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花樣年華》是在高中的時候,當時我和同學兩個人看得斷斷續續,回過神來,電影已經播完,腦海中隻記得蘇麗珍穿着旗袍的身影和周慕雲吐出的那縷藍煙,其餘情節都已經模糊不清。上大學後,我又找了個空閑時間重溫了一遍這部電影,倒是覺得感觸已多有不同。

《花樣年華》适合一個人,找個陰雨天氣,在不開燈的房間裡,細細品味。


1962年的香港,報社主編周慕雲(梁朝偉 飾)和蘇麗珍(張曼玉 飾)兩家人成為了鄰居,在逐漸的交往中,共同的興趣愛好使周慕雲和蘇麗珍兩人熟悉起來。直至有一天,兩人突然發現各自的另一半原來早已成為了一對婚外戀的主角。兩顆受傷的心再次相遇,而兩人的關系也在這種情形下也顯得愈發暧昧,這段充滿矛盾卻又使人越陷越深的感情,該何去何從。

這部電影由王家衛自編自導,梁朝偉和張曼玉主演,改編自劉以鬯的《對倒》。

《花樣年華》作為經典華語文藝影片,劇情簡單卻晦澀難懂。王家衛的電影風格重視情緒的傳遞,往往“看的不是劇情,而是情緒;講的不是故事,而是人性。”影片中充斥着濃烈的王家衛獨特的藝術風格,燈光、畫面、音樂、慢鏡頭等,這一切都會把人帶入一種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特有氛圍,畫面與情節步步緊湊。

這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就像周慕雲吐出的那縷藍煙,氤氲不清又消散不去。

...


• 鏡頭下的《花樣年華》

電影中大量使用繁複的慢鏡頭或長鏡頭,以一種緩慢、細膩而克制的電影語言叙述蘇麗珍與周慕雲富有層次感的微妙關系。影片中,王家衛也通過對空鏡頭、平移鏡頭、景深鏡頭的使用,營造出一種懷舊複古的情調,使影片呈現出複古膠片的味道,将已逝去的似水花樣年華在泛黃的記憶中随着電影鏡頭娓娓道來。

由于丈夫長期出差在外,蘇麗珍一人不常做飯。她總是穿着華美的旗袍,提着飯盒去買面,經過一條陰晦、狹窄的小巷才能到面攤。小巷内懸挂着一盞無精打采的孤燈,昏黃的燈光照得人生出一絲凄涼。昏暗的牆上映出她修長的身影,暗淡的燈光投射在她郁郁寡歡的臉上。

當身着旗袍搖曳多姿的張曼玉和帥氣優雅的梁朝偉在麻将桌邊擦肩而過時,一組慢鏡頭耐人尋味,将兩人的神态、眼神、動作展現得淋漓盡緻,暗示了兩人之間千絲萬縷難舍難分的感情糾葛。在這樣緩慢展開的電影節奏中,更容易給觀衆營造出一種複雜暧昧、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緒,鏡頭細若遊絲般的連接着電影中的人物。

...


在男女主角交流相處的過程中,兩人一起吃飯聊天、寫小說等情節中,來回的平移鏡頭演繹出一種欲拒還迎的暧昧情感,讓觀衆感覺出兩人親密中又有些若即若離,喜悅中帶有淡淡的哀傷。

每一個細看過電影的人,應該都忘不了一幅幅經典畫面。

在《花樣年華》中,袅袅上升、四處彌漫的濃濃白煙淹沒了刺眼的燈光,孤獨的街燈在細雨沐浴下獨自散發着昏暗的光,在這樣的整體大環境下,我們不難感受到人物心中的沉悶、憂郁以及人物關系中那份無法說破的情愫。

寂靜的小巷與昏黃暗淡的燈光,窗外飄着淅淅瀝瀝的小雨,男女主人公在暗淡狹小的弄堂裡相遇,蘇麗珍總是垂着眼皮,不敢直視對方,周慕雲總有抽不完的雪茄,偶爾才會對蘇投去意味深長的一瞥,兩人卻一次又一次地在沉默中擦肩而過。特寫鏡頭突出了人物之間的情緒,深化了人物形象,也讓觀衆放慢觀看節奏,陷入這樣朦胧的氛圍中。

...


