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奈良是日本的一個縣,對生活在中國東北的陳奶奶而言,是特别陌生遙遠的存在,但在76歲高齡時,陳奶奶卻遠赴異國他鄉,克服身體、經濟、語言等困難,踏上了奈良的土地。是因為她莫名熱愛這方異土嗎?當然不是,因為陳奶奶的女兒在奈良,她尋親來了。明明是第一次到奈良為什麼叫《又見奈良》?一個“又”字,非常微妙,雖然第一次到奈良,但女兒信封上的通訊地址是奈良,女兒在哪裡,母親的心也一定在哪裡,母親在心裡不知道已經夢回奈良多少次了!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因為一個人,想念一座城。“又見奈良”,其實是又見女兒!

《又見奈良》的劇情非常簡單,像一篇清淡的散文,既不吟風弄月,又不濃墨重彩,但它樸實無華,深入人心。

影片一開始就講訴陳奶奶去異國他鄉的奈良是為了尋找自己失散多年的養女陳麗華,我一直以為陳麗華是這部片子的主角,可直到影片結束,陳麗華卻一直未曾露面,我才幡然醒悟,陳麗華隻是影片的一個線索,萬裡尋親的普通婦女、普通母親陳奶奶才是影片的主角。

陳麗華是中日戰争遺孤,日本戰敗後,親人撤回,陳麗華被遺留在中國,毫無血緣關系的陳奶奶收留養育了陳麗華,随着中日建交關系暢通,許多日本遺孤回國認親,陳麗華也是其中之一。多年後,不知何故母女倆書信聯系中斷,陳奶奶非常想念牽挂養女陳麗華,于是踏上了漫漫尋親路。

陳麗華是衆多日本遺孤中的一員,他們是日本侵華戰争受害者的一部分,被親生父母遺棄,被自己的國家遺棄。陳奶奶是衆多扶養日本遺孤養父母中的一員,他們身懷民族大義,對待敵人的孩子包容,疼惜,他們以德報怨,尊重生命。也許這些養育遺孤的群衆說不出這樣的話,但他們就是高尚的大愛的,滿懷人道主義精神的我們中華民族的普通父母。

我以為的主角陳麗華從未出場,但随着陳奶奶的腳步踏遍奈良,随着陳奶奶訪遍陳麗華在日本曾經的房東、曾經的老闆、曾經的朋友,觀衆可以深深感受到陳麗華在日本生活的有多麼艱辛不易。陳麗華回到日本并沒有受到良好的接納,在日本人眼裡她是中國人,日本一部分人對中國人懷有天然的敵意,雖然他們才是曾經侵略中國的強盜。陳麗華回到日本居無定所,幹着最底層的辛苦工作,收入微薄,還被懷疑偷盜,不得不離開。後來又到山裡,管理山林的是一個聾啞人,陳麗華和這個聾啞人相處的不錯,沒有交流障礙,他們成了朋友。豈不知聾啞人也是日本遺孤,他們能相處融洽,是因為他們都帶有中國習慣,中國符号。

戰争遺孤,是一個特殊群體。世界上許多災難都會帶來特殊群體,比如地震孤兒、洪水孤兒、瘟疫孤兒等等。但這些苦難是我們人類無法阻止,無法控制的。而唯有戰争帶來的苦難,是人類自作自受,是主動挑起侵略、主動挑起争端的人的罪惡。戰争遺孤就是戰争罪惡直接的證據之一。

戰争過去,毀壞的街道可以修整,倒塌的房屋可以重建,燒毀的樹木可以重新長出來,而戰争帶給普通人的傷害卻曆久彌新成為一生之殇。和陳麗華一樣的特殊人群,注定他們的人生會比我們普通人的人生更艱難險阻。

《又見奈良》整個影片沒有描寫戰争和傷害,沒有一句控訴的話語,甚至全部是溫情的描寫手法:奈良的街道很安靜;山裡的植被郁郁蔥蔥;鄉村景色靜谧宜人;小澤隔三差五翹班陪伴陳奶奶到處尋訪;退休警察一雄拜托各種關系幫助陳奶奶;還有招待陳奶奶吃餃子聽京劇的東北夫婦,這些普通人都友愛靠譜,但是透過眼前的平靜,一層層剝絲抽繭就能找到陳麗華悲劇的原因,是什麼讓她留在中國、為什麼又和養母失去了聯系、陳奶奶為何漂洋過海來尋親?是什麼讓簡單的母女情變得如此艱難?

和陳麗華一樣生活艱難的遺孤絕非她一人,在廢舊車場勞作的小澤爸爸的朋友、聾啞人、東北夫婦、甚至遺孤二代小澤生活也絕非輕松,她是廉價勞碌的打工人,被日本男友父母拆散愛情,就因為小澤是中國人而遭到男方家長的強烈反對……

影片的結尾,陳奶奶和小澤、一雄還在尋親的路上,鄧麗君的經典旋律響起來:

Good-bye My love

我的愛人 再見

Good-bye My love

相見不知哪一天……

起初覺得結尾有些倉促,有點遺憾,細品發現這是個特别美妙的結尾,令人遐思無限……

個人認為影片高明之處,用了一種“靜水深流”的表現手法,平靜地講訴尋親的過程,既沒有特别的渲染和抒情,也有沒大的情感起伏,貌似講的母愛,但你品,你細品能看到很多很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