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觀點均為個人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的人或者群體。

一星給畫面、一星給配樂、一星給特效

——————————————————

“人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我發現很多人在怼那些跟自己持有不同影評觀念的人的時候,都會說這麼一句話來彰顯自己的“逼格”。

實際上我看完之後最大的感覺就是,這部電影并沒有把【成見】表現得有多好。

1、村民對于魔童(原諒我真的不太想叫他哪吒)的成見

其實看完之後真的感覺,村民對于魔童所謂的【成見】其實來源于人類對于已經曆過的危險的恐懼。

這是絕大多數的大人都會有的反應。

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年齡越小的孩子,對于危險的感覺是越小的。

有時候感覺小孩子其實很無畏。

像我小的時候爬屋頂、爬河崖去摘酸棗、去水潭邊玩差點陷進泥裡、迷路鑽進玉米地裡……但長大了之後就會評估風險,害怕受傷,甚至可能連一條溝要不要跳過去都要猶豫。小時候可以戳着玩的蟲子,長大了之後就可能覺得惡心,會對它感到害怕。

恐懼有時候是建立在【經驗】上的。你知道這樣做會有危險,就會下意識的進行風險評估。

魔童裡将大部分作品中六-七歲的哪吒縮減到了3歲,但他們的外表其實比這個年紀要成熟太多,以至于有些人會說他們還是個孩子,但卻忽略了,從他出生搞破壞一直到出門被排斥,過去的時間可能未必能到一年,甚至可以說才幾個月甚至更短。

這個時間裡,村民親眼親身經曆見識過了魔童的破壞力,會對他感到恐懼、制止小孩跟他玩,包括大點的小屁孩排斥他對他扔石頭……這都是非常正常的反應。如果這麼輕而易舉的接受了,那未免也太……

魔童出生大肆破壞,李靖為了保護孩子向百姓保證不會放出去——百姓們害怕魔童,看到出來下意識抗拒他——魔童感覺到被孤立被排擠内心受到挫傷——魔童開始故意作惡欺負百姓——百姓恐懼加倍更加抗拒

這是一個因果關系成立的惡性循環。

打破這個循環的辦法就是【魔童展現出自己無害的現狀,以此破除百姓的恐懼,雙方和解】

而這個時候要表現出百姓愚昧、充滿成見的一面,就是在魔童已經完全展現無害一面的時候,村民仍舊不肯相信,依舊過分的抗拒。這時候【成見】才會成立。

但是這部電影其實根本沒展現這一面,它隻展現了村民們對于已知的可能威脅的恐懼,并将此簡單粗暴的定義為【成見】。

電影開始要表現村民的成見有兩種辦法,

1、人們對于“魔丸”這個東西的理解是【聽來的】,這個東西對于他們的影響實際上是【未知】的。也就是說,别人告訴你這個東西有危險,實際上有沒有危險,你不知道,但明明沒有親身體驗過,聽着它感覺不好或者說隻憑外表判斷就它一定不好,并以此抵制它。

譬如:單純因為某人長相不好看,就污蔑他/她是壞人。或者單純因為某人長得好看,就說人家是狐狸精。這是就對長相的刻闆理解展現出來的成見。

代入影片中的話,應該是:魔童出生的時候村民其實并沒有一個在現場的,後來魔童長大之後第一次偷偷出門,人們因為他長得醜,就害怕他,不讓小孩子跟他玩,大點的小孩對他丢東西、嘲笑他。

2、人們親身經曆過危險,但是這個危險人物收斂自己的爪牙展現出了十足的善意,試圖被接納并且被部分人接納,但是人們卻用他以前做過的不好的事情,強行否定他做的好的事情。

譬如:小明以前有些小毛病,但後來明确已經好好改正了。然而出現問題,還是有人直接懷疑小明,非說是小明做的。或者一個因為某些(外人未知)原因入獄的人出獄之後,被大家害怕排擠,但是他每天做好事并且開始有人認可他,但是還是會有一部分人排擠他,甚至對他做出過分的事情。

