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人生本就是

一连串的

邂逅和偶遇

——《十三游》

...

文丨旧故麻袋

白色衬衣、黑色西装、牛仔裤、凌乱的卷发、质疑一切的眼神,这些都是许知远人物特征的关键词。

谈论许知远,一定绕不开他的《十三邀》、他的单向街,他的文化人气质和他对这个时代的疏离感。


和“矮大紧”高晓松一样,“文青”这个词,一直都是许知远抹不去的标签,他们都有着文青特有的傲气,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许知远不及高晓松活得通透,在这个他自认是“无序的时代”,对任何人和事都保持一种审视和质疑。

...

高晓松对这个时代是包容和妥协的,从《晓说》到《奇葩说》,完成了质的蜕变。而许知远,无论大众对《十三邀》的嘲讽声有多重,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尴尬也好,不安也罢,他把自己当作靶子,坚守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


有一段时间,被“尴尬”包围的许知远,是不被人理解的,甚至是被讨厌的。这种感受在他采访完俞飞鸿之后,达到了顶峰。


许知远面对俞飞鸿时不安和局促的细枝末节,被镜头一一记录,仔细看完那段采访,深感俞飞鸿情商之高,对各种提问,回答的滴水不漏,连表情管理都十分高级,全方位碾压总想让俞飞鸿放下戒备的许知远,其实在那期《十三邀》里,真正该放下戒备的应是许知远本人。

...

当然,在被许知远采访的众多名人中,俞飞鸿式的尴尬并不是特例,之后在采访马东和李诞时,也产生过相似的尴尬,他总寄希望在采访中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无奈中节节败退。

...

但这些尴尬,并不妨碍《十三邀》这档节目的优质,作为一档定位高端、引人深思的访谈节目,它仍是不可多得的存在。


《十三邀》打破了传统新闻采访的中立态度,以“许知远式”的发问,带着“偏见”的观点表达,让人对现实生活产生积极反思。

...

本以为今年上半年能等来《十三邀》第五季,没想到等来的却是《十三邀》原班团队打造的新节目《十三游》。

...

《十三游》游哪里呢?是大家都不陌生的岛国日本。许知远试图用不同的视角来观察这个国家,通过偶遇日本的历史和当下,思考东亚文化的处境。

和预期不同的是,《十三游》里的许知远一改锋芒尖酸的提问模式,变得温情脉脉起来,这样的许知远多了几分普通人的接地气,甚至你还会觉得这样的他有点可爱,至少不会让你觉得尴尬了,也不再是那个每句话里都充满槽点的“文青许知远”了,更像一个主持人,更像是一场采访,而非辩论。

...

...

在《十三游》里,许知远更像是一个学者,虚心倾听,看了他对吉冈里帆的采访,发觉,他变了!

...

喜欢日剧的朋友对吉冈里帆应该都不陌生,她出演过话题剧《宽松世代又如何》、热门剧《四重奏》,称得上是日本酒窝美女里最有气质的一个。

...

许知远从演员到家庭、时代、梦想、自由、信念、中国文化、日本文化等方面与吉冈里帆做了探讨,两人可以说是相谈甚欢。

...

虽然彼此之间因为国籍不同、文化不同、三观不同、际遇不同,多少还是有些距离感,但那个恰到好处的分寸,许知远把握住了,偶尔还会和吉冈里帆开几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

...

...

临近尾声,许知远还邀请吉冈里帆到中国旅行,推荐了杭州和苏州,最后两人在樱花树下告别。

...

一整段采访看下来,没了《十三邀》时的急躁和忐忑,也没了面对某些问题时相看两无言的空白,《十三游》用两个字概括就是:舒服。

...

你能静下心听他们之间的对白,你能看到被采访者的真诚,也能看到采访者的友善,剑拔弩张的架势被轻松愉悦的时光取代,不禁发出感叹:许知远变柔软了!

...

这样的“柔软”,并非是坏事,大家和和气气的把节目做下来,观众才更有耐心去认真听、认真看,否则大部分人都冲着槽点去了,谁还关注采访所要传递的内容。

最喜欢《十三游》海报文案的其中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靠理解他人,来理解自己。其实遇见一种新事物、邂逅一段新旅程、听闻一个新故事······都是人生的不同组成,人也是一样,理解周遭,理解他人,最后才能理解自己。

...

许知远不尬了,或许是他对这个时代最大程度的柔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