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與電影改編

原著裡,Tallie出場比較平淡。不曉得她什麼時候搬來,但是她的狗在1月8日先在鄰居來往道路吠聲引起注意。1月15日Tallie同樣是為了避開Finney殺豬氛圍,不經意拜訪Abigail。好像這段情事是意外地逐漸發生。

...
所有電影回眸一望都是重要行為語言

電影把Tallie出場往後延到2月3日,她坐在搬遷的馬車上與Abigail對望,暗示神秘連結已然存在。從季節意義來看,苦寒一月份交待Abigail與Dyer生活方式、喪女悲痛,以及她寫筆記的由來、遺憾沒有喜怒哀樂可以紀錄。等到2月10日Tallie便從雙層樓房走出,從山路往下走到Abigail住處,此時積雪半融與綠色草地交錯,也代表心境開始轉換。

這段山路取景角度非常神奇,難得在電影中可以讓主角看著心愛的人從開闊遠景慢慢走來與逐漸遠離,這樣盼望實在太糾心了。

...
第一次來訪,積雪半融

兩位主角在書中相會次數不算多,Abigail對於Tallie莫名的心動感覺,全部集中在原著1月15日初訪紀錄。

...
她隻是撩撥頭髮

電影將書中整段由外而內循序分散到其他會面:

例如片中2月10日第一次接觸,Abigail提到Tallie散發玫瑰與紫羅蘭的容貌,令她不好意思直盯:In the winter sun though the window, her skin had an under flush of rose and violet that disconcerted me until I look away.片中2月17日一起拔雞毛,觀察Tallie說話方式,對方想要聊得更深入:Her manner is calm and mild and gracious, and yet her spirits seem to quicken at the prospect of further conversation with me.(藝術電影常用人物裸露來形容無所隱瞞,本片此刻不適合褪去衣服,或許用拔掉雞毛來象徵想要獲得真心話吧。)片中2月25日,Abigail獨自擠牛奶,意識到兩人有特別情愫:There seems to be something going on between us that I cannot unravel.

在兩人交往過程,Tallie大部分是主動者,電影表演方式更突顯她的行動。片中2月17日一起拔雞毛之後,Tallie詢問Abigail與Dyer相識過程。Abigail吐露Dyer並不是符合理想伴侶,但隻能硬著頭皮繼續相處。說完Tallie輕扣Abigail小指,背景是壁爐火光如愛之烈焰。

...
壁爐火光常代表熱愛

但在原著,這一段「靈感」出自書中1月22日,Tallie初訪一週後未再現身,像是Abigail內心獨白,在最後寫道And so our hands were joined if our hearts no yet knitted together. 好像是指她和Dyer有手牽手但沒有心連心。然而在電影不談Dyer,轉換成Tallie輕扣Abigail手指,強調兩人才是交心伴侶。

電影在Tallie輕扣小指後,緊接著就是Abigail婉轉拒絕Dyer求歡。

Abigail的生日禮物是Tallie與Dyer一場競爭。Abigail在原著想要的是字典,Dyer並沒有任何批評。Abigail在片中一開始就指明地圖集,還被Dyer消遣一下。Tallie在原著與電影都以地圖集作為禮物。誰能獲得芳心,高下立見。

Abigail生日當天,原著與電影都提到Tallie鞋子浸水,脫鞋後Abigail親手為Tallie取暖。不同的是書中的Tallie居然經過一大段對話還能神色自若接受Abigail服務,並一度閉眼享受按摩。電影劇本比較了解暗戀者的緊張情怯,Tallie很快就把腳收回。

...
Tallie一度不敢置信Abigail要摸她的腳

生日之後出現一場冰風暴。原著裡人物隻能躲在屋中,擔心天氣預報和憂慮存糧。Dyer向Abigail倒述小時候經歷大地震,恐懼久久不散。Abigail憐惜他,兩人同床共枕拾回熱情。

導演在這段另外發揮,予兩對夫妻深深同情。片中Dyer冒著風雪將牲畜趕到穀倉,受阻無法回家。還好Abigail綁著繩子,循線救回Dyer,於是命運共同感促成他們拾回熱情。Tallie則是前往Abigail家半路遇風雪折回,途中逃離可能遭受性騷亂的遮蔽處,冒險回家嚴重凍傷,Finney就算是壞人,也急著救回妻子。

冰風暴三個星期,Abigail以為再也不見Tallie蹤影,沒想到她出現了。書中3月4日描述Abigail內心衝擊:When she arrived my heart was like a leaf borne over a rock by rapidly moving water. 同一天也寫出她在Tallie離去時依依不捨:as if she were in full sail on a flood tide while I bobbed along down backwaters.

