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爸爸又出手了。
但畫風大變。
放下嚴肅端正的姿态,滿屏“嘤嘤嘤”;
走出高大上的場景,街頭巷尾到處鑽。
唯一不變——
它依然努力講述着關于“我們”的故事。
《我們的動物鄰居》
央視奇招——
拍動物,不去荒野,不找森林。
反而去人類最多的地方拍。
中國哪裡人最多?
北京,必是候選之一。
鋼筋水泥,吵雜喧嚣。
一座城,承載了多少人的追尋和迷惘。
從“蟻族”“蝸居”,到現在說的“北漂”,和它相關的詞,都浸染着沉甸甸的苦楚。
但忙碌的城市人應該都忘了——
我們身邊,還隐藏着一群“樂天派”。
跟我們并肩“奮鬥”,但姿态卻如此低調。
一段娓娓道來的開場白,成功将視線轉移到那個神奇的小世界:
3000多年前,燕山腳下,一座偏遠的小城,四周是無盡的荒野。
動物,是這裡最早的居民。
今天,這片荒野變成了北京。
但過往的一切并沒有消失,那個遙遠的野性北京, 折疊進了城市的縫隙。
人類和動物也在不斷折疊之中,彼此平行,若即若離......
不得不說,這個世界太難發現,也太“平平無奇”了。
豆瓣上,它沒有評分。
b站上,它彈幕寥寥。
但一旦你從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看一眼。
它比我們的生活,有趣多了。
Sir在此必須鄭重提示:
以下出場人物……
萌。
到。
犯。
規。
猛禽,紅隼。
這是它北漂生涯中普通的一天。
但卻看得Sir驚心動魄……
穿梭在高樓間,盤旋、觀察。
突然,好像看到了什麼東西,于是利用氣流懸停,在半空凝固。
怎麼了?
Sir還沒反應過來時。
——咻。
瞬間改變姿态,頭朝下,直紮向地面。
獵物還一臉懵逼,那“死亡之吻”已經迎面而來。
真·猛禽。
等到日落,滿載而歸。
但接下來,你将見證猛禽變“萌禽”的大型撒嬌現場。
“下班”回到家,一見到老婆,秒變巨嬰——
要親親,要抱抱,要舉高高!
害。
Sir都替他臉紅。
其實這倆人早過熱戀期了。
此時的催情劑,來源于她肚子裡面的孩子。
不過,溫馨隻是暫時的。
年輕的夫婦成家,總要面對生活的考驗。
第一難,買房難。
城市人一定懂,别說北京,在任何一個一線城市找個落腳的地方都不容易。
更何況還帶娃。
這不,兩夫婦剛看上了一間“電梯豪宅”。
30層,大落地窗,朝向好,房型佳。
唯一缺點——
它已經有了主人。
戰鬥力十足的喜鵲君。
你要問。
紅隼吃肉,喜鵲食草,兩隻猛禽一起上,還幹不過他?
呵呵。
送你一句鳥語:生活面前,誰也不是吃素的。
一隻弱小的喜鵲,能在這北京占一間豪宅,為什麼?
當然靠背景。
你看,一有什麼風吹草動——
手下的烏鴉群,立刻前來護駕。
别說什麼種族隔離,在大城市混,靠的就是利益交換嘛。
這些混黑道的對手實在太難辦鳥。
沒辦法,為了孩子安全,紅隼夫婦隻能慫。
服從規則,就是這裡的生存之道。
房子是搞不定了。
馬上又要面對第二難——
生子難。
孩子眼見就要出生了,該去哪兒呢?
一個高樓的空調外機放置處,成了它們新看中的産房。
柳暗花明。
鳥夫婦才意識到,這不僅是它們的産房,還是“他們”的新房——
人類,李翔和她的丈夫。
一家三口,從此變成一家“N口”。
家裡瞬間變得熱鬧:
三顆褐色的蛋,三隻叫聲響亮的小紅隼,還有日夜忙于捕獵喂食的大鳥……
為此,李翔還暫緩了裝空調的計劃,讓小鳥們能在空調架上安穩度過生孩子的混亂時期。
但這不隻是一次充滿愛心的“收留”。
而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的體諒。
因為兩對夫婦同樣,都是北漂。
這一窩臨時安家的紅隼,也讓她想到了自己初到北京時,一個人找房到半夜,空無一人的路上無助的眼淚。
她太懂了。
落腳之難,融入之苦,孤獨之無助。
一點點來自陌生的體諒,不僅是幫助,更是回味。
這正是《我們的動物鄰居》的治愈之處——
鏡頭其實有兩面。
一面,伸向我們身邊看不到的世界。
一面,又折射出在我們心裡被忽略的、忘記的,或自我屏蔽的角落。
雨燕,拉丁文譯為無腳鳥。
何謂無腳?
它極弱小的爪子,使其一旦落地,就再也不能起飛。
吃飯、睡覺,都必須待在高處,這樣才能借助俯沖再次飛起來。
作為在北京生活了700多年的老街坊,鼓樓、故宮角樓、高樓的木質空隙,都是它青睐之所。
老北京對它們太熟了,管它們叫“樓燕”。
退休的動物學者,高武,每年五月,都在頤和園的廓如亭等着雨燕的到來,二十幾年了,每一次,就像在等遠道而來的老友。
他和志願者們給雨燕帶上定位儀器,發現這些習以為常地出沒于街頭巷尾的小家夥,憑借30、40克的重量,竟然越洋去到了非洲?
那可是一萬六千公裡的路程啊。
但雨燕從不負期待,每年都如約而至。
高武十二年前記錄過的那隻,如今又回來了。
浪漫吧。
哪個異地戀劇本敢這麼寫?
