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

一刻也不能分割

無論我走到哪裡

都流出一首贊歌

...

2019年的國慶,注定要被一波主旋律影片所占領

同以往的主旋律不同,

這一次,主旋律更多的是圍繞個人的情感與經曆所述說的每一個平凡中國人的故事。

而國慶冠軍《我和我的祖國》真是這樣一部故事合集。

7個不同的故事,講述了7個不同時代背景、不同職業、不同背景普通人所面對的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态度。

...

《前夜》和《相遇》發生在建國前夕,

強烈的民族使命感主導着一切。

在那個年代,國家利益高于一切,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堅定的信仰,

人人都願意為祖國貢獻一切,從紅布到傳家寶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

在祖國需要的時候,幾乎沒有人會有任何猶豫。

在這樣一個鬥志昂揚,激情澎湃的年代。

個體被縮小了,成為了國家這個整理的一個微小的組成部分。

...

而到了《奪冠》當中,祖國經曆了一系列的發展,

兩彈一星的成功發射,中國女排也在世界上進入高光時刻,

标志着前幾輩人的付出與努力所取得的成績。

在這個年代,時代的緊迫感減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大家一同分享勝利果實的心情,

熱情猶在,犧牲的成分少了許多。

在個體生活水平依舊不高的情況下,

小學生也面臨着公德與私欲的考驗。

當然,這次不用再付出生命,

隻是在集體意識的“裹挾”下,

小學生第一次體會到了“愛恨别離”,

匆匆結束了一場沒來得及好好說再見的初戀。

...

到了《回歸》和《北京你好》

小人物與大事件被各種機緣聯系在了一起,

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大事件,背後其實都藏着新時代下每一個小人物的小故事。

掃地僧修表師傅,一不小心就主宰了香港回歸的分秒,

...

小市民出租車師傅,一個善念就給了一個孩子看似遙不可及夢想的門票。

千千萬萬的小人物,用自己的一言一行,

間接參與了香港回歸,北京奧運這樣舉世矚目的大事件。

沒有生離死别,沒有愛恨别離,

參與和見證這個國家的重要時刻,

都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

到了《白晝流星》

大事件不僅僅隻是群衆參與的一部分,

更是影響個人成長的指明燈。

而最後一個故事《護航》,

則是展示了那些事件主角背後“配角”的故事。

...

從1949到2019,新中國走過了70年,

這70年,我們從一個物質貧乏,

需要靠個人犧牲換取集體榮譽的時代走到了今天這樣一個日常生活就可以參與到祖國建設的時代。

《我和我的祖國》,用每一個普通人的故事,

真正實現了歌詞所秒回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