電影改用3分半鐘的影像描述兩週時光堆疊上述兩句話的重量。片中Tallie於4月10日再度出現。鏡頭已變成一片青山,Abigail看著Tallie從山坡緩步走近。

...
盼到人來悸動,心如落葉被急流沖向岩石

接著Tallie來訪頻率,不再是書中一週又一週,而是每隔兩三天,兩人弄毛線圈、擠牛奶、坐看夕陽、曬衣服、併肩漫步⋯⋯顯出感情不斷升溫。

...
這可能是大家嚮往的退休生活

最後到了片中4月22日,Abigail看著Tallie背影,道出她的依依不捨。

...
目送背影,她乘風疾去,我越退越遠

這段3分半鐘影像還有更重要的任務是烘托三天後已到臨界點的告白。原著是Tallie出現後一週即告白,電影醞釀手法相對細膩。

書中3月11日對這場告白處理得有點曲折。前面寫了很多其他事情,最後突然寫到在微小燭光下回憶Tallie來訪,氣勢較弱。此段電影劇本大幅改寫,彰顯Tallie力量,也讓兩位主角大秀演技。

...
告白之路

片中發生於4月25日,這天鏡頭反過來隨著Tallie下山走近Abigail家中,一路跟著背影進入廚房,再像男主人般坐在椅上。Tallie胸口明顯起伏,好像呼吸急促,等到Abigail回神,她直接破題:Every morning I wake up and I think that I never want to be far from you.

看到Abigail沒有同樣反應,隻好開玩笑自己寫了詩”O Sick and Miserable Hearts, Be Still”。

...
小說沒有這種現代告白:我每天都不想離開你

其實書中Tallie沒有直接破題,但是無緣無故提到這首詩暗為告白楔子。

Abigail把話題轉到自己從未實現成就大事的期望,長大後隻是庸庸碌碌。Tallie把話題引回,質疑想要感受成就、滿足、喜悅的期望,能不能此刻在我們身上實踐?在Tallie追問下,Abigail承認兩人親密的感覺達到別無所求的滿足。

下一段吻戲大概在女女電影可以排名前幾大佳作,很難得看到吻戲不隻是單純角度和動作,而是欲語還休百轉千折。Vanessa Kirby努力壓抑的下顎搶盡鏡頭。

...
下顎搶盡鏡頭

電影演出效果較原著青出於藍,比較一下原文描述:

She leaned forward and offered me her lips kiss and then turned her cheek, which I then kissed instead. I asked why she hadn’t done as she was going to do, and she had no reply. So I took her hands and then er shoulders and, with our eyes fully open, brought my mouth to hers.

原著與電影都用連三次Astonishment and joy表現Abigail感受,但要配上Katherine Waterston雙手敞開仰臥長桌,才算傳達極緻喜悅。

...
Astonishment and joy

一般觀眾可能不會注意,片中日期突然從4月25日一下子跳到5月30日,最後如何補回這段缺頁歸功於導演創意。

場景突然變成風光明媚日頭高照。等到隻留兩人同處,馬上激烈擁吻。Tallie直接結論兩人親密關係能夠利己利人幫助農莊三贏:I believe that intimacy increases goodwill⋯⋯Won't our farms benefit from that? Won't our husbands? 後來畫面切到Abigail獨自裸身在床,暗示兩人已有肌膚之親。

...
書中沒有這種尺度

書中在告白兩週後,雙方才會面。一見面並沒有激情四射,而是先討論的是彼此的感覺,這是什麼樣感情,該如何應對⋯⋯雙方處於摸索狀態,後來Tallie便提出那個利己利人的歪理緩解焦慮。她們當時沒聽過針對女同志的批判,對於同性戀情並不感到羞恥,也不存在道德負擔。這天在原著中激情尺度隻限於「微微愉悅」:We spent the interval thereafter consoling each other and allowed ourselves some gentle excitement.