代入影片應該是:經曆了出生那段事情之後,魔童主動的想要融入百姓,做好事,衆人一開始都排擠他,但逐漸的一小部分人開始信任他,但依然有一部分人不肯接受、抗拒甚至故意的去找他麻煩。

【成見】的釋義為: 成見即定見,指對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變的看法。建立在一定的認識和價值觀的基礎上,而且因為認識僵化所以才導緻了成見的形成 (來自百度漢語)。

說白了就是我要我覺得不要你覺得,我覺得你是壞人你就是壞人。譬如很多人覺得“國漫必定是爛片”包括“你說它不好一定是你看不起國漫,你崇洋媚外”這都成見。

如果我上周被狗咬了,今天我又看見這個狗了,他還沖我叫,于是我繞路走了,你就說我對狗有偏見。那真的黑人問号.jpg

沒有說受害者一定要無條件對加害者敞開心扉接納對方這種說法的,打架都讨厭聖母聖父,嚷嚷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那魔童出生的時候那麼大陣仗……出門的時候一是偷偷的,二沒有做出任何實質的改變,憑什麼就要求村民無條件接受?村民從頭到尾都沒怪李家不守諾言吧,畢竟一開始答應我會好好看好孩子不放出去的,過去沒倆月就出來了,這承諾跟放P一樣。

2、村民對妖。

電影背景設定就是陳塘關抵禦妖族。包括導演提到的被删減的片段裡還有妖族出沒死傷無數這種說法。

不管是什麼情況,但凡牽扯到正在進行生死摩擦的兩個群體,那就不可能沒有偏見和戒心,而這種戒備也不可能因為被對方救了一次就會立刻改變。

老虎從狼手裡救下一隻兔子,兔子最開始一定是覺得老虎也想吃它,而不是覺得老虎在保護自己。

更别說李靖還直接揭露了對方盜取靈珠的罪行,這就直接暴露了村民這三年的水深火熱,那不就是因為龍族偷了靈珠嗎?換而言之群衆心理估計是要不是你們,我們這幾年用得着天天擔驚受怕,現在能有生命危險嗎,這會兒出手幫忙也不過就是你贖罪罷了,誰要感激你了。

3、申公豹

簡而言之,申公豹所謂的妖族偏見隻是一家之言。

影片中幾乎沒有表現出,他到底哪兒比太乙強了。開頭打boss,兩個都是半斤八兩。

太乙貪酒,他說話結巴。

雖然封神裡天尊就是有點歧視妖族,座下也基本上沒有披毛戴角的,但這部電影不管是世界觀還是人設除了人名跟封神榜也基本沒有半毛錢關系不是。

所以申公豹說天尊歧視妖族就是歧視妖族了嗎?電影我幾乎看不到任何體現出申公豹比太乙更強的部分,打架其實太乙也不是毫無還手之力,隻是稍遜。缺點也就是個喝酒誤事,但申公豹因為沒選上就搞這種手段,可見也不是什麼好貨。

假設這是職場劇,公司有個項目,兩個人同時交了自己的策劃書,然後老闆選中了B,跟他說好好做,這個案子做好了給你升職。然後A覺得不甘心,我哪點比你差了,老闆選你不選我,這策劃書我也辛辛苦苦寫了一晚上好嗎?然後就開始故意給B搞破壞,偷了公司機密賣給對家……

看起來咋那麼像檸檬樹上檸檬果,檸檬樹下你和我呢……

那些把自己代入進去的人,真的還代的動嗎?

更别說居然還抱着幫對家把案子拿下來,然後自家老闆認可自己的能力給自己升職加薪這種打算……就這種奇異的腦回路……地鐵老爺爺看手機.jpg

4、龍族

龍族的狀态同申公豹。首先是都是你們在說,實際上怎麼樣,誰也不知道。

而且要是天庭真的不公,那麼你反天庭我可以理解。

我們搞手段作弊搞個後輩冒名頂替别人建功立業然後拉整個家族一把……

emmm……冒名頂替上學,然後争取畢業考公務員帶全村人脫貧緻富?

