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遺憾與去年金馬獎的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但無論是從商業成績上,還是從大衆的認可度上來看,《孤味》都堪稱去年台灣電影市場上最出挑的一部作品。

...

在題材不占任何優勢、主演陣容星光黯淡的前提下,該片以高達1.9億台币的本土票房,一舉斬獲了台灣電影票房年冠,與亞軍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拉開了近一倍的票房差距。

...

而自二月正式上線流媒體以來,該片始終穩居豆瓣8.0的高分,是去年華語片中大衆評價最高的劇情片之一。對于一部長片處女作來講,如此優異的表現無疑更令人刮目相看。

...

從題材上看,《孤味》是典型的台灣家庭倫理片,是一部帶有所謂“八點檔”特征的電影。整部影片講述了母親林秀英與其獨自撫養長大的三個女兒為離家出走的父親舉辦葬禮的故事。

抓馬的家庭關系、苦情的女性人設和肥皂劇式的選題……這樣的作品似乎與“高級”沾不上邊,但影片《孤味》确實做到了高級的處理。

...

濃郁的生活氣息,是《孤味》拉進觀衆距離的方法。電影的生活氣息立足于對台灣文化的呈現和對人物細緻入微的觀察。鄉土文化的呈現體現在片中壽宴戲、喪葬戲這些儀式性濃重的情節上,但并不局限于此;對魚市、車站這些街頭巷尾人文氣象的頻繁展現,同樣也是支撐整部作品生活氣息的重要組成。

...

...

這種生活氣息的細節化營造直接拉進了作品與觀衆的距離,我們也充分地相信了電影就是尋常生活的一個角落。

生活氣息在每個角色身上均有所體現,但最能體現的無疑是細節豐滿的母親林秀英一角。《孤味》是在導演許承傑2017年的同名短片基礎上延伸的,而這部短片正是許承傑以其外婆為原型創作,對于角色該如何塑造,他最有發言權。

...

其次,林秀英一角的成功,與飾演者陳淑芳不可撇開而談。這是個在其年齡階段可以加以想象的角色,而比之電影更坎坷的婚姻生活,讓她對林秀英種種痛苦與不甘心有着高度共鳴。

...

金馬最佳女主角頒給這位總在大銀幕上充當綠葉的老戲骨,是對其職業生涯的肯定。但更重要的是,精彩的角色诠釋讓她的獲獎變成了受之無愧的、不需要任何附加理由的事情。

...
81歲的陳淑芳在金馬頒獎台上抹淚

不囿于說教,是《孤味》從“八點檔”的俗套雛形中得以升華的重要原因。所謂八點檔,泛指女性受衆的俗套苦情劇,這種八點檔式的電視劇在台灣的影視娛樂産業中曾是重要的部分,被瓊瑤劇、短則上百集的《意難忘》《天地有情》等台灣鄉土劇支配的恐懼,恐怕大多數80後、90後觀衆還曆曆在目。狗血、苦情戲泛濫和通篇說教是八點檔電視劇常見的通病。

...

現實題材的電影創作通常都會規避電視劇那種過分狗血、苦情的廉價戲碼,但往往還是會不自覺陷入說教的局面。即便那些被奉為大師的電影人,在進行創作時也在所難免地會說教。

...

好的說教有如楊德昌、李安的台灣家庭片,是可以被普羅大衆欣然接受,乃至于視為引導自我的生活哲理。在與《孤味》劇本撞車的《海街日記》中,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說教則是平和謙卑,不具有任何攻擊性的,他不強求觀衆接受觀點輸出。

...
是枝裕和《海街日記》

而對于人生閱曆有限的新人導演來說,說教本身即是陷阱,它會直接暴露出創作者的思想高度局限,稍有不慎還會造成對觀衆的冒犯。許承傑在《孤味》中就有意地規避了對一衆角色的道德指摘和對觀衆的教育。

...

所以哪怕影片的最後,林秀英在那張已經沒有意義的離婚協議書上簽下她的名字,讓“小三”蔡美林以妻子的名義參加丈夫的葬禮。她的這些“和解”都隻是作為一種動作呈現,并沒有被賦予非做不可的理由,“和解”隻是這個故事的其中一種可能。

...

巧妙設計的傷痕女性群像,是《孤味》最有力量的控訴。作為以女性角色為核心關照的電影作品,《孤味》中的女性人物的塑造并非簡單地依照于現實經驗而成,編劇對母女四人的設計都在潛移默化地指控着家庭中父權所帶來的傷害。除了遭到丈夫背棄的林秀英的傷痕顯而易見之外,三姐妹的人格在不同程度上都因為父親出走一事而改變。

...

大女兒陳宛青是除母親外,受這件事影響最嚴重的人。她的成長曆程都在試圖反叛父親,試圖淡漠父親的存在,然而她卻成為了整個家庭中最像父親的人。在對待婚姻這件事情上,她甚至重蹈了父母的覆轍:與不願簽署離婚協議書的愛她的丈夫分居,而後與多年不見的朋友相戀。

...

作為父母整件事的見證者,她的個性、婚姻乃至愛情觀念都随之變化,連對待生命也無比消極。這樣一個原本是有着大好前途的國際舞者,她的所作所為卻都帶有某種自我毀滅的傾向。

...

二女兒陳宛瑜是看起來最讓人放心的那個,她婚姻和諧,家庭美滿,工作穩定,似乎完全不需要母親的操心。但外人不知道的是,丈夫接電話時神神秘秘的口吻總讓她感到警惕和害怕。

...

丈夫鄭重其事地準備告訴她大姐癌症複發的消息時,她最先脫口而出的是”你要跟我離婚啊”這樣的話,她對自己的婚姻也并沒有那麼信任。從不顧女兒意見堅決要送她去國外念書的強硬态度上,也可以看出陳宛瑜受父母事情的影響之深,隻不過相較于更極端的大姐,她的處理要冷靜理性得多。

...

父親是在小女兒陳宛佳懂事前離家出走的,因而陳宛佳是這個家庭裡受其影響最淺的人。她對父親的印象是模糊的,她很早便接受了父親的伴偶蔡美林的存在,甚至對父親的态度也是理解多于怨恨。父愛的缺席是她生命中的一大遺憾。

...

母女四人受父親背棄一事的影響有深淺程度之分,但她們受到傷害都是客觀的事實。影片沒有借人物之口直接控訴傷害,而是靠着母女四人生命軌迹的不同來潛移默化地呈現,并等待着觀衆去發現這些受傷的人。

...

片名“孤味”在台語中意指的是過分專注、執着于某件事,短片版的《孤味》中說道:不管做什麼事情就要專心要用心,這樣所有事情才會順利,這就叫做“孤味”。

...

這個詞是用以形容母親林秀英的。這個女人的“孤味”,是将路邊生意做成聞名全台的知名餐廳的能力,是堅持早早到魚市采購新鮮食材的态度,是僵持幾十年不願在離婚協議書上簽下自己名字的行為……

...

但這個“孤味”也未嘗不可以認為是孤獨的味道,就像影片中所有的角色,各有各的悲傷、痛苦、喜悅和其他無法言喻的體驗。沒人可以代替他們去經曆去感受,也沒人可以替他們原諒替他們和解。生活,每個人都要親自去走一遭。

...

作者| 多尼達克;公号|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