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靖之
寒氣将至,一部晚來的都市劇為觀衆送上了溫暖。《幸福一家人》,從瑣碎的生活糾紛和職場困難入手,它實際上是以“不幸福”開場,然而卻獲得了十分“幸福”的收視率。顯而易見,它的劇情走向也必然是幸福的。從觀衆的角度看,這是一部“爽劇”:哇,暖到了,甜到了,爽到了。但“爽劇”,是不是等于“好劇”呢?

image
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
一、陣容要靠集體“撐”,一俊不能遮百醜
平心而論,看得出馮凱導演在選角上是用了心思的。翟天臨,他在這個小鮮肉風行的時代,絕對可以算是“大器晚成”的演技派了。在《白鹿原》中,孝文這個“地主家的奸兒子”令翟天臨一炮而紅。然而,他随後便走上了都市言情之路一騎絕塵而去。在《幸福一家人》中,翟天臨飾演男一号王爍,成功轉型為“老總家的傻兒子”。他跟董潔飾演的房天心演對手戲,大秀辦公室戀情,狂飙演技,二人共同撐起了該劇80%以上的看點。

image
董潔,在從前看來,是不溫不火,中規中矩。但是,演技這種東西是相對的。在當下那些大秀“瞪眼殺”、“看球殺”、“美臀殺”的女演員們襯托之下,我們驚奇的發現,原來當年被忽視的二線演員竟然有這麼好的演技麼?所以“半老徐娘”也變成了“資深美女”,不誇張的說,《幸福一家人》讓董潔迎來了演藝生涯的第二春。

image
遺憾的是,馮導選角的好品味也就到此為止了。
差點忘了說,沒有黑李立群老師的意思,他老人家有演技,有台詞功底。但老戲骨和藝術家那一丢丢的差距,就在于沒有遇到更多的好作品。李立群老師本來有更好的定位,卻被港台的武俠爛片毀掉了人設,隻能說是時也命也。在這部劇中,他回到了樸實敦厚的定位,很令人欣慰。可惜的是,永福叔搭配踏實的姑姑作伴,再加上一個“滿臉都是戲”的帥姨,還是抵消不了兩個傻兒子的出戲,三位老人何其無辜。

image
邱澤,估計是得罪了制作團隊,被強行搞成了敗筆,雖說他飾演的房天憶設定比較内斂,但這扭曲的配音實在是太過違和,許多彈幕觀衆都表示對男二的戲直接跳過。而任運傑飾演的房小龍呢,無他,唯有尴尬二字而已。至于女二女三,王總和謝女士,乃至公司、醫院和餐館裡陪襯的“花花草草”們,除了草率還能做何評論呢?董潔和翟天臨的搭配,的确成功實現了“1+1>2”的效果,但是畢竟小于n啊,加上李老師千難萬難的居中磨合,也就得到了一個6.4的評分而已。所以,一俊不能遮百醜,陣容還得靠集體撐啊。

image
二、韓劇路線未必穩,外來套路坑更深
翻拍還是抄襲,讓這部劇成為了熱點話題。韓劇套路本土化,在國内影視圈已經屢見不鮮。其實借鑒的多與少倒不是關鍵,人設的套用也不是關鍵。你搞飛機沒毛病,但關鍵是得平穩着陸啊。如果說,《幸福一家人》沒有能切中中國家庭的要害,隻是一部單純的“華語版《家族之間何必這樣》”,那麼它存在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功能就從根本上被自己閹割掉了。
現在網絡劇評一誇都市劇,都喜歡說這劇接地氣,其實這個詞虛僞的很。要知道,接地氣這三個字,本身就把作品的定位和腳踏實地切割開了。接地氣,是因為你不在地上,說明你飄了。

image
《幸福一家人》的韓劇模闆,是立足于韓國的家族财閥和等級社會。所以也不難理解;該劇在展現王家所謂上流品味的同時,又力圖表現房氏一家的小市民生活。但我們無論從衣食住行還是舉手投足之間,既沒有感受到中國公司文化的特點,也沒有體驗到底層生活情景的平凡趣味。房家和帥姨的交往,王總父子的隔閡,都沒有中國式關系應有的人情味兒。唉,不是我小王總飄了,實在是編劇你拿不動刀了。一言以蔽之:富的不真實,窮的也不真實。
《幸福一家人》在吃穿用度上意圖秀下限,但營造出的中國生活和中國公司的表象下,彌漫的卻是一種韓式的小資意淫情調。用拿來主義,把韓式小資情調簡單的化用到上海白領文化中去,不僅違和而且違心。将韓劇孝道文化理想中的傳統家庭,強加到現代中國都市的實際上去,更會水土不服。

image
三、安慰不能當飯吃,爽劇未必是好劇
爽文,爽劇,成為了流行語。爽劇雖然說大多是諷刺古典題材,但像《幸福一家人》這樣的“脫節都市劇”又何嘗不是呢?爽劇和好劇的根本區别在于,爽劇隻要看着舒服就可以了。而這就正如魯迅先生在談論中國戲曲和小說套路時說的那樣,我們總喜歡讓不圓滿的東西在這裡圓滿了,這實在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幸福一家人》當然要幸福,可謂是“劇如其名”。隻不過它在情節上,比那些一味打怪升級的三俗作品更高明而已。它是打着不幸的旗号走向“幸福”,就像房天心和王爍:打着排斥姐弟戀的旗号搞姐弟戀;打着反對辦公室戀情的旗号大搞辦公室戀情;以至于從單身主義的口号走向了相愛到終身的實質舉動。這大概就是編劇和導演所要傳達的“教育意義”吧。

image
挖掘這部劇的内涵,也就如此而已。《幸福一家人》就像一部論文:發現問題——都市生活的不如意。提出問題——階層矛盾、子女糾紛、愛情失格……到這裡,一切都沒有問題。《幸福一家人》敗筆的關鍵就在于分析和解決問題:它把房家兩代人的不和諧單純解讀為永福叔的溺愛,把小王總和房秘書的婚姻恐懼症簡單的歸結于遇人不淑和婚姻選擇的失敗。《幸福一家人》試圖把一切生活矛盾都交給感情來解決。
一句話,這部劇,能夠以大化小,卻沒能以小見大。這又是韓劇雞湯的小兒科,能看到幾個家庭的挫折,卻不能看到“衆生皆苦”。編劇的用意,無非是要通過塑造房家子女的個例,教年輕一代做人。這是想當然的樂天派,編劇沒有看到:養老難、結婚難、職場難的背後,是經濟結構的畸形和社會階層的固化。至于是不願看到還是不敢看到,說下去就未免太過誅心了。
就像兢兢業業十幾年的天心天憶姐弟,作為高級白領和醫院精英,也仍然擺脫不了經濟上的困擾。那麼怎麼辦呢?交給愛情吧,當《幸福一家人》這部電視劇面對社會問題,無法對“幸福”交代時,那就用感情,尤其是愛情來自圓其說。所謂無巧不成書,貴人的出現是不講道理的。

image
當然了,這牌坊是必須要立的。“灰姑娘”三觀一定要正,一定不能為金錢所動,而是為了愛情和“王子”兩情相悅。至于解決物質問題,那隻是順便而已。所以小王總救贖了天心,院長的千金成全了天憶,從而順便也實現了“财富的分配”,觀衆精神上就受到慰籍了,心中就舒服了,抱怨也就少了,這部劇的收視目的和宣傳目的也就達到了。
至于這部劇,到底是心病良藥還是精神鴉片,程度深淺而已,誰又說的準呢。正所謂:
莫誅心,少諷刺,團圓才是極好。
常寬慰,多弘揚,最美不過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