這……龍族跟盜取公司機密幫對家然後指望自家老闆給自己升職加薪的申公豹一樣,腦回路十分清奇啊……難怪這倆能合作……

做啥春秋大夢呢。

而且從龍王的描述中,他們龍族背負的責任就是鎮壓海底妖獸。他們走了海底妖獸傾巢而出為禍四方,等于以前都白鎮壓了。說白了就是自己作為妖獸反水了,但是最後卻當了個牢頭,覺得我反水就是為了享福。結果你這……我不服,這活太辛苦了,不想幹,想上天,天上當官,舒舒服服。

我覺得你們語氣搞這歪門邪道,不如好好地研究下怎麼徹底封印海底妖獸,然後往上提交個計劃書,說明一下,我們離開了,那還是有辦法鎮壓妖獸的,當然我們也可以定期派一部分年輕力壯法力高人負責繼續看守,那還更有希望一點。

龍王的說法就是,我們是被迫在這兒看守的,天庭歧視我們,我們搞個人上去當官,然後我們就可以全族脫離苦海了,全程他們都沒有對如果自己走了,那底下鎮壓的傾巢而出怎麼辦做出任何發言,隻是說我們脫離苦海脫苦海,然後去設計損害别人。

就這種品行,我覺得讓他們當牢頭都已經算是不錯的待遇了。

……

空口無憑,你張口歧視妖族閉口歧視妖族,怎麼看怎麼像給自己找借口呢。反正上司不選我,不是我能力不行,是你們歧視妖族。我們當牢頭不是我們能力不行,是你們歧視妖族。

導演似乎想表現成見,但表現出來就是,【啊,錯的不是我,是這個世界啊!】這種令人尴尬的感覺。

其實主角“他本性非惡,卻因為大家覺得他是惡而逼成了惡。”這種橋段其實已經看的令人多到麻木,然而很多作品中表現的,是在經曆了背叛、迫害和不信任之後,逐漸變得冷漠甚至黑化的主角任然能夠在自我or擁有了夥伴之後保持自己的本心,而非變成一個徹底的惡魔。

這樣的段子雖然俗套,但依然能夠打動人心,他們從外界布下的黑暗中掙脫走向自己的光明。

電影雖然看似有這種打算,卻搞得一塌糊塗。不管是魔童、敖丙、還是申公豹,所謂的成見更像是故意給他們蓋上的一塊遮羞布,以此給那個懦弱的自己找到一個“名正言順”“反抗”的借口。

以至于看完電影,我真的無法看懂電影想要表達什麼。

而魔童所抗争的所謂的“命”又從何說起。

如果說反抗三年的天雷死劫,他一直到最後才知道自己要面對死劫,并且在知道父親打算以命換命的時候選擇了拜别父母坦然接受自己的命運。在敖丙加入之後,他才開始掙紮。所謂的不認命,顯然說的不是這個死劫。

如果說是反抗【魔丸必定成魔】,那問題也很明顯,因為什麼,因為乾坤圈。這裡面的乾坤圈就仿佛一道封印住魔丸的枷鎖。真正的反抗不在于将枷鎖掙脫,而是自己戴上枷鎖。但電影中表現出來的,是魔童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的去對抗魔丸。摘下乾坤圈就會魔化的幾乎完全沒有自我意志。

而且如果不是太乙敖丙阻止的話,他是擺明了要是“弑父”的。

發狂這段就真的是發狂起來六親不認,李靖既沒有打罵他,也沒有像鬧海裡一樣直接關起來,隻是因為父親善意的謊言就要弑父……我不知道導演到底是想表達什麼,我看完隻覺得這段就是在跟我展現,魔丸就是魔,魔是被單純的憤怒支配的極端化的存在……

