。曉曉在家或在學校時總是穩重大氣,時常會流露出一些好像有點無聊有點不想理人的态度,唯獨面對小劍時會主動向前一步,展現出少女的狡黠。小劍對誰都怒目而視兇巴巴的,唯獨對曉曉目光溫柔小心翼翼,展現出少年的羞澀。
他們雖然現在一個周身被光環籠罩,一個深陷在黑暗之中,似是漸行漸遠,但這兩個互相理解互相愛慕,并且堅定的相信對方相信未來的年輕人,如果不能走到一起,還真的有點虐心。

另外,我還注意到一個細節。
麻洋街上還有一對令人羨慕的老夫妻——黃爺爺黃奶奶,兩人每次出現時都是互相挽着手臂,奶奶握着一枝劍蘭,爺爺拎着剛買的菜,有說有笑的樣子。


三個各懷心事各抱煩惱的中年男子看到黃爺爺黃奶奶互相依靠的背影,不禁感歎“真好”。突然想起一首叫《老夫婦》的歌有句歌詞:
“那身影如此的渺小,卻比無限的海洋更令人感動”
形容的就是黃爺爺黃奶奶這樣的老夫婦吧。真心希望世上的每對夫妻每對情侶都能收獲這樣白首不渝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