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是一個有錢的孤苦無依的老人。
——陳喬恩

文丨舊故麻袋
∨
年齡,對于一個女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數字這麼簡單,十二三歲時的你也許天真爛漫,二十出頭的你或許活潑可愛,可一旦過了二十七八,你再如何娃娃臉,都将會成為别人口中的“剩女”,一旦過了三十的門檻,大部分人都覺得你已經沒得挑了,沒得救了。
對于普通女性來說,年齡已殘酷到如此地步,那麼女明星呢?年齡幾乎可以成為她們職業生涯的緻命門檻。
年輕時,吃瓜群衆喜歡看女明星們的绯聞八卦,但等年紀一過三十,你若還沒有結婚,大概率事件,會被别有用心的人說成是同性戀,田馥甄就是最好的例子。
所以比起普通女性,女明星這個特殊群體的壓力和焦慮可想而知,最近有一檔名為《女人30+》的紀錄片,以女性年齡為切入點,邀請30歲左右及以上的有代表性的女性名人,用鏡頭捕捉嘉賓在這個年齡階段最真切的狀态。

我随便翻了一期,恰好是大家口中的“大齡剩女”陳喬恩。
79年出生的陳喬恩,今年剛滿40歲,雖說娛樂圈中大齡剩女不少,但是像陳喬恩這種“黃金剩女”,真的很少。不過好在陳喬恩還是一如既往的美,甚至比她年輕的時候,更多了一分自信和驕傲,而且年齡沒有成為她的障礙,事業一直不錯,可就是婚姻大事,一直沒有落實。
她養了兩條狗,今年剛買了房,她會在家中細緻的布置,她說:“我失去了很多,跟家人相處的時間,或者是曾經失去某一些可能可以延續的感情。那都是因為你花了很多時間在選擇你要過的生活。那些時刻換來你覺得你很平穩的每一天。”

被問及“會因為年齡而焦慮嗎?”答案自然是:會的。是人都會焦慮,無論年齡大小。
陳喬恩說:“孤獨感和焦慮感不是家庭或者婚姻,或是一個孩子可以緩解的。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她說的對極了,可這樣的道理還是不能被社會所接受。

都說三十歲以後,看事情會變得溫和許多,沒有那麼多尖酸,也不會過多的去刻薄,有的是坦然,有的是平靜,因為你開始覺得沒有什麼大起大落,也沒有什麼大喜大悲,人生是每一步的積累,幸福也是。
陳喬恩對于生活,也有着她的一套邏輯,因為人生中沒有那麼多大幸福的事,所以要積累小幸福,才可以完成美好的一天。

女性對于年齡的增長,無論婚否,都存在着一定的恐懼,所以護膚品的市場才會那麼大,因為大家都在夢想着能“永葆青春”。
社會缺乏對女性的理解,比如你一旦進入“已婚未育”的怪圈,那麼,你的職業生涯就會嚴重受挫,你可能升不了職,可能加不了工資,因為大家都在等,或許哪天你就懷孕待産了,或許哪天你就要開始請産假了,這對企業來說自然是不情願的,畢竟不養無用之人。如果你未婚,到了一定年齡,企業還是不敢用你,怕你哪天就結婚了,怕你哪天就離職了,怕你哪天就懷孕了。
即便是在家庭中,女性也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孩子、丈夫、公婆都會成為你焦慮的源頭,女性會放棄很多自己想做的事來維持家庭的平衡,可在很多人眼裡這樣的妥協理所應當。
女明星就更加難,一旦你結婚生娃,等待你的角色,那将是180°的轉變。你如果沒有結婚,除了家裡人會催你之外,粉絲會催你,有時候連導演組都催你。

陳喬恩就很不明白:為什麼總有些不相關的人,比我自己更關心我的年齡和生活狀态?然後頓了頓,對導演組說:“就像你們一樣。”她也說自己不是沒人喜歡,隻是還沒遇上對的人,她不想将就。
如今的人生中,貓貓狗狗成了她的寄托,陳喬恩會帶大包大包的貓糧去喂流浪貓,自己養了兩條狗,玩得不亦樂乎。
當陳喬恩媽媽擔心她以後會成為一個孤寡老人時,她笑着說:“别擔心,那我也是個很有錢的孤寡老人。”

她相信自己的人生,相信自己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幸福。
從陳喬恩的人生觀裡,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女性對生活,對未來的自信,也可以看到她内心的柔軟,但這裡面沒有焦慮。

很難得,這樣一個以“女性年齡”為題材的紀錄片,卻沒有販賣焦慮,很難得。當大家都開始說關于年齡的事,我們可以選擇無視,因為自己的人生,隻有自己明白該怎麼過,要如何過。
希望身邊每一位女性都能過上自己内心想要的生活,不要被現實束縛,也不要被社會同化,你就是你,最好的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