我覺得要是能把那個豬的放映放在這裡,明白了父親原來想待自己去死的魔化魔童覺醒自己的意志跟魔丸的力量對抗,最終自己戴上乾坤圈封印魔丸,都比無腦狂怒完了跑出去再明白真相要顯得更動人一些。比起後面跟敖丙打,我覺得這裡才是真的需要父母師父一起上嘴炮,用親情喚醒他的意識,再加上換命一記重錘,魔童最終抗争了魔丸的本性。

有意識的情況下把乾坤圈松一松……這種其實感覺不到啥抗争。

導演把所謂的【成見】【矛盾】搞得太合乎情理,反而沒啥感覺了,前面缺乏鋪墊導緻後面所謂的“我命由我不由天”更像是單純的中二口号。

至于另一群人贊揚的李氏夫婦的教育……

先不說殷夫人跳門檻那段,我真的感覺很迷,導演想表現她不是一個傳統的賢良淑德的婦女有無數種方法……一個身懷六甲的孕婦非要自己跳過高門檻,不是,你懷孕呢大姐,能不能分分時候,擱這兒逞什麼能呢。再豪爽的母親都不會這麼不把自己孩子當回事的,這完全就是個傻大姐。

然後後面她真的把【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和【溺愛】這倆中國式家長會有的通病體現的淋漓盡緻。

明知道孩子缺乏陪伴,卻口口聲聲【為他積德】出去忙。我覺得忙沒毛病,畢竟李靖不在抗妖全靠夫人,但你這句【為他積德】就很有問題了。明明是為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和重擔,加上這句就仿佛變成了媽媽不能陪你是為了幫你積德……有點畫蛇添足。

踢毽子那裡真的就是不顧自己和屬下的身體,舍命陪兒子,你看他多開心啊。

……我不覺得這樣的父母有什麼值得贊揚的,這擺明了就是一些家庭的現狀,父親不在家,母親一個人又忙于工作,沒空陪伴孩子,隻能用金錢和物質包括無理由的溺愛來“補償”。

我覺得既然你們希望在最後的三年裡他活的像個人,又知道他想出去,想要朋友,又知道外面的人對他有意見,那為啥不選擇從小教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力量,讓他學會如何變得像個普通人呢?至少你要收起爪牙,才能讓那些被傷害過的人有可能接納你吧,作為總兵夫婦總不至于這點彎都轉不過來吧。

還是說真就官富二代呗,我爸是李靖,出事兒爸媽給你兜着,兒啊,爸媽平時沒空陪你,虧欠你,所以你就自由的浪吧。

夫人是溺愛,李靖的問題也很大,那就是欺騙。

我覺得這也是很多父母的問題,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個小孩,說不出口,選擇隐瞞,然後在某一天謊言被戳破的時候,就是矛盾大爆發的時候。我自己就經曆過這樣的所謂善意的欺騙,但謊言揭穿的時候讓我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感覺迷茫而混亂……導緻我整個高中時期都很糟。我覺得李靖要真的想讓他的兒子不要渾渾噩噩的過完這短暫的一輩子,更應該實話實說,然後陪他面對這一切,做孩子的燈塔指引他前行。

包括後面李靖請百姓參加宴會這段……

你明明把妖精關起來了,不說先開個集體大會給自家孩子洗清冤屈,把那些被破壞的百姓家妥善安置賠償,再懇求也好嗎賣慘也好,請大家去自己孩子的生日宴。

畢竟最後一個生日了,這樣百姓好歹看在總兵面子上,加上之前又冤枉了魔童,總歸是去了,我覺得這是合理的。

- -然後誤會都沒解開,大家疙疙瘩瘩的呢,你就挨家挨戶上門求人家去參加你兒生日宴?不是吧大人,您這就是強逼人家去啊。

總兵+這麼多年保護你們+上門低聲下氣懇求=平頭老百姓,不爽,害怕,你也得去,還得笑啊捧場啊。“人家總兵大人都來求你了你還想怎麼地”這種感覺說真的有點膈應人……這段表現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

