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标題,我在“無憾的失敗”與“遺憾的勝利”之間斟酌了許久,考慮到前一個詞為影片定調,後一個詞為影片定性,這才有了決斷。

《奪冠》(無論出于什麼原因)有着無法忽視的明顯缺陷,例如許多重要角色姓名缺失、節奏失衡等等,但在關鍵性的情緒和立意方面,影片又是站得住腳的:“女排精神”不僅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革新。

...

“未來”該何去何從?《奪冠》也許沒有為中國女排給出明确答案,但相信看完影片的你我不會再感到迷惘。

【友情提示:下文會有劇透。】

影片最大的遺憾,是它沒能蓋上中國女排全面的“官戳”:從原本的《中國女排》改名為《奪冠》,創下曆史的初代女排隊員以及締造中興的二代女排隊員中,除了主角郎平之外,全都“丢失”了姓名。

...

我相信事情一開始并沒有鬧成這樣,不僅新一代女排姑娘們都以完整姿态出現在了影片中,在“呈現老一輩女排前輩們風采”方面更是下了很大功夫。

陳可辛放棄了選演員練排球,而是直接在全國上萬名排球運動員中海選,定下12人演老女排隊員,曹慧英、張蓉芳、孫晉芳、周曉蘭、陳亞瓊、陳招娣等角色不但做到了神形兼備,在容貌氣質上還同時照顧到了兩代人的審美——選角隻是一個縮影,影片中另有許多值得稱道的細節還原,若是沒有總局等方面大開綠燈,《奪冠》很難做到現在這個程度。

然而事情最終卻鬧成了這樣,電影裡有許多改台詞、重配音的痕迹,就是為了抹去這些姓名,顯然個中矛盾到了無法調和妥協的地步。

...

裡面的是非曲直我們無法斷言,可僅從影片質量來說,這一變化無疑是緻命傷,不光女排姑娘們成了一個個号碼/代号,連袁偉民與陳忠和兩代靈魂教練也都隻留下了一個符号象征,尤其是彭昱暢和黃渤共同演繹的陳忠和,在《奪冠》中的地位不下于郎平,卻始終“叫不上名來”,這對影片而言,是一種破壞根基的不可逆損害。

郎平确實是中國女排曆史上最閃耀的那個名字,但“中國女排”的含義是由許多名字一起書寫的。

除了這個“不可控”缺憾外,《奪冠》的節奏處理上也存在問題。

...

從劇情設置上來說,影片是很常見的“起-落-起”結構(但不是很典型的三段式結構),初代女排首奪冠軍的章節有将近一小時時長,毫無疑問是不亞于結尾新女排篇章的重頭戲,然而這部分内容卻略顯拖沓,不夠抓人。

其實陳可辛很能抓住觸動人心的關節點,比如女排姑娘們能刻苦拼搏、訓練比賽環境的艱難不易、女排比賽牽動無數中國人等等,但在這些基本得分點外,電影并沒有展現出太多想繼續深入的野心,使得該段停留在了“流金歲月記憶”的層面上——也可能是導演想突出後半段,不過觀感上就不如《中國合夥人》那樣從一而終了。

《奪冠》的另一大遺憾,是對陳忠和及他所率領那一代女排故事的缺失。

...

不管是現實還是電影,陳忠和的經曆都足以在中國女排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帶領着馮坤、周蘇紅、楊昊、王麗娜、劉亞男、張萍等那批女排隊員連奪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奧運會金牌,尤其是04年翻盤俄羅斯的決賽,論戲劇性絲毫不比其他任何一場比賽差,可在影片裡卻被一筆帶過了……

不知是不是《奪冠》沒法在這個角色上用力,明明是雙主角的配置,卻不停在給“儒将”陳忠和做減法,導緻本該舉重若輕的大人物,留下的更多是輕飄飄的印象。

所以,這部電影不叫《中國女排》是對的,它絕非面面俱到的紀錄片,而是一部有的放矢的故事片。

...

盡管電影有着許多遺憾,可我依然認為它是“勝利”的:《奪冠》做到了自己想要的改編效果,抓住了核心主線思想,也表達完整了時代情感和叠代命題。

幫助陳可辛做到這一切的,正是貫穿全片的靈魂人物郎平,鞏俐所飾演的中年郎平,也是片中唯一不顯得扁平化的角色了。

作為“中國女排”的重要代言人,四十多年來,郎平一路參與見證了中國女排的興衰曆程;而作為一名常年“出走”國外的體育人,郎平又見過世界變化、能跟上時代潮流……她比年輕人更有經驗心得,同時也比同齡人更有全面視野。

《奪冠》的真正發力點,不在于青年郎平時期中國女排的“五連冠”,而在于中年郎平重新執教中國女排後的“改革”。

...

