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一個人失去記憶,忘了自己是誰,忘了自己在哪裡,為什麼會在那裡。在這個孤城裡,卻有一台神奇的屏幕,可以放他所想到的任何電影。如果,這個人就是你,在你的孤城裡,你會選擇的電影是?

...

你終于醒了

我蹲下腰,手放石頭上,使勁地往前推;又換上腳,沖前踢去。始終,它紋絲不動。甚至,從下擡,想将它朝前滾,發現自己也沒這個力氣。

正要放棄,石頭上出現了兩個發紅的手印,就在剛才我雙手接觸的位置。

“GAT”。

發紅處隐隐約約,顯出3個字母。正要細看,石頭上的紅色突然褪去,字也随之消失。這時候,像是一個開關被關上,石頭從原本的亮灰色突然退了一個色号,變成了深灰。

再次用手觸摸去觸摸石頭,沒有任何變化。一分鐘後,十分鐘後,依然。

 “你終于醒了。”一個孩子的聲音。

循聲望去,這是一條很奇怪的走廊,全金屬的設計,從廊頂到牆壁,到地闆,通身連着,看不到絲毫的間隙,甚至看不到有其他的房門。像是從一個金屬塊裡精細地摳出了一塊狹長的空間。寒氣從走廊的盡頭一輪一輪地飄來,相互追趕,看到我身後的倒下的門,瘋也似的往裡鑽。

地面實在是滑,頂着寒氣沖前走的時候,打了好幾個趔趄。終于在看到前面有些許光亮時,一個不小心徹底摔了下去。

伸手想撐着站起,摸到了什麼。毛茸茸的,很軟。拿到眼前一看,一個洋娃娃。是一張談不上可愛的臉,肉鼓鼓的臉蛋,粉嫩的嘴唇,卻是鮮紅的眼睛,像極了血色。我看着它的眼睛,它的眼睛似乎也在看我。一回神的功夫,再看,眼睛竟變成黑色,無聲無息。

于是,它有了一個洋娃娃該有的可愛。

“你終于醒了。”

它的嘴裡,一個孩子的聲音。

這時,我的腦海裡出現一部電影的畫面:《醒來吧寶貝》。


你終于醒了,我終于醒了

——《醒來吧寶貝》

...

這又是一部容易因為名字,被人忽略,或者被認為是爛片的電影。無論如何,把電影名字起得像是一部大概率的兒童教育片,或者是一部不大不小概率的青春偶像片,是一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

以至于,沒有多少人看過,甚至知道這部電影。

影片是一個奇葩,主題也很怪異,讨論的是“你是誰”這個嚴肅的命題,但卻用嬉笑怒罵和髒話連篇的橋段來展現。電影的主人公是一個惹人讨厭的男孩,經曆一系列人生磨難以至于人生低谷。最終,他覺悟了,也覺醒了。因為地球上大部分人是沉睡着的,隻有少數人醒來,而隻有醒來的人才知道我們的本來面目和這個問題的答案。

當我們能觀察一個東西的時候,比如前文的房間、走廊和洋娃娃。我們能觀察,因為我們“置身事外“,我們跟房間、走廊和洋娃娃是兩碼事,所以我們能觀察。

所以,我們能觀察的任何事物,都不會是我們自己。

我們能觀察到自己的身體,說明身體不是我。

我們能觀察到自己的思想,說明思想也不是我。

我們能觀察到自己的記憶,說明記憶也不是我。

正如電影所說,真正的我不是記憶、思維、情緒、感覺、觀念……這些隻是感知的訊息、生物信号和大腦的想象、觀念……

那麼,我是誰?

用弗洛伊德的話說,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

正如同“我的孤城電影系列“前部分出現的”一“,電影想說總會有另一個我再觀察你的自我(EGO)。

我們也許能感受到它的存在,不光在猶豫不覺時,不光在出人意外時,而是每當夜晚來臨,每當獨處面對時。

是時候醒了,我和我們。

(本系列首發于108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