接下來一次會面,電影有大幅更動,加入原著中未曾出現對話,兩人竟然談論《李爾王》,大概是北歐導演神來一筆。

場景更是綠意盎然,兩人舖席躺臥在大樹下,Tallie下著紅裙,上衣扣子完全敞開,雖然沒什麼動作,畫面傳達濃厚春心盪漾,不像原著都在屋子裡談話。

...
綠蔭紅裙,春心盪漾

片中當天話題大緻源於書中4月1日內容,包含Tallie三行詩、與Finney不和以及殺妻新聞。

最大重點是Tallie認為以前Abigail一直和她保持距離不敢靠近。書中這個話題僅止於Abigail表示現在會熱情接納Tallie。但在片中Tallie繼續追問以前你為什麼不敢接納我?Abigail便提到《李爾王》啟示,樂觀地把牢籠視為保護網,好像暗示Abigail過去用暗戀方式繼續和Tallie見面,現在則可以躲在婚姻掩飾下和Tallie暗通款曲。不過Tallie表明她不喜歡牢籠。可想而知Finney作為她的獄吏,比Dyer之於Abigail,更為兇險。

片中這一段添加兩人突然聽到樹枝被踩斷聲音,她們沒有看到人影,回頭繼續談話。下一幕就是Finney揶揄Tallie在香格裡拉午後時光,暗示Finney已經知情,危機逐漸增高。

...
其實Dyer在生日送禮那天就心理有數

書中一週後,仍不見Tallie人影,a hawk has been using a single cloud above us as its own parasol. 在上空盤旋的老鷹象徵不安,電影還加碼讓Dyer雙手血淋淋處理飛禽。

Abigail終於一反過去被動,不想空等Tallie,趁著夜色迫近Finney農莊,用單筒望遠鏡察看Tallie安危。這是書中最令我感到激昂段落。

這一段天氣運用,電影和原著順序不太一樣。書中是在大雨過後,Abigail趁雨停了才去偷偷察看Tallie。片中是察看Tallie之後,雨水落在Tallie往來的山坡路上,Abigail窗戶流下雨滴。一般而言,下雨的場景通常代表劇中人內心落淚的電影語言。

...
流淚的山坡路

...

Tallie再次出現,她和Finney坐在馬車上,邀請Dyer和Abigail前來聚餐。Tallie不能說話,所以Abigail在書中當天隻好紀錄地方新聞。片中則是讓我們看到這輛馬車走在Tallie往來的山坡路上。此刻馬車像是負棺的靈車。

...

赴宴之前,電影做了不少更動,讓Abigail憤怒達到最高點。Abigail看到Dyer忙著筆記突然惱火,她想到母親說她做完所有家務,隻有在買衣服時才會出現在父親筆記上成為一筆開銷。她感歎女孩還沒成年就出嫁,提前面對人生無盡難題。這段在書中原是聚餐一週後,看不到Tallie所生感歎,不過片中Abigail不再被動,聚餐一週後就採取行動,這種感歎改到赴宴之前,累積Abigail爆發力。

片中Abigail為了聚餐特別到鎮上購衣(剛好呼應上述買衣才會出現在筆記上的一筆開銷),遇上Manning樓房發生火警,眾人無力滅火,隻能眼睜睜看著女孩燒死。Abigail在大火前咬牙切齒,預告Abigail對即將來臨的悲劇同樣無從著力。

...
憤怒之火

其實這個火災出現在原著Tallie告白同一天,反諷的是書中女孩並沒有立刻被燒死,而是被水潑到受寒,罹患肺炎過世。在那個艱困時代,不論如何救治都難逃一死。

那場四人餐敘,Finney完全展現父權思維和殘忍暴力性格。通常為了長期居留會對鄰居保持和諧形象,如此毫不掩飾,顯示他根本不想再待下去了。席中Dyer和Finney討論到犁鏟,書中隻是一句話帶過。片中大段談起鉸鏈式和圓盤式不同,最後Finney詢問你家的比較好用嗎?我不寒而慄,Finney把Tallie視為可以更換的不良工具。

