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得閑,又看了一遍電視劇如懿傳,感受和第一遍完全不一樣,那時隻覺得如懿情真意深,在爾虞我詐的後宮始終秉承着一絲真心實在是難能可貴,而牆頭馬上的蘭因絮果是如此得令人痛心。

如今再看,又多了另一些感悟。

在香見入宮後,如懿說,她的少年郎丢了,是的,他的少年郎從一個普通王爺到初登大寶,從四海清平到國富民強,從戰戰兢兢到大權在握,她的少年郎的确不再是原來的少年郎了。

如懿卻還是那個如懿,她沒有富察皇後的未雨綢缪,沒有嘉貴妃的深謀遠慮,更沒有令貴妃百折不撓的堅持,她有的就是始終捧着一顆真心,期望換來一顆真心。

隻可惜皇帝要的不僅僅是真心,皇帝是天下人的皇帝,當然是什麼都要的。

再次看的時候其實我覺得皇帝并不是那麼渣,他對如懿是有感情的,可以為她向他的父親求取,會在如懿被冤時想盡辦法照顧她保全她,并且用非常手段對待阿箬,他其實是費盡心思的,在他權勢不鞏固的情況下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這樣的用情不能不可謂深。

後來,皇帝權勢穩固了,他終于可以實現當年的願望,讓他中意的女人做皇後了,如懿也得償所願走到他身邊,這個時候大概是如懿最幸福的時光吧,皇帝寵愛她,帶她遊江南。

突然發現,如懿的幸福得益于皇帝的給予,不止是如懿,其他妃嫔都是如此,她們和皇帝之間所謂的感情從來都是不對等的,不對等的感情注定是由主宰者主導的。

起初我以為是如懿要的太多,她執着于真心,于是走偏了,得了蘭因絮果,再看,如懿其實是明白的,但她依然如此,她憑着本心,做她認為該做的事,如懿最令人敬佩感動的大概就是這裡吧。

如懿用她所有的真心來愛她的少年郎,不惜名譽身死,唯有如此,方不負少年時的牆頭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