矛盾不能等到開生日宴,這樣百姓覺得膈應,你兒子也不是傻子能看得出來人不是心甘情願,這種沒有誠意的慶賀他也未必會覺得高興。就算隻真正跟孩子接觸了兩年,那自家孩子啥脾氣自己不清楚?這種事情就應該,先私下解決矛盾,自家不背的鍋就不背,畢竟犯人在你手裡。該負責的就負責,燒了拆了的房子水缸工具該賠賠。而不是你逼着人家去參加宴會,再想着解決問題。

這種貫穿全片的情感部分處理的相當不好,以至就個人而言很難得到情感上的共鳴。雖然不指望能達到鬧海那種隻靠畫面+音樂就能讓人掉淚那種級别,但這種全程感覺尴尬就有點難過了。

其實很多人提到鬧海的李靖,實際上我從小到大看了沒有百遍也有幾十遍鬧海,從來沒有感覺鬧海的李靖沒有父愛。我感覺鬧海的李靖其實很符合鬧海的世界觀給予他的身份。他是陳塘關總兵,必然是要顧忌自己護衛的百姓而非隻考慮自家。哪吒出生時砍開那個蛋殼,露出一個萌萌哒的小人的時候,李靖也是露出有些無奈的笑,然後把劍收了起來。

包括後面哪吒殺了龍太子,龍王找上門,一個是神一個人,真根本不是一個級别的,在李靖看來,人家一個指頭就能捏死自家,認慫其實沒毛病。後面龍王追着哪吒砍,他也是在後面追着喊龍王慢動手。他作為一個父母官,一個凡人,自然是畏懼天庭神仙的。後面要殺哪吒也是水淹陳塘關,為了百姓咬牙放棄自己的孩子,而且也最後沒下去手,後面哪吒自殺也閃過他驚恐的表情,後面也差點暈過去。

鬧海的改編才是真的去掉了弑父的環節,完全的就是反抗龍王這種為禍一方的地頭蛇,哪吒就是不畏強權對抗這種黑惡勢力的少年英雄。而自刎則是一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感覺,“削骨還父削肉還母”更像是為了“一人做事一人當”不連累家人。

而要說哪吒跟父母關系塑造最好的,在我看來其實還是《哪吒傳奇》。

不客氣的說,正是因為《哪吒鬧海》和《哪吒傳奇》,哪吒才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少年英雄,而絕非是因為《封神榜》。

魔童降世在我看來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餃子是自己寫了個本子,然後把主角換成了哪吒。按照他自己表露出來的說法,如果不是因為有人拍了大聖歸來,那麼這裡是魔童降世還是魔猴降世就未可知了。

我個人反正不喜歡這種先寫故事,再代入已有角色作為主角的。那是讓主角去服務你的故事,但這故事并非為他而寫。

我看過同樣套人物的就是湯姆王編劇的DC《危機中的英雄》,我看完之後作為wally粉真的想抽死他丫的。這也是為啥我不太想叫魔童哪吒,因為餃子自己說他是寫的自己的故事然後猴子和哪吒中選了哪吒。不管别人怎麼想,我作為哪吒粉是覺得不太舒服的。

當然,雙主角之間感情的鋪墊也實在是太少了。我覺得與其前半部分花費大量筆墨去描寫魔童與百姓的矛盾,倒不如多給雙主角之前的友誼一點鋪墊。前期互動太少,中間相處時間太短,就相遇,踢毽子……然後就生死與共實在是有點無感……

