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類電影,屢試不爽。

隻要露面,就值得二刷三刷,甚至N刷。

片名一出,就自帶口碑、話題。

比如《地心引力》(2013年)。

模拟了生命的起源,女主桑德拉·布洛克蜷曲的樣子,猶如子宮嬰孩。

...

《星際穿越》(2014年),諾蘭9.3分作品。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離地球越遠,探索人性更深。

...

《火星救援》(2015年)。

馬特·達蒙實力COS造物主,種土豆,也種希望。

...

說類型,是好萊塢科幻大片。

但無一甘于平庸,吝于表達。

等了四年,今年終于又來一部,在内地定檔——

《星際探索》

Ad Astra

...

如slogan所示——

終極真相,一觸即發。

敢說,看完之後有極緻觀感:

生命的困惑有多大,對真理的渴望就有多強烈。

真正的大片,在卡司、在特效,更在格局。

不成文規定,好萊塢拍飛出地球,深掘宇宙的科幻巨制。

必須找全民公認的超級巨星,似乎隻有這樣才能代表“地球”。

所以,喬治·克羅尼牽手桑德拉·布洛克;馬修·麥康納邂逅安妮·海瑟薇;馬特·達蒙搭檔傑西卡·查斯坦。

但是,《星際探索》更極緻。

導演詹姆斯·格雷(代表作《迷失Z城》)、攝影霍伊特·範·霍特馬(代表作《星際穿越》、《敦刻爾克》)等頂尖幕後,合力護法,為的是一個人的solo。

絕對的主角,暌别中國銀幕3年的超級巨星。

布拉德·皮特。

...

由于《好萊塢往事》臨時撤檔,無緣大銀幕,《星際探索》成為今年唯一一次通過大銀幕與皮特親密接觸的機會。

他有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派頭,多年來,顔值不衰,塑造了數個經典角色。

《燃情歲月》《無恥混蛋》《間諜同盟》……

但,2019年,56歲或許是他魅力的最高阙值。

...

△ 2019年10月《GQ》大片

除了顔值,皮特的内心世界也更加豐富、深邃。

《星際探索》裡充斥他的特寫、中近景和獨白。

360度怎麼拍,怎麼看都不厭倦。

相由心生,你以為在享用顔值,實則皮特終于在大片中裸露了自己的心。

...

...

他與該片的結緣,水到渠成,珠聯璧合。

可以說,皮特也厭倦了“好萊塢往事”,作為比弗利山的A-list演員,他複刻了前輩巨星的成功模式。

婚戀轟轟烈烈,鮮花着錦。

事業上穩紮穩打,成為公認的優秀制片人。

旗下作品不是口碑之作,就是奪獎熱門,毒辣的眼光,滿格的魄力,成為他男性魅力的注腳。

《副總統》《大空頭》《狂怒》《平常心》《點球成金》……

13年的《為奴十二年》、16年的《月光男孩》更是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

...

但是他還是不甘心,依然保留着金發男孩的一點天真,想搞清楚——

我到底是誰?

《星際探索》的劇本遞給了皮特,這位制片人兩眼放光,不想假以他人去演。

24年之後,繼《十二隻猴子》(特瑞·吉列姆執導)再度出演寓言式文本、内涵豐富的科幻片。

...

△ 允許Sir小小劇透,《星際探索》也緻敬這部1996年的神作

皮特成為絕對,萬中無一的主角。

沒有他不行,他沒演好,觀衆的信念也随之崩塌。

在采訪中,皮特直言拍《星際探索》是不小的挑戰,因為這個故事——

“是對傳統科幻類型片的一次颠覆,是對自我的探索。”

《星際探索》對類型片的颠覆,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呈現。

視覺上。

沒有滿屏的炸裂星戰,寥寥幾筆的戰鬥,追求一道光、一聲響的寫意。

...

但它又絕非空洞、簡陋。

構圖始終堅持“渺小與浩瀚”的強烈對比,寓意,人與宇宙、生命與命運的關系。

并且通過鏡頭的反轉、運動、物體線條的割裂,刺激觀衆的緊張、孤獨等情緒,完成與人物的共情。

...

色調上,想法更加大膽。

海王星,藍色調。

...

月球,底色多是極簡的灰白。

...