要知道,雨燕的壽命,平均不過十三年。
但它就是定時在同一地點,真實發生着。
可惜,好景不會長了。
因為随它們而至的,還有鳥糞污染。
建築都被裝上了防護網,但隻能暫時緩解。
長情的老街坊,一轉眼,卻成了建築物保護者的大敵。
古建築保護和雨燕的生存,真的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嗎?
同樣被視為破壞者的,還有鴛鴦。
由于城市的熱島效應,水面的冰化得比較快,它們就都聚集到城市來談戀愛了。
在大型戀愛現場,由于撒狗糧導緻的沖突,絕不少見。
但它們破壞的,不隻是單身狗心中的平靜。
被它們用作巢穴的古樹樹洞,對于古樹來說,是緻命威脅。
于是給鴛鴦做窩,就成了一些家庭的活動。
古樹脫離危險,孩子也和自然有了親密接觸。
這些街坊鄰居,還算老實的。
有一些已經悄摸摸地心懷不軌了。
北京遠郊,北口古鎮,養雞戶王申福。
最近雞舍裡總有雞神秘失蹤,隻留下一部分屍體和羽毛。
生長在鄉野,經驗老到的他順着腳印和被翻動過的泥土痕迹,找到了兇手——
豬獾。
它的洞穴就在雞舍旁邊,深邃又複雜,是由一代一代的豬獾共同打造的,最長可能有百年的曆史。
可是距離搬過來,已經相處四五年了,都沒有什麼意外,生性膽小怕事的豬獾,為何突然暴走?
突發惡行,定是有難。
王申福判斷,可能是懷孕 。
江湖救急,有何不可,況且這豬獾面貌可愛,權當寵物。
于是一天兩隻雞伺候,從此相安無事。
鋼筋水泥築成的城市,不光是人的世界,它屬于所有生活在其中的生命。
我們都被它改變,同時也尋找着共存之道——平衡。
鏡頭回到開頭那對紅隼夫婦。
紅隼崽們已經長大,準備出窩了。
熊孩子啊,難管。
早熟的就更難管了。
這不,最經不住誘惑的那隻,着迷于天空,今天就在窗台上傻傻地幻想着。
忍不住了。
走你——
急沖沖、傻愣愣地一躍而出。
結果呢?
呃……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
還沒飛出半米,就垂直降落了。
熊孩子的下場絕不好看。
你看它受傷後,被人救起的樣子。
着實被吓得不輕。
△ 下次還敢嗎!(沉默……)
你爸媽不在,Sir就要替他們訓你一句了——
這次是你走運,遇到了猛禽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員。
下次呢?
萬一遇到“壞人”,誰來救你?
這可是大城市啊。
當然,還是有些動物足夠“聰明”。
他們從不跟人類搶地盤,隻在晚上行動。
比如,遠東刺猬。
别看它這一坨怪萌的。
但可不能家養,也給不了你網紅微笑。
——它可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三有保護動物,即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态、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摘自搜狗百科)。
但這稱号,并沒有改善它們的生活條件。
每天上蹿下鑽,可愣是沒找到幾條蟲子吃。
為什麼?
因為城市裡被細心保養的,噴灑過農藥的精緻草坪,根本沒有多少昆蟲了。
再加上各種雜物,對它們來說都是障礙。
太難了。
但城市也有城市的好。
偶爾走在路上,也能天降“餡餅”。
擡頭一看,原來是圍着路燈飛累了的昆蟲掉到地上,它白白地撿了漏。
還有居民門口的雜物堆,不光可能有食物,還可以睡覺和養育孩子。
唯一危險……
第二天起來,可能就被清潔員端走了。
同樣在黑夜活動的,還有烏鴉。
它們也是被迫上“晚班”的。
摸清楚了附近垃圾填埋的運作程序,每到淩晨,郊區的填埋場就是它們的大型進食現場。
而夜晚的城市,比遠郊可溫暖了不止一點點。
伴随着昏黃溫暖的路燈,每個冬天,都可以快樂。
從前我們總以為動物,和人類對立。
但《我們的動物鄰居》卻提供了另一個角度——
它們和我們,就像我們的鄰居、室友、同事,甚至街上的陌生人。
有摩擦,有分歧,有各自需求,也有互相需要。
正如片中出現的一位創業者。
2000年,他的公司賠得一塌糊塗,工人工資得借錢來發。
最低落的一天,他來到碼頭,看見兩隻綠頭鴨在空中盤旋,擦過水面,噗通落水。
就這麼個看似平凡的景象,卻讓他重燃希望。
為什麼我記得那麼清楚啊
對生活啊和對今後啊
未來都沒有希望了
在那時候這對野鴨的飛翔
真的對我心靈是一種震撼
人沒有翅膀
你飛不起來
但是呢,人的思想不能被禁锢
動物,救了一位即将輕生的人類;
這位創業者,後來也為這些被抛棄的綠頭鴨,蓋起了屬于它們的家。
北京,已經不是以前的北京。
動物的栖息地,人類的城市,也必将交錯。
要悲觀嗎?
或許,比悲觀更有用的,是了解,是傾聽。
不同于許多紀錄片展現環境破壞的慘狀,和動物生存之不易。
《我們的動物鄰居》給我們看到,其實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在同一個世界中努力生活。
救助它們,何嘗不也是一種自救。
并不是所有的救助都工程浩大,勞民傷财。
其實平衡共處,就在我們身邊。
舉手投足,就可以讓它們更好,也讓我們更好。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