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紀福音戰士(新世紀のエヴァンゲリオン),每當談到它時,總會有總“近鄉情怯”的感覺。一方面它從初中開始持續到現在,它對于我而言。就好像一直伴随在身邊的老友一般。每當回憶起劇情時,在心裡好像無比熟悉,但等到開口,往往卻不自覺的不知所措,反倒不知道從何談起了。

1,對于孤獨的解釋

如同帕斯卡說的“這無限的空間的沉默讓我恐懼”一般,貫穿EVA全部劇情乃至全部讨論最多的,恐怕就是孤獨了。孤獨本身并不可怕,反倒是組成孤獨的條件,令人感到恐懼。就如同死亡,死亡對于生者而言,死亡隻存在于觀念,觀念構成了我們對于死亡的第一感受,因此我們隻能用過組成死亡觀念的條件來去想象死亡。身體的老衰,疾病和傷口的疼痛感。這一現象會在我們腦海中想象加以放大,然後我們會去用這種想象,去構成我們對于“死亡”這一觀念的理解。

孤獨也是同樣的,獨居,人與人的隔閡,距離等等都是我們對于孤獨的理解。同樣的這種種條件,構成了我們對于孤獨的想象。如同“獨居”能構成孤獨一樣,在人群中,往往也同樣是構成孤獨的條件。屬于“群”卻又不屬于“群”,這一最直觀的矛盾,何嘗又不是對于“孤獨”最為絕妙的注解呢。EVA中也同樣的,“心靈屏障”就是對于這種出現在“群”中的孤獨最為直觀的表現。

而“補完”,則是以“心靈屏障”的消解而完成的。日本的哲學家三木清對于孤獨是這麼說的,“身處孤獨時,我們無法因為物而毀滅,而我們因為物而毀滅時,往往是不知孤獨的時候”,因此我們因為“孤獨”而拒絕與他人交流,構成了“心靈屏障”得到了保存,而當我們“失去孤獨”他人強行闖入時,卻因此走向了“補完”。但是也因為在其中,主觀之外的“物”才以一種讓我們感受到“孤獨”表現的形式,向我們逼來。所以同樣的,我們超越“孤獨”的過程,則是對于“物”的回應。西田幾多郎在《善的研究》中的“知與愛”這一篇中寫到一樣,既然“觀念”構成了,我們對于”他人”,“孤獨”的想象,那麼我們對于“物”真正的理解,則是“自己的妄想臆斷的主觀認識與客觀事實合二為一的時候”,因此我們愛花時候,會将自己和花合為一體,愛月時會和月亮合為一體。父母對于小孩的喜愛,也是同樣的,當父母身處小孩的立場感受到小孩的喜怒哀樂時便會産生對于小孩深深的喜愛,所以,我們通過感受“物”的孤獨,對物加以回應,拯救我們所接觸之“物”時,這也就同樣是對于自己的“拯救”。因此“孤獨”便轉換為了“愛”。這也是“孤獨”作為觀念的實在性。EVA的補完,則是少年,少女們通過對于他人的拯救來去完成的對于自己的救贖。每個人都因此從“EVA的詛咒(永遠14歲)”中得以掙脫,迎來了人生下一階段的成長。“孤獨”變成了對于“物”的“知”,而“知”便成為了“愛”的理由和動力。

2,時間的輪回觀

EVA從舊劇場版死與新生,到現在的新世紀福音戰士終,卻意外的沒有采用傳統基督教中的時間觀(從開始到毀滅的單向度的時間),而是通過舊劇場版的第三沖擊後,迎來了新劇場版的下一次“輪回”。佛教中對于輪回(saṃsāra),更多的是行為帶來的業(karman)的流轉伴随在身上,行為帶來的是業的流轉,而人卻無法掙脫其中,因此佛教中的輪回,也就如同空海所悲歎的一樣,“生生生生暗生始,死死死死冥死終”“迷狂”的衆生不斷的投入到永遠的輪回中,不得不經曆“生”,所以,如果有“生”了那就有“老”了,有“老”自然會産生“病”而,病的結果,就帶來了“死”,所以生必然會帶來死,生如同長河流過來,而死如同長河流去,循環往複永無止境。“衆生”在其中因“業”而無法解脫,也就變成了四谛“苦,集,滅,道”中的“苦”了。

而在西方近代,對于“輪回”有着和佛教相似且有不同的解讀,竹倉史人在其《輪回轉生》這書中記載,與傳統的基督教中死後,人的靈魂永遠存在于天堂或者地獄不同,19世紀流行的神智學中,便使用了輪回(réincarnation),但也于佛教中“輪回”是“苦”的循環不同,神智學中靈魂會随着輪回的過程不斷淨化,在循環中不斷進步的概念。而最終被淨化完成的靈魂,就如同傳統的古希臘哲學和印度哲學中的描述一樣,靈魂和完全的“善”融為一體。通過輪回這一過程,靈魂自然的就會進入神之國(完全幸福的狀态)。

而對于日本來說,從八十年代開始,歐美開始的New Age等運動也逐漸影響日本,在日本掀起了一股探索精神世界和死後世界的熱潮。甚至是包括90年代末期興起的奧姆真理教,也在當時“精神世界”形成潮流中,可以很容易的發現“神智學”或者“心靈主義”的影響。EVA作為95年誕生的作品,在當對世紀末帶來的神秘主義熱潮下,自然不難發現其中很多的隐喻,概念來自于其中了。

随着“終”的結束,少年少女們也總久會變成大人。伴随着大家的成長,過去的我們也從夢中醒來,去面對生活中種種的現實。

我們可以從“終”中看到庵野秀明的過去所有作品的影子,“藍寶石之謎”的飛船,“飛躍巅峰”中最後的一幕。或許這也是庵野對自己作為動漫監督生涯過程中的一次“道别”吧。

這或許不是最好的結局,但是成長不也往往是伴随着遺憾嗎。

“おはよう おやすみ ありがとう さような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