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引進。

沒有資源。

甚至,它在國内還沒人提過。

但Sir不想再忍了。

這片今天必須安利。

新鮮熱辣——

《極速車王》

Ford v. Ferrari

...

澳門電影節期間看完,Sir至今心情無法平靜。

不是驚喜。

而是期待中的爆款,它真的爆了。

Sir早收到風,它是年尾上映大片裡的口碑之王。

IMDb評價人數超5萬人,定格在8.3。

爛番茄,影評人觀衆評分,雙爆。

連嚴苛的MTC,打出81,并官方戳印:必看。

...

...

...

除了三大分數。

《極速車王》還在Cinemascore拿到A+。

什麼意思?

你隻需要知道——從千禧年至今,拿到A+的電影也就52部。

忘了《速度與激情》吧。

忘了《極速風流》吧。

賽車電影,将進入《極速車王》的時代。

要Sir說。

看過它,你才知道,什麼才是速度,什麼才是激情。

...

真實故事

注意英文片名:

Ford V.Ferrari。

福特VS法拉利。

汽車業的一段持續50年之久的恩怨情仇。

今天,這是兩個傳奇汽車巨頭。

但上世紀60年代初,它們才剛剛成為對手。

...

彼時,那是兩家完全不同的企業。

福特,美國汽車龍頭大佬,但也面臨諸多危機。

創始人離世,“二代”接棒,内部權鬥嚴重;

生産線老舊,設計過時,業績下滑……

改變,必須提上日程。

從哪裡開始?

二代老闆腦門一拍,我們去搞賽車!

他眼紅。

因為歐洲車商用賽車場做營銷場,不僅做了品牌推廣,更沖了銷量。

但别人都搞了那麼多年,福特半路想進軍,怎麼鬥?

福特決定,那就收購一家跑車公司吧。

...

法拉利,此時進入了福特的收購視線。

那時法拉利是家什麼企業?

意大利血統,講究工匠精神,它們的賽車部門,每個零件,純手工打造。

不求賺錢,隻求做最好的跑車。

因為老闆在賽車場上過于狂熱,已瀕臨破産。

原本收購是你情我願的事。

但法拉利的創始人卻在簽約前最後一刻,拒絕了。

就因為一項條款:

法拉利的賽車部門劃歸特管,如果福特不讓出賽的話,法拉利的賽車也無法出賽。

賽車可是法拉利的命根子啊。

必須拒絕,拒絕之後,還讓人傳話給福特老闆。

有多難聽罵多難聽:

說福特老闆隻會在爛工廠裡造爛車。

說福特老闆,再怎麼搞,也不過是個二世祖。

……

...

這下好了。

兩大巨頭,全面開戰。

從企業競争,直接變成兩大老闆的個人恩怨——

恩佐·法拉利 VS 亨利·福特二世。

福特對管理層下了死命令:

要赢法拉利,要拿冠軍。

不管花多少錢,不管用什麼手段。

目标:勒芒24小時耐力賽。

但富二代還是富二代,想得太簡單啊。

勒芒是什麼比賽?

一台賽車,一條跑道,不間斷極速運作24小時。

兩位車手接力,休息的車手直接睡在維修間。

每一項調校,每一處設計,每一個細節……都将影響最後結果的小數點後數字。

它挑戰的,是一台機器、一群設計師以及兩位賽車手的極限。

福特顯然沒做好危機準備。

幾個月後,第一代GT40出爐。

趕鴨子上架的結果,隻有大敗而回。

...

至此,才有了《極速車王》的主線。

制造一台絕世猛獸,必須找來對的人。

設計它的人,駕馭它的人。

他們就是電影兩位主角:

唯一一個赢過勒芒賽,卻因為心髒疾病轉業成設計師的前賽車手卡羅爾·謝爾比(馬特·達蒙 飾);

個性賽車手肯·邁爾斯(克裡斯蒂安·貝爾 飾)。

...

于兩人,真正的挑戰現在才開始。

因為他們要突破的。

遠不止速度的極限。

...

