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日本左翼拍攝了大量反戰、反武士道影片,藝術品質以小林正樹《人間的條件》(1959,共6部)、《切腹》(1962)、《奪命劍》(1967)為最。溝口健二《雨月物語》(1953),市川昆《緬甸的豎琴》(1956)、《野火》(1959),岡本喜八,《大菩薩嶺》(1966)、《斬》(1968)、《肉彈》(1968),筱田正浩《槍聖權三》(1986)亦令人激賞。

1963年,左翼大導今井正捧出《武士道殘酷物語》,榮膺柏林電影節金熊大獎;

1964年,今井正《仇讨》(報仇)再挖武士道的祖墳:

因為槍頭擦得不亮,孫太夫與下級武士新八發生口角:

...

...

...

...

...

之後約新八私下非法決鬥,結果命喪當場。

孫太夫的弟弟主馬自恃武功高強,為了家族的面子,獨自找新八報仇:

...

作為最優秀的神蔭一刀流劍客,主馬很快占據上風,但,人算不如天算:

...

樹枝壞了高手的性命:

...

單以技術而論,觀察戰場環境,也是武士素質的一部分。

更深刻的諷刺在于:武士注重名譽、等級、尊卑,因一句口角就要搏命,可見武士道之野蠻、愚昧。

藩主同意孫太夫的三弟辰之助與新八公開決鬥,以挽回高級武士的尊嚴:

...

權力高壓之下,新八的哥哥重兵衛要求新八決鬥時不能還手,新八當然想不通:

...

影片好就好在對每一個人物都不是簡單的批判,在幕府、武士道的桎梏下,每一個人都身不由己,被傳統左右,被命運安排。

出演新八的中村錦之助,表演富有層次感,高潮段落的悲憤、決絕蕩氣回腸:

...

出演重兵衛的是著名演員田村高廣,在《虎!虎!虎!》(1970)出演偷襲珍珠港發出著名的「突・突・突」(全軍突擊)和「虎・虎・虎」(奇襲成功)之電報的淵田美津雄(1966年美津雄作為「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在美國受到熱烈歡迎):

...

閱片無數,無論是從演繹淵田美津雄的角度,還是就二戰初期日軍狂傲、剽悍的精神風貌而言,田村高廣都是百裡挑一的存在:

...

此番出演忍辱負重、左右為難的下級武士重兵衛,田村高廣對人物的理解深入骨髓,一邊是手足,一邊是整個家族:

...

身為下級武士的兄弟,新八自幼受盡了委屈……

左思右想,重兵衛讓弟弟選擇:要麼被辰之助殺掉,要麼隐姓埋名,亡命天涯。

...

...

新八決意赴死,高層擔心生死關頭新八變卦,安排六名劍客作為仇讨助手圍攻新八,待其倒地,再由辰之助給予緻命一擊。

特意新修的決鬥場人山人海,官方認可的決鬥,這個大瓜不吃白不吃:

...

...

...

此情此景不由讓人想起《局外人》充滿憤怒和諷刺的結尾:

為了作一個好的結束,為了避免感覺自己太孤單,我隻要想我受刑的那一天,一定有很多人來看,對我發出咒罵的呼聲,就行了。

六名仇讨助手一擁而上:

...

引頸受戮,還是奮起反抗?

新八不顧一切沖向藩主的場景實在是震撼人心:

...

與兄弟一起赴湯蹈火沒問題,但重兵衛卻不能不考慮白發老娘和整個家族……

心懷愧疚的他,隻能切腹救贖:

...

《切腹》之後,《仇讨》向虛僞、黑暗、龌龊的武士道發起了最慘烈的仇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