曾經的中國女排為什麼能創造輝煌?在百廢待興的八十年代初,所有中國人都憋着一股勁,貧瘠的物質與精神土壤急需滋養,女排在偶然與必然中成為了全民偶像與時代符号,就像片中袁偉民教練說的:“我們要證明給他們所有人看,中國人,行的。”

在這種特殊時代中誕生的“女排精神”,是一筆寶貴的财富,但沒人會想到,30多年後,這筆财富也會變成甜蜜的負擔。

有太多擁有那段記憶的人鐘情于這份情懷,例如影片裡開會時,一位領導張口就認為現在女排不行是隊員們太自我、沒紀律,“應該沒收手機”——而這恰恰是郎平改革的一點核心所在,即重新認識集體與個體的沖突和統一。

幾十年前,出于社會慣性及各方面條件的匮乏,隊員們很難談論“自我”,或者說隻有集體才能代表個體……幾十年後,過去我們沒有的東西都漸漸有了,一個冠軍能為國家集體帶來的價值也沒那麼大了,過去那套理論還管用嗎?

...

郎平改革的,不僅是“大國家隊”海選的模式、國際化的訓練團隊等這些硬件,還在于引導、安放80後90後這代新球員更強烈的自我,而不是一味壓制。

《奪冠》中新球員們訓練磨合的一段戲就很有代表性,丁霞想法多、太自我,張常甯舊習難改、脾氣暴等等,這些都是過去女排隊員們身上不常見的問題,郎平得去一一克服。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角色,當屬出身農村、囿于家境、意志不堅的朱婷,她面臨着另一種年輕人常見的困境,郎平就用“為什麼打球?”的問題去解開她的心結,“你不用成為我,你隻要成為你自己。”(如今朱婷已是世界頂級排球運動員,郎平說過,單看數據,她早已超過了當年巅峰時期的自己)

...

陳可辛眼光獨具,在2016年奧運會中國女排一路逆襲最終奪冠的神奇劇本中,選取了淘汰賽第一場“中巴大戰”為重頭戲,不僅因為這場比賽是整個賽程中的轉折點,更因為比賽前後巨大的心理變化最能體現影片的價值訴求。

郎平全新的執教方針一直飽受争議,連隊員們都在自我懷疑,小組賽勉強出線,對陣氣勢如虹排名世界第一的東道主巴西隊,幾乎沒人覺得中國女排能赢……

在這種氛圍下,郎平用自己的感悟告訴年輕隊員們,過去的做法沒錯,她現在的做法同樣正确:“我們這代人是苦過來的,你們應該打出你們自己的排球,放開了打,豁出去打。”

...

在這種堅定的自信下,中國女排最終爆冷擊敗巴西隊,至于後面的勝利隻是水到渠成罷了……從立意來說,為“女排精神”賦予新的含義才是這部電影的核心所在,“奪冠”隻是它的結果而非目的。

新青年的個性從來不應該與集體主義産生沖突,他們的張揚和釋放,隻會為集體帶來更新鮮更持久的活力和動力。

從中段開始,影片就在小心翼翼地解構大家印象裡“冠軍”的意義,直到最後逐漸成型——如今國人已變得更加自信,不會(至少不全是)單純以勝負論英雄,敢打敢拼、奮發向上、盡力而為的态度風貌同樣是女排精神的一種體現,這種品質從來不曾改變,隻是如今有了更新更多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在16年中國女排決賽前,有了那句“赢了一起狂 輸了一起扛”的助威标語。

...

時代變了,我們沒有被甩下。

《奪冠》算不得一部優秀電影,但它沒有讓觀衆失望,另外讓我欣慰的是,陳可辛對于細膩感情的把控力依然沒丢,影片存在的不少問題也怪不到他頭上,畢竟“中國女排”這四個的光環太厚重……說到這,我倒是更期待他的下一部電影《李娜》了,同為運動題材,網球這種主張球員個性的運動或許更容易放開手腳吧。

最後補充一句:如果你還在猶豫要不要看《奪冠》,那就去看吧,即便不考慮上述那些優缺點,該片本身就燃點十足了!

【也歡迎關注我公号“有愛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