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不會?

...

在某一次旅行中接受一個不認識的男子搭讪

在未到站的情況下,隻是因為聊得來而随陌生男子下車共度一夜;

和這個陌生男子相處一夜而隻是接吻擁抱不停的聊天;

因為希望使這一夜變得特别而拒絕留下聯系方式

……

...

無論何時,這些行為都是瘋狂而不理智的,但是在愛情面前,你不得不相信這也可能發生。

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愛情故事。

一個失戀的男屌絲在火車上遇上個理想主義的女學生,

兩個人進行了一次足以改變兩人人生軌迹的約會。

這次約會将兩個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甚至天亮之後再也不見的年輕人以愛情的名義鍊接在了一起。

沒有一夜激情,沒有聯系方式,

兩個年輕人就這樣在一個陌生的城市,

不停的聊天散步。

...

當愛情真的來臨時,每個人都會變得放肆而又小心翼翼。

放肆的是

即使是初次見面,即使對彼此并不了解,雙方也能熱烈的接吻擁抱,談天說地,暢想理想與情感。

小心的是

可以大膽的談性,卻不願逾越雷池半步;

即使對方近在咫尺,即使知道深愛彼此,也不願意留下任何的聯系方式或是嘗試進一步的交往。

整部電影,更像是兩個人的一場談話錄,從陌生到相愛,略去了其中的相識相知。

這是一場化學反應的結果,而結果可能是沒有結果。

英國詩人布萊克曾有詩雲: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雙手握無限,刹那是永恒。

而李商隐的《鵲橋仙》更是直言: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戀戀不舍到狠心訣别,為的隻是給愛情的新鮮上一道鎖,卻不能真正的保護愛情。

因為不相信愛情,所以就讓它停留在最開始的地方,定格瞬間,直到永遠。

當傑西和塞琳娜分離時,兩個人始終沒有留下任何的個人信息及聯系方式,

一切就像做夢一樣,離開後甚至都不能确定他是否發生。

...

作為《愛在》三部曲的第一部,我個人認為導演對于愛情本身是悲觀的。

因為不相信愛情能夠走進生活,所以他一直吝啬為傑西和賽琳娜的感情延續提供機會。

記憶是可以被美化的,然而生活不是,

由于害怕愛情的美好被生活的瑣碎所破壞,所以幹脆放棄了讓愛情走進生活的機會。

影片的最後,讓男女主角立下一個為期6個月口頭約定,

來維系彼此在這一夜所付出的感情。

而這也許就是導演為這段感情所留下的光,

然而續集證明,點燃愛情的不是這道光,是走入現實的執着與勇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