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秋臣

在看完《少年的你》之後,我哭了。

因為我想起了自己一口氣讀完《白夜行》時的那種感受,這部電影與這本書的設定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處。

所以坦白講,評價易烊千玺和周冬雨主演的這部電影,是有點難度的。

...

當初上映首日的豆瓣開分是8.7,如今雖然降到了8.5分,但依然是國産電影中的佼佼者。因為其整體的拍攝水平和劇情流暢度都好于一般的國産電影,鏡頭語言是極為出彩的,所以于電影層面來講葉秋臣給了四顆星。但由于原作小說大家都懂的過度“借鑒”而減去一顆,最後再因為易烊千玺演技的驚喜再加回一顆。

糾結一番過後,最終評分就卡在了四顆星上。

說完這些,我們再談一談劇情。

以下會涉及劇透,請慎入。

...

一、關于情感

1.情感萌芽

小北和陳念的命運,緣起于一個被人強迫産生的吻。

當陳念剛剛遇到小北的時候,他正在被人圍毆,而陳念想要幫忙報警的時候卻被人發現,于是就在這樣一種被挾持的狀态下主動去吻了小北。

後來,小北主動找到了陳念,将她帶回了家。

小北:跟男朋友吵架了?

這句話已經在告訴我們,他對陳念萌生了愛慕之情,因為詢問對方是否有男朋友就是一種表達喜歡的暗示。

...

2.感情升溫

小北每天為了生存而打架,陳念每天為了考試而背書。

小北在社會上讨生活,陳念在刻苦念書改變命運。

曾經,他們生活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但因為魏萊的欺淩,所以走投無路的陳念隻能去投靠小北,并住在他的家裡。

和小北在一起,是陳念唯一輕松的時光,讓她感覺自己是一個被騎士保護的公主。

于是本來應該是毫無交集的兩個人,兩顆心開始在逐漸靠近彼此。

其中有一段,就是體現了兩人感情上的升溫。

小北:熱不熱?

躺在床上的姑娘回應說不熱。

陳念:硬不硬?(說的是小北睡的沙發)

此時小北的嘴角揚起了一抹壞笑。

随後,小北起身朝着陳念走了過去,讓陳念将“陳念欠小北一次”寫在字條上,欠的有可能是飯,也有可能是别的。

這一幕是一處非常妙的伏筆,因為陳念欠小北的這一次,最後終究還是還了。

...

3.陰影陽光

小北在讨生活的時候,被人打到遍體鱗傷。

陳念:疼嗎?

小北:習慣了。陳念,你是第一個問我疼不疼的人。

當小北說出自己身世的時候,那種感覺看得人真想哭。

迫于生活的無奈,這個男孩子生活在了社會的陰影之中。

但與他談戀愛的陳念,是幸福的。

因為小北把他内心最美好的一面,全部留給了陳念。

...

在陳念成為殺死魏萊的嫌疑犯時,是小北闖出來假裝挾持了她,同時消除了所有他們相識的證據,因為他想把罪責都攬在自己的身上。

小北:我喜歡一個人,我想給她最好的結局。

小北:隻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輸。

小北: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

假裝挾持陳念又被迫分開的那場戲,以及探監時兩人隔着玻璃的那一瞬間對視,讓我們仿佛感覺到他們正在從同一個世界裡逐漸分開,并各自回到他們本來的兩個世界去。

就像陳念走到陽光下,小北始終隻能站在她身後的陰影裡。

...

二、有關聯想

葉秋臣在觀影過程中,聯想到了許多其他的作品,最多的就是東野圭吾的《白夜行》。

例如剛剛說過的陰影和陽光那段,就像桐原亮司說過的話,他的人生就在白夜裡走路,因為他一直在夜晚的黑暗中,保護身在陽光之下的雪穗。

《少年的你》中有一段陳念在審訊室給小北一個耳光的戲,也讓我想起了《白夜行》結局中雪穗那個沒有回過頭的背影。

還有為了給陳念脫罪而裝作彼此不認識的設定,這個安排也非常具有《白夜行》的風格。

後來,陳念不忍心小北為了自己而死,跑去主動認罪的情節,這個也非常像同樣是東野圭吾創作的《嫌疑人X的獻身》結局。那個載着兩人的車在分岔路口駛向不同方向的鏡頭,又讓葉秋臣聯想到了《速度與激情7》裡最後的經典一幕。

其實《少年的你》這個結局設定,很像融合了《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這兩者,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的“改編”。

...

三、有關霸淩

雖然與其他作品的諸多相似之處引發了許多的诟病,但《少年的你》在校園霸淩這個題材上的描寫是比較深刻的,因此才會成為引發觀衆思考的作品。

片中胡小蝶在選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她先喝掉了自己的酸奶,因為她知道自己再也喝不到了。

小蝶死後,魏萊在被調查時對警察說,因為胡小蝶死去,所以小蝶的媽媽才能拿到一大筆錢,這是小蝶未來工作後都很難賺來的金額。

我不明白,為什麼魏萊這個孩子的思想會徹底腐壞?

難道欺負别人真的很有意思嗎?

欺負人讓你得到什麼滿足感了嗎?

你隻是在找一個可以持續欺負的對象,這個人是誰并不重要,甚至是不是和自己曾經站在一起的人也不重要。

看到被你欺負的人那些悲慘的下場之後,你沒有一點點的懊悔,反而還會變本加厲地尋找下一個目标。

你的良心在哪裡?誰給了你這種底氣?

...

我還想問問魏萊的父母。

包庇你的孩子那些惡劣的行徑對她的成長真的好嗎?

利用巧言詭辯去避重就輕難道就是身為父母的責任嗎?

你們正在為社會培養一個壞人,正在滋生一種13歲男孩殺死10歲女孩一樣嚴重的病毒。

有些父母對孩子動辄打罵,會讓孩子們覺得毆打别人似乎也沒什麼不對。

有些父母對孩子無限包庇,會讓孩子們覺得自己不論犯什麼錯都無所謂。

近些年對于原生家庭的讨論已經日趨激烈,《少年的你》中其實每一個角色都在受家庭元素的影響。陳念因為媽媽而被大家嘲笑,小北因為家人的抛棄而自我求生,魏萊也是因為父母的縱容而變得心如蛇蠍。

...

由此,很多人心裡也發出了更多的疑問。

像魏萊這樣一個即将變成壞人的存在,她的死到底是不是罪有應得?放這種人出去社會是不是會害到更多的人?我們都知道“以暴制暴”是不對的,但為什麼陳念和小北認為這才是最有效的呢?

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現在的我們可能還沒有答案,但終究有一天我們會找到的。

因為絕望中,我們始終堅信仍然會有希望。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