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要講的故事很簡單,兩個關系交好的家庭——耀軍和麗雲、英明和海燕。兩家人在同年同月同日生下了孩子——劉星和沈浩,都是男孩,關系也由此變得更好。

豆瓣劇照
一天,沈浩拉着劉星去水庫玩,卻因為其他小夥伴的嘲笑将水中的劉星推了一把,導緻劉星最後溺水死亡。
從此兩個家庭便走上了各自的道路。劉星的父母耀軍和麗雲遷家南方,收養了一個和劉星很像的孤兒,開始背井離鄉的生活。
沈浩的母親因為自己是計生辦的主任,出于自己的工作職責讓麗雲打了二胎,從此再也不能生育而無比自責,夫妻二人日日備受煎熬。
然而即便是這樣,兩個家庭對始作俑者沈浩卻是同樣的保護。
劉星搶救不過來後,沈浩的父親英明便拿着菜刀來到耀軍家,言語激動地要讓沈浩将命賠給劉星,耀軍卻制止了他:“孩子還小,他也不是故意的。”甚至還叮囑英明:“這件事不要再在孩子面前提起,時間長,孩子自然就淡忘了。”

豆瓣劇照

豆瓣劇照
劉星的母親麗雲也是如此,英明夫婦來探望她的時候,一個勁兒地自責自己,是他們做父母的沒有管教好孩子,回去一定好好批評教育他,甚至說要狠狠揍他一頓。麗雲卻紅着眼說:“先别跟孩子說”,耀軍也說:“都是孩子,怪不得誰。”
于是兩家大人都不在孩子面前提起這件事,哪怕喪子之痛夜夜難眠,哪怕日日自責,都不曾在沈浩面前表現,兩家人都努力讓沈浩健康快樂地長大。
然而不提起,沈浩卻依然無法忘懷:“從那天起,我覺得我身體裡長了一棵樹,我長,它也跟着一起長大。我覺得它要把我撐破了。”
影片最後,不想像因為自責最後腦癌去世的母親一般,到生命盡頭都無法獲得解脫,沈浩向已經雙鬓斑白的耀軍麗雲夫婦坦白,其實是因為他,劉星才會不幸過世。
耀軍麗雲夫婦卻依然沒有責怪他,直到這時,沈浩才救贖了自己。
我們總說孩子要教要管,犯了小錯誤要改正确實簡單,成本不高,可真到了人命大事上,再來管教就為時已晚了。大人總以為遮着掩着便能如以往一般為孩子撐起天,殊不知孩子也需要一個過程,才會明白生命的重量。
故事最後,沈浩孩子出生,兩家人仍像舊時一般,沒有嫌隙地在一起說說笑笑,耀軍麗雲夫婦收養的孩子也打來電話說帶了女朋友,他們還能開啟新生活嗎?誰都不知道。
電影很好看,但我衷心希望它不會發生在現實中。

豆瓣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