片中聚餐一週後,Abigail始終等不到Tallie出現,決定單槍匹馬騎去找她,主動發現Finney農莊已經人去樓空,而不是如書中等到鄰居轉告消息。片中Abigail自己向警長報告Finney遷居疑點,也不像書中是由Dyer出面。

Abigail因為情緒激動,被Dyer施以鴉片酊鎮定。他算是相對溫和的男性,但是丈夫對妻子下藥,現代人都會感到不可思議。可能是因為連Dyer都會用藥物來控制妻子,電影把它延續到Tallie死因,暗示Finney可能用藥過量毒死妻子。

原著最後轉折是Tallie從新居來信。

...

導演另外加碼演出Dyer想要一起讀信,被Abigail拒絕。這封信除了描述Tallie悲慘新生活,關鍵點是提供所在位置。Abigail回信之後,接著就啟程前往探視(其實是救援),這不就是那本地圖集賦予女性行動力的意義嗎!可惜原著是在Tallie死後,Abigail才啟程,動機已經被弱化了。

片中Tallie收到Abigail回信,電影故意對比Finney不顧Tallie隱私,拿走信件朗讀。書中Abigail來不及回信,那隻是她打算寫下的內容,Tallie到死前一直孤寂無助,沒有得到Abigail安慰。

...

...

其實書中Abigail收到Tallie死訊並未馬上動身,她大哭兩天,又被施以鴉片酊,四天後才決定不顧反對探視,Dyer攔阻不成才跟著上路。

原著對三天路程沒有太多著墨,電影影像處理非常豐富,讓Abigail從柔軟女子變身戰士。Dyer無奈地從床上起身,Abigail俐落整理行囊。馬車進入峽谷,兩旁是高聳綠林。Abigail一向藍衣白衣,這次全身穿著紅色代表熱血沸騰。她內心迴盪Tallie信件,像是強力召喚促她登上征途:do you know what memory it is that I most cherish? It's of you turning to me with that smile you gave me once you realized that you were loved.

...

...
當你第一次意識到我愛你而轉身回給我那份微笑,是我最珍貴回憶

此行終點是依舊不假以顏色的Finney。原著Abigail毫無收穫,連Tallie墓地也無從得知。片中Abigail還能看到Tallie香消玉殞最後一面。當她同臥身旁,導演拉出時光機器,一串纏綿悱徹蒙太奇。從告白之後,片中消失六個星期,自4月26日到6月5日,兩人有時天天相見,直到老鷹開始盤旋⋯⋯

我認為這段象徵愛與死並列的纏綿蒙太奇是近期詮釋最好的激情戲。原著是在筆記上紀錄一段無人知曉秘密情事,電影進一步探索隱藏在筆記沒寫出的激情。

Abigail回到老家,在書中第一句就是她割傷手,像傷了心。片中Dyer也曾經姆指受傷,那天就是Tallie送給Abigail的生日禮物打敗Dyer的禮物。

...

片中有一段Abigail默默發願,如果有機會再接近Finney農莊,要用來福槍把他斃了。書中沒有這一段,因為她在原著性格偏向柔弱。

書中結尾是 I imagine continuing to write in this ledger, as though this was my life. As though my life was not elsewhere. 好像Abigail隻是收斂到筆記裡。

電影選擇書中另一段作為結尾,更加催淚。原著提到Abigail與Dyer隻能貌合神離繼續共同生活。片中Dyer試圖爭取Abigail,她回答 I can't imagine what more we could do for one another...其實這一句在書中是Abigail曾對Tallie訴說。

片中Dyer和Tallie一起追問Abigail,你沒辦法嗎?

Abigail拒絕Dyer。

Tallie則是安慰她:imaginations can always be cultivated.