當蘇麗珍走出 2046 房間,映入眼簾的是旅館的走廊,兩邊輕輕飄着深紅色的窗簾,天花闆上的燈散發出微弱的白光。當行走着的蘇麗珍突然停在走廊上時,觀衆的視野不自覺的停留在了蘇麗珍的身上,一瞬間仿佛整個世界都随着蘇麗珍的定格靜止了,觀衆們屏住呼吸,等待這個畫面被打破,這一段景深鏡頭的運用可謂是經典。

...


•《花樣年華》中的明暗色彩

我想,這個影片中對色彩的運用可以稱得上是淋漓盡緻,将情緒、情節、環境烘托到了極緻。整體昏暗的色調和蘇麗珍身上不斷變化的旗袍色彩不停地刺激着觀衆的眼球。影片雅緻卻不單調,繁複而不俗套的視覺基調,光影縱橫的視覺奇觀,以及極具特色的攝影風格,多用室内景、夜景、冷暖明暗色彩對比體現,表現出人物心境的變化以及複雜矛盾的情緒。

...


《花樣年華》講述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導演以大量的畫面進行環境的表現:瘦削的舊閣樓、淩亂的房間、擁擠的樓梯、狹窄的街道、灰暗的弄堂、幽深而又雨霧氤氲的小巷、風雨中飄搖不定的白熾燈、木制的高窗、老式的轎車、燈光迷離的西餐廳等。

在《花樣年華》中,王家衛把絕大部分畫面都拍得很暗淡,影片中采用這樣的色調,暗示了故事中的時代氣氛、生活真實和情感主題,造成一種陰暗、低沉、壓抑、傷感的氛圍。整部影片基本上以灰暗的色調為背景,暗示着周慕雲和蘇麗珍不可能擊破那塊 “積着灰塵的玻璃”,他們終究不可能越過内心中道德的束縛,表現出主題的厚重、深沉、壓抑,渲染出了電影悲傷的情感基調,把觀衆的思緒帶入了一種 “悲”的狀态,暗示了影片的悲劇結果。

但是與之相對的,在這部影片中,最不能被人忽視的,最具色彩表現力的就是蘇麗珍身上的旗袍。試問誰能不被這精美絕倫的旗袍和張曼玉婀娜多姿的身影所吸引,想當初我同學就是為了旗袍去看了電影,本片簡直可以當做旗袍鑒賞來觀看。

...


旗袍是電影 《花樣年華》中最具象征意義的道具,蘇麗珍在不同場景内更換的旗袍都表達了不同的象征意義,王家衛通過旗袍作為一種象征的符号,作為一種隐喻道具在無形中不斷向觀衆傳達着人物的情緒狀态以及故事的信息線索。

電影中色彩的變化渲染着主人公的情感波動。在影片中蘇麗珍多彩的旗袍形象烘托了其豐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對其性格的暗示也恰如其分。正如旗袍在她身上表現出的優雅含蓄的外表或是說那有些束縛的人生,這一切也已經注定,他們無法掙脫自己身上沉重的道德枷鎖,去追尋自己想要的幸福。


• 懷舊音樂中的《花樣年華》

《花樣年華》中的音樂帶有強烈的懷舊氣息。王家衛電影中的音樂叙事性較強,并且以重複的音樂來叙事,不僅推動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且使得影片整體節奏舒緩、悠長,呈現出一種詩性美。

後來去看了《重慶森林》,讓我對這種音樂叙事的方式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每當《California Dreaming》前奏一想起,阿菲(王菲 飾)帶着青澀感但又靈動的形象便已浮現在腦海。她放着超大聲的音樂,漫不經心的做事,永遠活在自己的世界,喜歡一個人,就活在幻想中。包括後面那一首《夢中人》,歌詞成了她内心世界的最佳寫照,“夢中人,一分鐘抱緊,接十分鐘的吻。陌生人,怎樣走進内心,制造這次興奮。我恍似跟你熱戀過,和你未似現在這樣近,思想開始過分......”現實與夢境交織,阿菲與警察663在幻想中邂逅,熱戀。

