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過去了半個月,該捧殺該炒作的熱度都告一段落,我想我們也是時候冷靜理智地重新審視《信條》這部說實話真的很一般的作品。

我将我想提出的問題大緻總結成了三條:

1.叙事内容毫無邏輯的随意拼接是否就能構成所謂的懸疑和燒腦;

2.為了烘托和渲染主角與故事的聯系而使用過度龐雜的人物塑造以至于完全削弱性格、選擇以及弧光的表現這一做法是否值得;

3.扪心自問,我們究竟是去看電影,還是去看諾蘭。

先來說第一個。剛看完從電影院出來,我就毫不猶豫地在豆瓣上寫下:“我還是喜歡蝙蝠俠。”這樣的吐槽。說實話,《信條》并不是一部典型的諾蘭電影。從《黑暗騎士》到《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諾蘭之所以經久不衰地被影迷追捧,正在于他是一位敢于創新又不回避問題的導演。每部影片中,我們總能在叙述清晰明了的故事主線的基礎上看到關于鏡頭與形式的革新,請注意,“故事主線清晰明了”是所有劇情電影的基礎。然而,《信條》顯然打破了諾蘭這麼多年所遵守的導演信條,一個導演強制設定的所謂“暗物質”,成為所有故事沖突的來源,打破時間與空間,邏輯不通得不知所雲,這樣草率的導演構思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再來說第二點,冗餘的人物塑造同樣是《信條》的最大槽點之一。就以那個最大的反派為例,導緻他試圖利用暗物質毀滅世界的最根本的動機竟然是自己得了絕症想讓全世界為他陪葬,可能編劇真的想不到有更好的理由來填補自己挖下的劇情大坑了吧,隻能用狗血二字來形容。同樣狗血的還有那位反複出現的軍火商女人,從頭至尾她說的每一句話都對劇情的進展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比起所宣傳的那樣的“神作”,《信條》更像是導演的玩票資本之作——不斷地增加和擴充人物而根本不注重影片本身的質量,正放倒放之間演員浮誇的表演才是推動叙事進行的真正力量,營造出一種過于虛假的繁榮。

最後一點不必多說,我其實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豆瓣上關于《信條》的高贊影評大多都是關于影片故事結構的解析而不是對于影片本身質量的分析。諾蘭電影更多的成為一種标簽、一種模式以及一種定義,很多人是為了諾蘭而看電影,而不是為了電影而看電影,那麼以這種心态得出的結論與評價,客觀與否也就不言而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