最後Abigail與Tallie閉上雙眼,想像不曾離去的春閨夢裡人。

...
催生電影

The World To Come 短篇小說作者Jim Shepard長於從歷史研究發展故事,本書靈感來自他撿到一本年代久遠的農莊記事本,記錄日常的天氣和作物播種收割等雜事,卻在頁面邊緣出現一行字“my best friend has moved away, I don’t think I will ever see her again.” (我的好友搬走,我再也見不到她了)。

我讀過原著,直覺作者把這段女女戀寫得太溫和含蓄。當時我不太適應這篇文言文風格,而且兩人在書中會面大約七次,其中三次親密接觸其實相當節制,結尾悲劇收場雖悵然,似乎不夠合情合理,不曉得電影公司看中什麼特別之處?

催生電影第一位推手是Ron Hansen。他專長美國拓荒時代歷史,是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刺殺傑西 )原著作者及電影編劇,此片讓Casey Affleck(凱西·艾佛列克)演技開始受到重視廣獲好評,當年奪得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配角。

Hansen與Shepard相識,想要聯手推出另一部拓荒時代電影,找上凱西・艾佛列克獲得支持。時機正好,他得到奧斯卡男主角之後取得Amazon Studios合約,2017年自組製片公司Sea Change Media。

事後來看Hansen最大貢獻是將片中食衣住行細節影像化,尤以凱西·艾佛列克所拿古樸削蘋果器為代表。片中主角永遠忙著各式各樣粗活,傳統夫妻關係在艱困環境中彼此煎熬,沒有空間追求自己夢想。

...

然而全由異性戀男子發展這個女女戀劇本,在這年頭欠缺女性觀點恐怕引人非議。艾佛列克認真考慮Hansen提議,找來第二位電影推手,自家公司的製作人Whitaker Lader出面整合兩位編劇。團隊努力讓故事更聚焦在兩位女主角,增加相處次數,還原對話和互動。劇本文字非常優美,我發現幾乎都從小說原封不動搬移,當初閱讀原著並無特別感受,但劇本再透過Katherine Waterston(飾Abigail)詩意旁白, 喜怒哀樂在銀幕上鮮活起來,也幫我真正體會原著女性聲音。

Lader關鍵使命是找到導演。她曾經在日舞影展擔任電影創投業務,因為日舞工作機緣賞識挪威女導演Mona Fastvold首部作品The Sleep Walker,邀請她來執導。

...
Mona Fastvold

這部電影沒有雄厚資金,但Fastvold不願意妥協數位拍攝、綠幕特效、人工佈景等,她堅持16mm攝影機,取景於羅馬尼亞喀爾巴阡山脈,還要求四季變化真實景觀 ,於是拍攝時程變成非常嚴苛的24個工作天。劇組就隨著季節更叠多次來回拍攝。

取景地點是人煙稀少沒有車輛行駛的森林深處,工作人員得徒手搬運設備,還要避免山區野狗攻擊。山路難行導緻Vanessa Kirby(飾Tallie)和藝術指導Jean- Vincent Puzos都扭傷腳踝。Vanessa Kirby第一天就受傷,被劇組揹著移動,好幾場戲改成坐在椅上演出。

不曉得這部片是否證明Lader製作功力,後來她跳槽大型製片公司Imagine Entertainment獲得專屬製作合約。

Fastvold很勇於挑戰旁白。它常見於回憶倒述、引用書信、表達內心的古老技巧,被現代電影人嗤之以鼻,貶為偷懶取巧。導演反向操作加重旁白,Abigail不論有沒有和別人對話,常可以聽到她的內心話,甚至壓過對話。這個旁白效果不像有些喜劇用於表達心口不一緻,而是突顯Abigail藉由內心世界忍耐現實生活。

導演從一開始便屬意Katherine Waterston飾演Abigail。導演認為她能詮釋隱藏秘密。她很喜歡這部劇本,希望等她生完小孩來接演。Waterston內斂演出完全符合角色性格。有些人會訝異她在最後一段纏綿蒙太奇出現胸部激突,其實隻是育兒哺乳的附加效果。

選定Abigail之後,要尋找相反特質的Tallie。導演看中Vanessa Kirby,因為她有種嬉戲精力,能掌握幽默時間點,具有控制權。為了從蕭瑟冬季突顯Tallie,化妝師Gemma Hoff將她髮色染紅,還加上一點雀斑。對Abigail而言,紅髮的Tallie就像春天來臨。

...

原文發表於 https://www.orange-review.com/2021/03/the-world-to-co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