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個熱搜讓飄飄見識了這屆網友的嚴格——

#黃多多發色#

...

起因是多多的媽媽孫莉,po了幾張多多的近照。

本是日常的生活分享,但她挑染的紫色頭發,使評論炸了鍋。

...

...

有誇多多漂亮的。

有羨慕她可以自由選擇心中想要的。

...

但更多的,還是批評。

認為她不像這個年紀的小女孩——

小女孩就應該有小女孩的樣子

...

認為黃磊夫婦不懂教育——

穿着過于成熟,根本看不出有好的教育

...

還有人扒出多多早前化妝、打耳洞的事,綜合評價——

太早熟,行為不像一般同齡的女孩

...

exm?染發化妝愛打扮的,怎麼就不是好女孩了?

更何況,如果某個年齡段的女孩,一定要有一個共同的标準,多多不像一般小女孩的,又何止染發化妝呢?

...

早年上《爸爸去哪兒》時,多多就一直是個小姐姐的形象,照顧節目中愛哭的小朋友們。

說的話,也并不“童言無忌”,而是出奇地講道理。

...

但,她又不是完全的“小大人”,也有孩子打破砂鍋問到底、較真單純的天性——

有次上《快本》,她固執地“揭穿”謝娜用特殊材料的紙變魔術。

被忽悠、勸阻、眼神警告後,依然表示手上這兩張紙的觸感不一樣。

...

明明是不會撒謊,卻被很多觀衆指責“就你知道的多”“太愛顯擺”。

可,如果多多真的愛顯擺,那她這個寶藏女孩的才華,大概可以曬三天三夜了吧——

她會彈鋼琴、吉他。

...

喜歡畫畫,還曾自己設計制作過禮服。

...

英文水平極好,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原文書,全英文寫信。

後來,還翻譯了三本繪本,包括有《小貓咪追月亮》以及英國文豪托爾金的《幸福先生》《聖誕老爸來信》……

...

...

注:黃憶慈是多多的大名,敲好聽

動手能力也很強。

是那種興趣愛好廣,又靜得下心的孩子。

...

但,讓飄飄覺得有趣也可怕的是,現在很多人對多多的誤解,簡直和對黃磊的誤解如出一轍——由于非常優秀,愛講理,便被扣上“死闆無趣小班長”的帽子。

而事實上,無論是染發愛美的多多,還是黃磊,都是喜歡、并且敢于做“非主流”的人。

黃磊雖然一直有國民偶像的頭銜,卻并不是因為他是老一輩明星的代表,反而是因為,在當時,像他這樣的太少。

...

長發飄飄,赤腳吟遊,喜歡接一些小衆口味的電影,唱一些文藝的歌調。

因為在音樂道路上的至交去世,便如伯牙摔琴謝知音般,從此封麥。

行為夠自我,思想也獨到。

很多家長視如猛獸的“早戀”問題,他卻認為是人之常情。

并且抨擊——“早戀這個詞就很混蛋,戀愛就是戀愛,對異性的好感,是最天然的東西。但性要成熟後、更為安全地去嘗試”。

...

雖然知書達理,但他們,并不是一對古闆父女。

...

其實飄飄這把年紀的老少女,會欣賞多多這樣一個小姑娘,也正是因為,她和一般小孩“不一樣”。

她很難得的,有閨秀氣,大方自信,卻又不失靈動。

隽美靜好,卻也敢冒險。

這大概是因為黃磊夫婦在嚴格的教育之外,不壓抑、并且鼓勵她的天性所緻。

...

而事實上,太多父母都不會拿捏這二者的分寸,教條規矩上得太多,鼓勵的話卻很吝啬。

中國幾代人一直普遍流行着一種人格——回避型依戀。

常見症狀是對外人客客氣氣,在家裡卻惡言惡語。

心裡明知孩子這次做得不錯,卻因為怕他驕傲、自己又羞于言情,嘴上總是不給一句肯定。

...

這導緻很多人成長在一個沒有糖分的家庭裡,長大成人後,總是顯得太呆闆,太散漫,太自嘲。

即使對某件事感興趣,也因為家人的冷嘲熱諷和不當回事,而怯步。

慢慢變成了“退堂鼓一級演奏家”。

多多的成長環境最值得羨慕的,其實不是父母有一套多麼漂亮的房子,把她關在家裡、請老師、可以學這學那。

而是不禁止她的“嘗試”,有在認真傾聽、并重視她的想法。

多多喜歡英文,在可以通過書寫表達自己的意思、通過翻譯傳遞他人的思想後,她還未滿足,還想挑戰配音。

用聲音塑造人物,可不止是英文流利就可以勝任的。

黃磊先是帶多多配了《小王子》等作品,了解配音,循環漸進,到後來多多已經可以勝任電影配音,在《圓夢巨人》中用聲音演繹了索菲。

...

多多從小就跟着父母在話劇場跑,到後來她對《暗戀桃花源》中每個角色的身份和特征已經爛熟于心。

把他們畫在紙上,演員們一眼就可以認出自己的角色,并為她的畫簽名。

...

對于小孩子,這已經是莫大的鼓勵。

可多多卻不僅限于此,她不僅能理解故事,還對表演有濃厚興趣,12歲時,她甚至可以和何炅同台,演繹賴聲川導演的《水中之書》。

...

雖然隻是個小嘗試,老父親黃磊卻認認真真寫下數千字的小論文,來句讀女兒的第一次表演。

...

文中提到有一次,他和孫莉都在後台改妝,4歲的多多,被舞台的亮光吸引,拿着糖踉跄地穿過幽暗的側台,揭開幕布,走上了舞台。

事後他專門寫了一封信,鄭重向賴聲川導演道歉,因為自己沒看好女兒,導緻了一場舞台事故。賴導卻說:你千萬不要責備她,今天非常值得紀念,因為多多登上了舞台。

這話使黃磊開始反思,雖然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女兒終将離開自己,去往更光亮的舞台這件事,但,比起幼年毫無準備的冒失,少女多多的首次表演,卻是有準備且努力過的,自己不應該限制她,而是應該鼓勵。

幫她一起克服恐懼,做到更好。

...

正如自小愛美的多多,有一天也會不滿足于穿漂亮的花裙子。

而是想要更大的、更不一樣的改變。

這改變未必能盡如人意,可,如果那是她心中真正想做的,又為什麼要強加幹涉呢。

...

過于相似的套娃們,其實沒什麼權利指責多多的“不一樣”。

不一樣又怎樣,她已足夠出色。

世界上也沒有一套必須嚴格執行的規定,圈死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小孩。

如黃磊所說,情窦初開是人的天性。

愛美、愛漂亮也是女孩的天性,該怎麼打扮自己,什麼時候開始打扮,并沒有一個普世準則。

和人的道德品質,更加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