說回《花樣年華》,全片我最喜歡的兩首音樂,也是本片的靈魂所在。好的電影,應能做到聲入人心,通過一首曲子喚醒人們沉睡的記憶,回想起電影中的某個片段,這便是音樂賦予《花樣年華》的靈魂。

一曲《Yumeji’s Theme》,配上眼前出現的那昏黃的燈光,兩個戀眷的背影,和小巷中那匆匆一眼對望。她婀娜娉婷,他目光灼灼,鏡頭與音樂節拍巧妙的呼應,讓這種暧昧的感覺萦繞心頭,難以忘懷。

氤氲的紅色迷霧,配上一曲《Quizas,Quizas,Quizas》,強烈的視覺沖擊下帶着有節奏的音樂,讓觀衆的情緒随着畫面跌宕起伏。他們看不清彼此,他們也看不清自己。突然響起的音樂,隔空無言的對話,電話兩頭靜默着,卻好像能聽得見彼此的心跳。一切盡在不言中,讓人陷入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緒,想逃離越掙紮卻越陷越深。

當世事變遷,花樣的年華已經悄然流逝,緩慢而悠長的主題音樂再次響起,依然采用慢鏡頭的方式,音樂和畫面高度吻合,表現出當時間如流水般從指尖淌過,曾經的真摯情感卻依然在心底揮之不去,不免讓人欷歔感歎、滿心傷懷。


• “王家衛式”的《花樣年華》

王家衛的叙事風格,在這個電影中也有着很好的體現,總結起來便是“留白”二字,總是三言兩語勾畫一個人、一件事,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

整部電影的故事非常簡單,就是一個欲說還休的婚外戀的故事,卻讓王家衛拍攝得委婉動人,曲折回腸。從開始兩人的搬家、交代兩人的家庭狀況、以及兩人發現各自另一半出軌等情節中,都隻有人物三言兩語的交談、稀疏的線索暗示,卻已将整條故事線叙述詳盡。以情緒的表達為中心,簡化故事情節是王家衛一貫的表達表現方式,也通過忽略掉這些過渡性的情節,來為影片留白,給予觀衆更多的想象空間和思考的空間,讓觀衆可以不斷推敲情節的發展、人物的情緒以及故事的結果。

...


而影片中的人物大部分時間都是沉默的,畫面伴随着音樂不斷流轉,人物在其中也走走停停。人物的對白變得更加至關重要,隻要人物在進行對話的時候就會抓住觀衆的所有注意力,這樣彌足珍貴的對白也讓觀衆需要更加仔細地聆聽,以理解并掌握劇情的發展。三言兩語愈發耐人尋味、引人深思。

我們在這部電影中還可以看到王家衛一個很經典的人物處理方法——“人物的缺席”。正如影片中,周慕雲的妻子以及蘇麗珍的老公,隻出現了他們的聲音或者背影,寥寥一筆帶過,但是卻又巧妙的推動了劇情的發展,就像是皮影戲幕後的那雙手,讓幕前幕後兩條線能平行推進,千言萬語已盡在不言中,這給電影帶來了不小的張力。


• 蘇麗珍今生的《花樣年華》

作為“蘇麗珍三部曲”之一,《阿飛正傳》講的是她的前世,《2046》講的是她的來世,而《花樣年華》講的是她的今生。今生的蘇麗珍優雅溫柔,克制隐忍,在像花一般的歲月年華裡,與周暮雲相遇相知,不敢相愛隻得相離。恨不相逢未嫁時,這段年華表示似花般,絢爛綻放又匆匆凋謝。

正所謂,開到荼靡花事了。

說到底,《花樣年華》講述了一個恨不相逢未嫁時的故事。正如蘇麗珍所說,“我一開始隻是想知道他們是怎麼開始的,後來我發現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開始的。”

一首《吳哥窟》道不盡千言萬語,有歌評說道,當我真的去了吳哥窟,卻沒有找到可以讓我傾訴秘密的樹洞。當我準備離開時,我才知道,所謂樹洞其實就在每個人心中,隻不過我永遠也找不到能将它封存的東西了。

深夜、雨巷、慢鏡頭;暧昧、寡歡、語還休。與君淡如水,千杯亦不醉。

...


影片結尾處,周慕雲問到,“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我想,答案究竟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歲月不能回頭,時間在遺忘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