主人公來到故事轉折點的火星,則用到最有沖擊力,有飽脹感的紅和橙。

像血。

廢土美學,輔之以極具賽博感的配樂,真是讓人不聯想到《銀翼殺手2049》都難。

...

...

故事呢?對得起。

一句話能說完的,隻是梗概。

布拉德·皮特飾演的航天工程師羅伊,他的父親在20多年前去往外太空,然而有去無回。

羅伊将穿越宇宙,尋找失蹤的父親,并尋找當年任務失敗的真相……

...

...

所以,就是太空版“爸爸去哪兒了”?

這麼想,辜負了皮特的心血。

找爸爸,是明線,是任務。

但還有一個更震撼人心的故事,埋在羅伊身上。

就說一個預告中的細節。

羅伊眼睜睜看着空間站遭遇意外,他一臉平靜,甚至冷漠。

...

即便當他被沖擊波擊落,急速下墜,他作何反應?

呼出一口氣,微微合上眼,與其說是驚恐、慌亂,更像是一種釋然、解脫。

...

毫無疑問,他是一個有極強專業素養的航天工程師。

但顯而易見的是,在他身上确實存在某種巨大的裂縫。

這讓Sir想到,之前看到的一段導演詹姆斯·格雷的采訪,他說本片的靈感源于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新聞發布會。

記者問“登月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啥感受,他的回答卻是:

“推進器還剩下六升液氮。”

格雷:我倒不是批評他,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但是他無法表達或者思考登月之旅背後的意義。我覺得這種矛盾很有意思,宇航員在某種程度上要關閉自己的情感,才能完成這些偉大的冒險。當我們問他們站在火星上是什麼感覺時,他們可能會和你講火星土壤的成分。

羅伊也一樣,面對周身事物,内心毫無波動。

當他從那場意外中生還,接受心理評估時,工作人員問他有何不良反應,他回答:

I feel nothing(我覺得沒什麼)。

劫後餘生,卻麻木至此,讓他看上去像一個冰冷的AI(人工智能)。

...

...

當羅伊坐上火箭,前往外天空,宏大配樂響起,他笃定地說“我準備好了”。

看起來,很像《流浪地球》的吳京?

十分的英雄主義,對不對?

可千萬不要被預告騙了,也不要被皮特的表演騙了。

有一個問題,提示觀衆:

羅伊準備好的是什麼?求生還是赴死?

目的地是回家,回地球,還是去更深邃,吞噬一切的宇宙黑洞?

答案,隻能去電影裡尋找了。

甚至,不同人生閱曆的觀衆會有不同的解讀。

...

Sir為了推薦這部好戲,再暗示一下。

故事明面上是說羅伊找爸爸。

但父子關系在很多電影裡,除了血統與基因的關系,難道不也代表:

自我的繼承、割裂、叛逆。

與其說羅伊找的是狠心、消失的爸爸,不如說找的是真正的自我——地球上所有人終其一生都在做的修行。

羅伊的太空之行,每個星球的視覺顔色發生變化,眼前的景象也在更叠。

實際上,是人類的欲望之旅。

月球。

海盜橫行的不法之地。

這是暴力。

...

火星。

光怪陸離,紙醉金迷,色香味俱全。

這是物質、性。

...

無論是地球,還是外太空,在羅伊眼裡都又頹又喪。

即便身處最危險的任務,他都保持絕對的冷靜和果斷。

但唯有一個人,讓他情緒波動起伏——

父親。

換句話說,穿越了權勢、金錢與性的羅伊(皮特),最重要是歸于平靜,依然是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的呐喊:

人啊,你要認識你自己。

消失了20多年的父親,選擇背向人類、地球,獨居外太空。

幸,還是不幸?

而地球上的羅伊被政府部門管理、被世俗親情羁絆。

幸,還是不幸?

預告中多次出現的一個場景,戴着宇航員頭盔的羅伊,望向太空。

在頭盔面罩映照下,也是在望向自己。

一場星際探索,其實是心靈探索。

我們借助羅伊的眼睛,開啟凝視太空之門,踏上審視自我之旅。

...

...

回到最初我們對科幻大片的認知。

特效可以炫到爆、場面可以燃到炸,但是沒有思考加以引導、襯托,它還是小。

真正的大片,大在勇氣,敢問那個深埋内心許久的問題。

真正的科幻,幻在清醒,世人皆醉我獨醒。

《星際探索》和皮特,邀你上船。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