兩大影帝

《極速車王》最大看點,當屬馬特·達蒙和克裡斯蒂安·貝爾。

兩大影帝PK。

在Sir看,兩人都将是明年奧斯卡影帝的有力競争者。

...

“氣球人”貝爾再一次貫徹他“嘴上說着不要,身體卻很誠實”的自虐式角色塑造方式。

從《副總統》的200斤狂減到136斤,連馬特·達蒙都說他過着像僧侶一樣的生活(不知道是不是傳說中那個一天隻吃一個蘋果和一罐吞拿魚肉的魔鬼餐單再次上線)。

...

△ 上《副總統》,下《極速車王》

為了更貼近原型角色,貝爾的變化堪稱脫胎換骨。

膚色看着像特别曬過,頭發剪得跟邁爾斯一模一樣,但這些外形塑造對他來說隻是标配。

最厲害的還原,是細微的口音。

他一開口那瞬間Sir完全看呆。

完全不是他本人,甚至在此之前他的所有角色,都沒發出過這樣的聲音。

要知道,現實中這位傳奇賽車手性格乖張。

他為賽車癡迷,所以為人古怪驕傲且口無遮攔。

于是貝爾的笑聲和仰頭的動作,都明顯看得出經過設計和練習。

對。

他真的“瘋”了。

...

...

...

光是形神兼備還是不夠,為了演好真正的賽車手,貝爾直接到駕駛學校報班上了一段時間的賽車課。

碰巧學校的創始人就是肯·邁爾斯的朋友,除了學開車,貝爾還“順便”聽到不少當年的賽車秘聞。

耳濡目染下,他骨子裡已經接近一名專業賽車手。

連他的指導兼電影特技協調人羅伯特·納格爾都說:

“他是我訓練過的最好的演員(沒有之一)。”

所以你在電影裡看到貝爾的開車演技都不是裝裝樣子,而是強化訓練後的真實成果。

...

馬特·達蒙也沒輸。

相比貝爾的乖張,他形成冰與火的反面。

平靜如海洋,卻潛藏巨大暗湧。

他的角色沒有那麼戲劇化,但作為車隊核心,他面臨的都是隐形壓力:

福特高層的官僚與腐朽,手下車手的不穩定情緒……

上要周旋,下要扶持。

一切,都在的馬特四兩撥千斤式表演下,顯得嚴絲合縫。

如定海神針。

貝爾和馬特,一動一靜,一火一水。

兩人的化學反應诠釋出卡羅爾·謝爾比和肯·邁爾斯之間“又愛又恨”的情誼,讓Sir最為觸動。

- 肯·邁爾斯不是福特人

- 都到這節骨眼了……

你還要我開除世上最強的賽車手?

...

兩個已公開的小片段,能看出這對CP的相愛相殺。

最開始,兩人第一次同框。

謝爾比來賽車場找邁爾斯,邁爾斯剛被工作人員取消參賽資格,正在氣頭上。

青筋暴起地破口大罵,展現出他的偏執與較真。

這時,謝爾比闖出。

一個微笑,為兩邊協調。

這是老友相助?

呵呵,下一個鏡頭馬上穿幫。

他直接被脾氣火爆的邁爾斯扔扳手伺候。

...

...

一擋,一扔,完美複刻兩位傳奇人物的情誼。

曾經的車王謝爾比,深知邁爾斯對速度的執着追求,而邁爾斯的實力又是謝爾比赢得福特和法拉利大戰的最強武器。

沒辦法。

分不開,合不攏。

隻能,一個做“攪屎棍”,一個做“和事佬”。

不劇透地說,這個扳手的細節既見證着兩人的信任和對賽車的執着,也是貫穿整部電影的關鍵道具,就算是到了最後一幕也仍然是催人淚下的存在。

另一段,也是Sir最喜歡的對手戲。

兩人在邁爾斯家門口幹架。

是的了,蝙蝠俠和傑森·伯恩打起來了!

...

