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大明宮詞》在中央電視台首播,這部由李少紅和丈夫曾念平共同執導的電視劇大膽先鋒,引領了一時的美學風潮。同性、男寵、戀父、戀母等多種禁忌之戀,展現出至情至性的氣魄;它仿若古畫般的質感,透着滿屏的神采風流,洋溢着濃烈的抒情氛圍;它對權力與愛情的浪漫戲說,滿足了觀衆對大唐盛世的另類想象。

...

《大明宮詞》以太平公主的旁白貫穿始終,以她與母親武則天之間的矛盾與諒解為主線,講述了一段凄美涼的唐代往事。即使被删減過,它的尺度之寬仍讓現在的創作者羨慕,這部禁忌之戀大全應該是很多人童年的情感啟蒙。

本劇中,坊間流傳的宮廷豔聞變成了當事人的“一往情深”。太子弘與仆人合歡的同性私情拍得蕩氣回腸,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弘一方面要成長為衆人眼中道德完美的王位繼承人,于國于家須有交代,一方面他又強烈地厭惡傳統枷鎖,表現出不容于世的憤怒和自省都很有現代意味,最終走向毀滅,在他身上,體現出了一種“哈姆雷特”式的困境。合歡的殉葬驗證了愛情的忠貞無關性别和階級。

...

唐高宗與賀蘭氏的忘年戀,唐高宗與太平的父女情,以及李隆基對姑母太平的愛慕,本劇都用一場相同的皮影戲來表現,一個扮演苦等丈夫歸來的女子,一個扮演衣錦還鄉的陌生男子,兩者都極其寂寞,渴望愛情,打情罵俏中有不少辛酸。與劇情相對,唐高宗對賀蘭氏的寵愛在武則天的監視下變得愈加苦楚,而李隆基對姑母說出“我愛您”時的亂倫感也被少年的真摯沖淡,留下了造化弄人的歎息。

...

...

《大明宮詞》裡對張易之等男寵的刻畫告訴觀衆,皇帝和妃子、女皇和男寵,隻不過是權力雙方性别的互換,可能唯一不同的是,後者牽涉的情多于欲。張易之靠美色上位,遊轉于武則天、太平、韋皇後、安樂公主等衆多女人之間,诠釋了權色交易和情感控制的本質,無所謂褒貶,隻呈現事實。相比之下,《甄嬛傳》裡通過給皇帝戴不同的綠帽子來達到女權的報複,脫不了生殖觀念的框架,倒有點小家子氣。

...

...

薛紹、武攸嗣、張易之、李隆基,還有王維和崔缇,《大明宮詞》是太平公主的情史錄,是對“長相守”這個古典愛情理想的歌頌。

一見薛紹誤終生,如果不是夾雜着那麼多愛而不得的痛苦,這段初戀也不會讓太平永生難忘,薛紹捍衛的是愛情的單一承諾,唯有毀滅才能讓他的笑容永遠明亮,形象永恒;

...

...

...

和武攸嗣的結合像是太平上一段婚姻的延續,從宮宴上初次見面,武攸嗣就陷入了為愛情铤而走險的日子,他樸實憨厚的品性溫暖着太平敏感脆弱的心靈,強行勇猛的勢頭卻違背着一個農民的自足本性,到頭來也隻是太平生命中的草莽過客;

...

與薛紹擁有同一張面孔的張易之被太平視作情人,她在他身上尋找的還是少女時期迷戀的愛情理想,如果得不到,甯可毀掉。

...

太平的這三段典型感情經曆,像一個彼此聯系呼應的圓圈,絮說着人性中的追求與失落。來自晚輩李隆基、崔缇的誓死相守,藍顔知己王維的推心置腹,都在權力的籠罩下變成了一個個甜蜜而憂傷的夢。

...

《大明宮詞》風格化的影像令人印象深刻,人物寬衣薄衫,俊美無雙,堪稱耽美絕色大賞。歸亞蕾飾演的武皇大氣沉穩,雲淡風輕,上位稱帝是時勢使然,本劇突出了她作為女性執政者的孤獨與悲涼。

...

周迅出演小太平時雖然已經25歲,但靈氣逼人,渾然天成地演繹了一個天真、憂愁和任性可愛的少女形象。陳紅版太平前期則高貴憂郁,後期慈祥中帶着果斷,十足的畫中人。

...

...

胡靜飾演少女韋氏,李冰冰是安樂公主,何琳飾演賀蘭氏,全美得毫不含糊。

...

...

...

趙文瑄一人分飾兩角,将薛紹的癡情内斂和張易之的輕浮濫情演繹得泾渭分明,他劍眉星目,眉眼如畫,笑靥明亮,氣質溫暖,連站在屏風前的側影,都格外迷人,滿足了多少觀衆對古代美男子的想象?

...

吳軍忱飾演的李隆基,目若點漆,豐臉隆鼻,望之氣韻昂然;崔缇的飾演者李愛軍眉清目秀,氣若愁胡,有點像硬漢版的邱澤;還有李弘、李旦的扮演者,都是三庭五眼極其标準的帥哥。

...

...

導演李少紅挑選演員的目光是很毒辣的,她的導演處女作《銀蛇謀殺案》讓21歲的賈宏聲嶄露頭角,《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等劇讓周迅家喻戶曉,《買辦之家》、《門》重點推出陳坤,《戀愛中的寶貝》發掘黃覺,新版《紅樓夢》捧出了于小彤、楊幂、楊洋等一衆新人。這也難怪,李少紅的影像風格,總能将演員們拍得特别美,而那些文藝氣濃重的台詞和情感,是最大的濾鏡。

...

《大明宮詞》的台詞充滿話劇風,推動劇情進展的旁白,人物内心剖析的大段獨白,以及頗具造型感的站位,都給觀衆強烈的儀式感和戲劇感,但一旦代入其中,便會被它的悲劇意識所感染。

...

...

将莎士比亞對權力與愛情的論述,馬爾克斯式的回憶方式,杜拉斯那樣滄桑睿智的口吻糅合起來,偶爾出現一些毛姆式的深刻觀察,再加上《紅樓夢》般的幻空之感,都讓《大明宮詞》顯得如此與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