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提醒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為自己字寫得比較醜,草草記錄下的東西,過幾天可能連自己都不認識了,所以之前一直不願意在紙上記下一些感想,總是記在電腦或手機上,但是現在感覺還是手寫的内容會在腦海中大緻過一遍,更有印象,于是觀看《凡妮莎女士的四季之庭》時,就邊看邊記錄。

記得看關于山本耀司的紀錄片時,他曾說過一個觀點,即比起時尚的華服,他反而更喜歡那些攝影書裡工人的衣服,當時我不理解,看到凡妮莎穿着随意的出場時,部分理解了以上的觀點。很多人都自诩熱愛藝術和時尚,但是大部分人所做的隻是去追逐潮流,消費時尚,簡而言之即買買買,快速更叠的時尚單品中承載着精緻人設,工人或者對一件衣服有着更實用目的的人卻不一樣,他們的衣服與生活本身密切相關,帶有時間的痕迹,反而更有生命力,這是使用本身。

視頻的倍速也和心境有關,看古着探店的視頻以及凡妮莎種花的時候,更适合用原來的速率,不是在走馬觀花,被輸入觀點,需要的是影片所傳遞的悠閑氛圍。生出這樣一種觀點,人的軀體和認知其實更新并不快,但是現代社會信息爆炸,造成了一種必須快速習得新知識的壓力,由于接納與實際能力的差距,造成了神經衰弱,即神經被信息過度轟炸所造成的過度興奮。所以閑下來的時候,就要徹底的閑下來,看書看電影都要慢,走路也是,吃飯也是,才算是真正的slow pace。回憶起以前放假時完美的午睡,從1點睡到5點,昏昏沉沉,不知時間為何物,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的感受了。

影片中讓人覺得新奇的地方,在于原來日本有專門修繕榻榻米的師傅,還有用發酵的澀柿汁給木凳子加防水,慢的心境也意味着用珍惜的心态對待物件,壞了去修,直到無法修好才換新的。如果一直隻是消費,暴力使用,最後扔掉再換新物件,或者一直購買,對于有些物件可能都沒有使用過,這種行為與慢的心境無法匹配,與信息爆炸類似,也是在物質中不斷更新,買與丢棄的重複,體現出使用者本人一種混亂的心境。

本來對本片的預設是類似于小森林,卻意外收獲了對主的信仰見證以及面對人生跌宕起伏的淡然态度。不是隐居于山林就沒有煩惱的童話世界,女兒的生病,丈夫的出軌,都是人生旅途中的問題,唯有禱告,抱怨那些不好的事的出現是沒有意義的,也許這就是主的試煉,要用積極的心态去看待這件事。阿正離開家庭,去追逐其他人,後來幡然醒悟回到家之後,凡妮莎說了這樣一句話“原諒,是對過去放手”,不僅是原諒需要放手,其實仔細思想一下,何事何人我們可以控制呢,隻有禱告與放手,聽憑主的心意成就。

金光菊作為城市常見的行道植物,有時候被人們過度忽視,當看到影片裡的凡妮莎說它很美,把它放在了插花之中時,突然感悟,自己陷入了一種窠臼,行道植物因為常見就不美麼?金光菊花瓣金黃,内裡烏黑,形态美麗,這麼久卻沒有認真給予它美的凝視與贊賞,追求新奇的植物,不也是一種對生活的不滿足。

快速消費時代,想要尋求入世與出世的平衡,着實不易。可能普羅大衆可以擁有的,隻是偶爾沉浸在一件事之中,體會心流,思想肆意,令被丢掉的靈魂,又坐回身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