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你無法想象生活在1968年的人在影院觀看《2001太空漫遊》被徹底震撼的情形,因為即使50年後再看這部電影,也并不覺得陳舊,雖然早已過了2001年。

影片1968年上映時人類還沒有完成登月,阿姆斯特朗第一次踏足月球要在一年以後,也就是1969年。

庫布裡克這部電影被奉為科幻片的經典,被認為奠定了科幻片的基本框架,是神作中的神作。雖然有小說原作為依托,但如何呈現、如何拍攝、如何造型都是極大的挑戰。

宇航員在太空的失重狀态怎麼呈現?月球的樣子怎麼呈現?畢竟那時人類隻能通過望遠鏡觀察月球。一系列難題都是第一次,在影視界,第一次有導演将太空置于鏡頭之下,并呈現在人眼之前。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令剪刀震驚且印象深刻的有如下三點:

其一,石碑出現後,猿如獲昭示,學會了使用骨頭為工具,開啟了人類智能的演化。使用工具的力量是超級震撼的,一個拿着巨大腿骨的猿,并用骨頭砸向别的動物時,️一種本質的轉變發生了。小說和影片中的設定是石碑中的一束光開啟了人類祖先的智慧,不過在真實的進化史中,剪刀君更願意相信就是偶然間的發現,偶然的火花,點燃了人類的智慧之光。

其二,登臨月球。如果你是1968年看這部電影,估計會被震撼得無法言語。航天飛船遨遊太空時,每一個小的細節都是當年的觀衆未曾目睹過的場景。比如,失重行走,失重懸浮在空中的筆,還有視頻電話。特别是視頻電話,在那個年代僅僅是一種想象而已,如今這一想象已經成為現實,而且與影片中呈現的樣子相差無幾。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三,人工智能,也就影片中的電腦哈爾9000。我們今天對人工智能已經見怪不怪,但在1960年代,電腦超級智能,想象中的超級智能已經又了獨立意識。

因為影片中前往木星航程,人類宇航員都有返回保障,而隻有哈爾9000這台電腦沒有,任務完成後會被抛棄。關鍵是此次任務的真正目的,及所有應急處置信息,哈爾是唯一知情者。這就決定了,他有超越人類的決定權。

從哈爾的角度考慮,把它當作一個人來思考:我哈爾9000都這麼厲害了,不僅知道所有一切,還可以不知疲倦的工作,不像人類隻兩個人醒着,另外三個宇航員則在休眠倉中。但所有人類都有返回程序安排,哈爾沒有。但哈爾不想死,既然它知曉全部信息,它果斷采取了行動。

通過謊報通訊零件損壞,讓醒着的人類宇航員鮑曼和普爾去檢查。兩人檢查後未發現故障,覺得哈爾9000錯了,但哈爾從來沒有錯過。這引起了鮑曼和普爾的懷疑,在一密封的太空倉中兩人商量将哈爾關機,哈爾雖然聽不到兩人交談的聲音,但他從唇語得知兩人的意圖。于是,先下手為強,在普爾出飛船安裝通訊元件時,操控機械設備切段了普爾呼吸管,普爾飄向太空,就此殒命。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鮑曼開着小型太空倉去救普爾,未能成功,返回時,哈爾拒絕鮑曼返回飛船,緊急時刻鮑曼強行用機械臂打開艙門返回飛船。他來到控制哈爾的中控室,一間類似于機房的所在,将控制哈爾的存儲硬盤一塊一塊的拔出,最後終于哈爾物理關機。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後面是一段非常難理解的影像呈現。鮑曼駕駛小型太空倉飛到出現在木衛二的石碑上,一道光穿透太空倉,經曆了類似射線般得穿梭,将鮑曼帶到了一個類似酒店的房間。鮑曼出太空倉,在冰箱中找了些吃的進餐,換面跳躍轉換,鮑曼成了一個蒼老的耄耋老人,躺在床上,一塊黑色石碑出現在房間,又是一道光,鮑曼成了另一種生命存在,成為了地球的保護者。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小說太空漫遊系列有四部,影片隻拍到第一部完結。接下來在《2010太空漫遊》中鮑曼的故事還将繼續。

關于這部電影有太多更為詳細的解讀,這裡就不再贅述了。寫下些許文字,隻是想向這部電影緻敬,在半個世紀之前就開闊了普通人類的眼界,讓我們得以一窺太空的樣貌。

也正是因為有了這部電影在拍攝技藝上的開創性突破,才有了後來科幻電影的光怪陸離和異彩紛呈。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