當然電影的畫面提升是值得肯定的,冰和水的質感做的也很棒。

打鬥的部分非常棒!特别是山河社稷圖裡那段……當然那個放屁橋段的時間能縮短點就好了。

當然就個人審美而言,我覺得敖丙的武器根本沒有必要緻敬鬧海,一個文弱書生一樣外表的翩翩公子,拿倆超級大棒棒糖= =太奇葩了好嗎?當然我也不是對錘子有什麼偏見,釋小龍演裴元慶到時候用的也是大錘。但敖丙這個違和感太嚴重了。

後來我仔細想了下,又找了電視劇視頻來看,終于發現哪兒違和了,一個是錘做的太像棒棒糖了,特别是那個連接處擰起來的那個感覺,……其次就是拿的位置不對,這種錘子你應該握着靠近錘頭的部分,而不是拿着末端。拿着末端看着這東西就很不協調,顯得很重。

錘這種武器給人的印象裡跟闆斧一樣絕大多數都是那種比較粗犷的武将用,敖丙那細胳膊細腿兒的拎着倆比腦瓜子還大一倍的大棒棒糖……一般做打戲起碼都武指把,沒有也多少參考下以前的電視劇啥的……我不反對美少年拿大錘,但好歹你拿也拿正确一點,我知道拿着末端是為了施法,但……都法爺了,咱給他換個武器可好……

我覺得這部緻敬的内容挺多的,包括李夫人的形象也明顯的有殷十娘的影子。

但我覺得管家也好,武器也好,這種緻敬真的毫無意義……要麼這種小角色還原下原作的性格,要麼武器設計的更 貼合自家人設。感覺單純是為了緻敬而緻敬,就包括那段混天绫小人……

魔童的進步很明顯,但缺點也很明顯。

國産動畫電影從講不完一個故事,到磕磕巴巴的總算是說完了一個故事,不管畫面還是劇情都比大聖這個講故事都沒講完的要進步了許多。

然而距離真的說好故事,那真的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魔童降世票房的爆炸是天時地利人和,它其實更像是一個國人對于國産動畫期待的爆點,而非完全是靠自身的品質。畢竟對于大多數國人來說,自家的東西,總歸是包容多過批評的。

但以魔童的這種爆炸式票房作為标準,對于未來的國産動畫電影而言,既不公正,也不公平,甚至如果你拿這個票房作為标注的話,對于未來的很多動畫電影來說都将是一座難以逾越的大山。

魔童是個成功的商業電影,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票房可能至少在未來的四五年裡都可以傲視群雄。

但它不并不是一個足夠優秀的動畫電影。

包括在它制作方面,我們在進步,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不要過分驕傲,覺得現在我們就能腳踩索尼,拳打迪夢皮了。就拿哪吒來說,一些細節欠考究不說,最值得稱道的山河社稷圖部分也缺乏想象力和美感。

托冰部分的bgm可以說很給力,但表現力其實還是少了點震撼的感覺。(場面差不多的橋段參考ff14老爺子手撕巴哈的CG,同樣是舉起被壓下,瀕臨絕境再舉起的這麼一個過程,但那個表現力真的讓人感覺發麻)

同樣在特效方面對應水火冰包括爆炸效果都做的很不錯的就是……雷電的效果實在是拉胯的不行- -。 粗大的白色閃電真的顯得特别粗糙,特别是山石炸裂的那段配上這個粗糙的不行的閃電,那對比真的太明顯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句題外的:

至于我為啥提的是鬧海而不提同期的羅小黑,我想說,羅小黑跟魔童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分類。就我個人而言,我是不會拿任何劇場版動畫大電影跟純粹的原創動畫電影比較的……就像你拿新海誠的動畫電影跟火影劇場版比一樣……沒有任何意義。甚至可以說,原創動畫電影要觀衆在影片表現外補設定才能看懂,那就異常失敗的(譬如大魚)。但看劇場版你不補TV不看設定還抱怨看不懂,那真的隻能說你有問題(不說羅小黑,我刷魔嫁劇場版的時候還一堆壓根沒看過動畫的在那兒指點江山呢……有些問題你看下TV自然就能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