謝爾比因為無法讓邁爾斯出賽而到他家道歉,卻被傲嬌的邁爾斯拒絕。

二話不說,兩人就像小學生一樣在草地上扭打。

最好笑的是邁爾斯的妻子。

搬好椅子,攤開報紙,冷眼吃瓜。

呵,男人。

不就是永遠長不大的小孩。

眼看倆老臘肉打累了,從家裡拿出冰鎮可樂,讓兩人續命。

他們也沒臉沒皮。

接過可樂,互罵一句髒話……

幹杯~

...

哈哈哈,沒想到吧。

然而,兩人的演技對飙,不過是電影所有亮點裡的冰山一角。

速度極限、精神極限,甚至,人類對工匠精神追求的極限。

還沒爆發。

...

真·速度與激情

《極速車王》最最最大的看點——

賽車場面。

Sir甚至無法用驚心動魄形容。

大銀幕前,冷汗直飙。

電影最後,整整大半個小時的高潮,正是那場衆人期待的勒芒24小時耐力賽。

首先讓人捏一把汗的,就一個小動作。

開門。

可别小看這一動作。

在極高溫的賽道,車手處于封閉車廂,極限運作的機器随時可能引燃、爆炸。

那道小門,就是唯一的逃生通道。

可蓄勢待發的邁爾斯,剛開始就遇上關不上車門的意外。

...

誰都知道,多少車手因為打不開車門而命喪賽場。

一個小小的鋪墊,讓這場終極大戰蒙上陰影。

會赢嗎?

會完成嗎?

或者……會死嗎?

挑戰極限,絕非一句口号而已。

除了意外,導演的各式運鏡更是提供了一場視覺盛宴。

堪比遊戲的臨場感。

Sir最大的感受,《極速車王》裡——

你與賽場的距離,無限貼近。

...

...

...

不止Sir一個人。

無論是外媒和網友都有類似的感受——

這是一部看似以陳舊的方式取悅觀衆,卻飽含着新式技術和感性的混合包裝的年度佳作。

...

...

這不是錯覺,也不是特效。

而是導演用土辦法,有意為之。

相比起如今賽車電影大舉采用特效鏡頭,《極速車王》卻非常的“質樸”。

大部分飙車鏡頭,都堅持實景拍攝。

...

...

...

△ 實際拍攝時的花絮

一組數據:

協助拍攝的專業賽車手,一場戲就有25個;

翻車鏡頭,實打實地用特殊裝置讓車彈起來摔個粉碎,道具車共砸碎幾十台。

全片,隻用了1048個特效鏡頭。

什麼概念?

這是《速度與激情》其中一家主要特效公司的負責鏡頭量(一部《速度與激情》有約10家特效公司一起制作)。

而且《極速車王》的特效鏡頭,大多集中在環境,比如坐席上的觀衆,雨天等周邊細節部分。

...

...

△ 上特效前,下特效後

除了臨場感,電影還緻力塑造年代感。

原型故事發生在60年代。

當時,造車不像現在,能用電腦模拟和各種高科技加成。

預告裡就出現一個細節。

福特公司高層,堅持想用電腦測試出最佳的調校。

但始終無法找出車子的不足,束手無策。

邁爾斯的團隊改用土辦法——

卸掉車上笨重的測試機器,用貼毛線來測試車的性能。

...

電影裡太多這樣的鏡頭。

工程師和車手團隊不斷地改良和測試車的不足,通過人手打磨,設計,裝載打造。

不僅得付出無窮無盡的時間和精力,甚至,付出生命。

...

...

所以。

《極速車王》所拍的,并不是兩個人,兩家公司。

那是一個時代,一群人的熱枕。

導演對于實景拍攝的執着,無疑和當年這群人對挑戰極限的執着形成某種對應——

更好的,才能赢。

就像導演說的:

我發現這個世界以及車手追求完美的意志是如此誘人,一個小小零件或一絲猶豫就有可能讓你全盤皆輸。這是一個幾乎适用于人生所有面向的寓言,我們與勝利或毀滅的距離總是如此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