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秋臣

《帶着爸爸去留學》自開播以來就引發了很多的讨論,其中揭示了許多當下教育子女時的問題和障礙,以及兩代人在生活觀點上的差異性。

看過這部劇,你會發現孩子們缺少的,其實是“好父母”。

...

1.離異家庭的孩子,會缺乏安全感

蔣依依飾演的武丹丹曾經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父親的收入豐厚,母親也是富态可親,她家境優渥,是個身處幸福世界的小公主。

然而在出國留學後沒多久,她就晴天霹靂地迎來了一個從天而降的“後媽”,還必須被迫接受自己親生父母已經離婚的事實。本來一個開朗活潑的小姑娘,因為父母離異的影響,又與辛芷蕾飾演的繼母林飒在生活上多有摩擦,所以常常會走向極端。

武丹丹的父親永遠都是在躲避去給孩子解釋離婚的問題,而她的母親則一直出現在大洋彼岸的電話另一端,他們對孩子的關心都有些浮于表面,顯得冷冰冰且缺少溫度。

...

父母的離異讓武丹丹成為了一個“行走的炮仗”,幾乎走哪兒炸哪兒,不僅一直給林飒帶來麻煩,還不斷闖禍又不肯認錯。除了黃小棟之外,幾乎沒有人支持她的做法,都覺得這是在無理取鬧。而追其根源,還是因為父母對婚姻的最終選擇中,她始終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換言之,如果這段婚姻結束的決定中,她也曾有過投票的權利,或者至少是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可能這個小姑娘也不會走上現在的路。

...

武丹丹這個角色的有些行為看起來是很難被理解的,但一個十八歲的小姑娘突然經受了生活中如此巨大的打擊,她的一切行為都有最本質的原因。劇中的她幾乎毫不掩飾,在許多對話裡時常都能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真實情緒。

比如在機場看到父親幫助林飒搬箱子時,雖然那時候她還不知道這就是自己的繼母,但已經敏感地察覺到了異樣。于是她半開玩笑地和父親說不要“勾搭”别的姑娘,其實是因為她内心本質上不希望自己這個幸福的家庭走向破碎的命運。

...

然後是從林飒那裡得知了自己父母離婚的消息,武丹丹出離憤怒。以她的年紀承認這是一個事實并不難,但難的是為什麼一家人破碎的關系需要這個繼母來告訴她,而不是最熟悉的爸媽。武丹丹早就明白離婚事實無法改變,但她還是憋着一口氣,想要告訴這些所謂的大人們,她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她也有權知道重大事件的抉擇。

...

再者就是玩失蹤,在不告知林飒的情況下去找同行的小夥伴,曾舜晞飾演的黃小棟。這個行為看似十分任性,但實則是為了讓自己的父親注意到她這個女兒的心理變化。這時候不免讓人想起了許多壞小孩的初衷,都是為了得到家長們的注意。

...

她某些穿着和語言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成熟,讓别人不把自己當小孩看;與繼母對罵是為了告訴别人自己不好欺負,但也同樣是缺乏安全感的自卑表現;玩失蹤則是為了引起自己父母的重視,增強自己在這個破碎家庭的存在感。她的手機殼上寫的是“WHO AM I”,就是在時刻詢問自己到底是誰,因為有時候武丹丹也會迷失,也會做錯事,她現在亟需盡快認清自己的錯誤,并且快速成長起來。

...

雖然武丹丹的很多行為都無法被人理解,但這也許就是一個生長在離異家庭和重組家庭中的現實寫照。

一對夫妻選擇給了孩子一條生命,那麼就應該對他們的人生負責。離婚對于孩子來說等同于走上另外一條道路,若是未征得意見的離婚那就是父母一種變相的自私選擇。父母在感情上的選擇對孩子的影響有時候往往會被刻意忽視,但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個觀點,絕不僅僅隻是道理而已。

道理雖然很簡單,但能夠真正做到互相尊重意見的兩代人卻少之又少。

一對有孩子的夫妻,如果選擇去結束現有的婚姻,那麼請讓你的孩子在選擇的過程中,投上他們手中珍貴的一票,或者至少發表自己的看法。

哪怕對結果沒有影響,但最起碼做到了彼此間的尊重。

...

2.原生家庭的影響問題,是永恒不變的熱點

《帶着爸爸去留學》這部劇引發了觀衆們對于教育方式和兩代人溝通的讨論,也有許多人在劇中看到了自己家庭的影子。

原生家庭的影響,是影視劇領域中永恒不變的熱點話題。

明明父母給予子女的是一種如此濃烈的親情,為什麼還會有兩代人的矛盾呢?兩代人究竟應該如何磨合與相處?

...

比起我們所知的偉大父愛和母愛,武丹丹的父親則偏向于一種逃避的方式。雖然他也很愛自己的女兒,也很想通過金錢去給予她一個無憂無慮的人生,但僅僅滿足下一代物質生活的想法是片面的,也是不負責任的。

他們兩人的離婚結果,在商量過後的第一選擇是隐瞞,兩人誰都不想和女兒親口說出真相;第二選擇竟然是讓女兒最難接受的後媽角色去解釋,可想而知這對父母對武丹丹心靈照顧上的缺失。

隻有錢财而沒有陪伴的家庭,注定會走出一個像武丹丹這樣的姑娘。她在這樣的年紀就必須承受如此的打擊,父母離異幾乎讓她的身上出現了狂躁症的病症,甚至還要用失蹤來測試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

...

可能就是父母想給的愛太多,限制了孩子們自由選擇的權利。讓下一代覺得自己被束縛和控制,彼此之間的相處又無法達到應有的平衡,自然引爆了矛盾的來源。

...

在劇中,黃成棟與兒子的相處模式很像“既當爹又當媽”的感覺,在培養孩子時缺少了作為父親一方應該給予的空間,甚至在機場還拿手喂兒子吃黑巧克力,并稱“二十八歲也是我兒子”。

...

住在寄宿家庭裡的朱露莎,開口就是“怎麼沒有熱水了”,“為什麼不提供浴巾”以及“原來我都是喝熱牛奶”和“原來早上我都是吃水煮蛋”。這種“不論多少歲都是我孩子”的教育模式,已經讓我們看到了結果。朱露莎的角色就是為了向觀衆展示一個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孩子,她認為凡事都應該旁人準備好并遞到自己面前才會滿意,認為那樣才是理所當然的狀态,然而這自然是需要被訂正的思維。

...

這部劇裡的幾個家庭是當代社會下各色家庭的縮影,雖然有些行為略顯誇張,但本質是為了揭示問題。電視劇通過特有的方式将留學時千奇百怪的各色問題和矛盾集中化和放大化,引發更多關于兩代人子女教育的思考。同時也告訴我們,很多孩子是沒辦法“自學成才”的,更多還是需要“好家長”在旁積極地影響。

...

這世界上的家庭千千萬,一部劇無法徹底涵蓋所有家庭的背景和情況。于是唯有選擇将這些家庭不同的故事綜合整理後,再如此密集地展示給觀衆看。因為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會面對車禍、持槍入校園和住所起火等等極端事件,但這些事件卻都是在現實生活中曾經發生過的。

...

在後續的劇情中,在異國他鄉的遠方,不知道這些留學生們和他們的父母又将遇到什麼問題,又會遭遇怎樣的危機。

文/葉秋臣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