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飛馳人生》裡那一首片尾曲響起的時候,當屏幕上現出“此片獻給你所熱愛的一切”的時候,我覺得韓寒是成功的,他把夢想、自尊、奉獻提到了沸點。我說不出這個結局是否合适,是否遺憾,隻是,它告訴了我:把自己奉獻給所熱愛的一切,全力熱愛,至死方休。
現在才知道,片尾那首《奉獻》是韓寒所唱,作為賽車手的他,可能就是想以這部電影和這首歌講述他的内心關于賽車夢想的真實聲音,講述他的人生信念。一首《平凡之路》已經讓我心酸,一首《奉獻》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我覺得,那個“戰死沙場”的中年賽車手,最終還是以少年的身份潇灑離去。這個結局來得太快,留給觀衆大片的思考空間。
開頭輕松幽默的情節,讓人低估了張馳的夢想,我甚至以為,這是個硬要面子而碌碌無為的的中年男人。他說的那句“有的人活的是造型,有的人活的是人設,我活的是本事”放在搞笑的情節裡,讓我覺得有點自負,有點諷刺。直到後來知道了他退出賽場的原因,看到了他的堅持和不甘,開始為他心疼。他說他從沒有在賽場上犯過錯,賽場外卻犯了錯,讓他被剝奪了所有榮譽,失去了一切,堕入黑暗的人生低谷。考駕照時他随口而說出的幾句《平凡之路》的歌詞讓人很心酸,這首歌與他的經曆如此貼合。“我曾經毀了我的一切,隻想永遠地離開,我曾經堕入無邊黑暗,想掙紮無法自拔”,大概是他最想說出的心聲,所有人都說他過時了,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在媒體和一些親友面前,他毫無尊嚴,連兒子都笑他的戰袍像快遞員的工作服。他一直想重返賽場,為了自尊和夢想,為了心中的不甘。他認真拼命起來的樣子,俨然一個驕傲不屈的少年,這不正是那一個個不甘心的你我他。
張馳身上有很多閃光點,比如有擔當、有義氣、剛正、自信。兒子并非他親生, 他卻為兒子拼盡全力,做一個盡責的父親;向朋友借錢,無意中得知朋友也遇到了困難,默默地為朋友買單;朋友在他失意時不給予他幫助,他從不記在心裡;在别人說他過時時,他說出那句“當一個人對他自己失去信心時,他才是真正地過時”;在被問到賽車必勝絕技時,他分享的帶有哲理性的真心話讓人震驚。世上哪會有那麼多的訣竅,得勝的那個,不過是把自己的全部奉獻給所熱愛的事物,找到自己能力的極限,做到極緻。退出賽場的五年,張馳每天在心裡開二十多遍的車,那幾千個彎早已爛熟于心,他用他的行動證明了他的人生信念,證明他活的是本事,最後的賽車,不是為了赢别人,不是為了第一,而是不想輸,想戰勝自己。
張馳想拉走自己慘敗的戰車卻被阻攔的情節,張馳為了拉贊助而獻唱的情節,他在樓梯上與朋友對唱《光輝歲月》的情節,明明帶着幽默,卻讓人那麼難過,人生已多失意,有的人為了渺茫的夢想拼盡了全力,為了親友的期待全然奉獻自己。
張馳對賽車的熱愛成就了他自己,比起張馳,我們有的人的熱愛根本不算熱愛。愛你所愛很簡單,把自己全部奉獻給所熱愛的一切卻好難,這個熱愛包括了夢想,愛人,親人,朋友,以及其他,一切的一切。
有夢想的人活了一生都是一個少年,而真正的夢想和熱愛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如何把握和堅持才是我們真正思考的問題,願每個你,愛你所愛,願你所有的掙紮和失意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