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缺毋濫。

是Sir一句真心勸告。

如果全國的電影院被凍結在大年三十,至今無任何新片上映,前程未明。

個别院線電影改弦更張,換視頻平台播放。

那就意味着允許劣币驅逐良币?

來都來了?有得看就不錯了?

比如于正的新片——

 《紫禁城裡的小食光》

...

先聲明,這并不是一部正兒八經的“電影”。

而是于正為自己參加的節目《演技派》拍的“大電影”。

聚集所有節目中走出的新演員,加上嘉賓之一的張靜初助陣,潦草上線的衍生品。

《演技派》。

再聽這檔節目,怕是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去年第四季度,于正信誓旦旦張羅的演員選拔秀,号稱要端出全部由新人擔當的作品。

正月十五,它上線了,被稱為“宮廷版深夜食堂”。

評論區有一句:

劇情果然很于正

...

太含蓄了。

Sir幫你們說完整了,就是“死性不改”的意思吧。

01

又見莫蘭迪

去年年底,面對姜思達的采訪,于正放話:

“我覺得沒有什麼能打倒我。”

...

所以,原以為他會争一口氣,就用這些新人做個牛批的作品。

...

結果呢,從項目籌備開始就透着“雞賊”勁兒:

經過試鏡,選出幾位演員進行演技指導和參演,這新片正是由節目中的影視習作剪輯而成。

所謂于正執筆創作,不過是看“圖”說話,呵呵。

有一種“糊弄”是很精緻的,有欺騙性的。

又到了一年裡,宮中最忙碌的時候。

廚房裡,煎炒烹炸,一條肥魚正準備下鍋。

...

...

後宮内,娘娘們最愛在酷暑天,吃一碗冰果子。

...

對于宮中人來說,更深的誘惑還在禦膳房中。

蘇造肉,選用上等的五花肉,炖得軟爛,吃起來有股山裡紅的甜香。

...

的确誘人。

就像有人因為《延禧攻略》的美術而給作品加分,也能理解。

并且這份精緻(造價)也成為于正反駁有關劇情、人設質疑的底氣。

...

看新作部分鏡頭。

首先是複制“成功”,延續了延禧的莫蘭迪色系,繼續喚醒部分粉絲的好感。

...

...

...

服化道在國産劇裡不算差。

然後突出本作的“賣點”,美食。

倘若真的來自“舌尖上的宮廷”,确實不失為“禁足”日子裡一道精緻小食。

Sir剛剛寫過《沸騰吧火鍋》,肯定這類影像作品的療愈效果。

但是,一旦以完整作品去考量。

于正就還是那個于正。

02

失效的小聰明

部分經得起看的鏡頭,整體看不下去的劇情。

老套路了。

本片講述的是主人公景娴格格和張東官經曆了重重困難,在幫助了宮中一衆人等解決了難題後,終成眷屬的故事。

剛剛被美食鏡頭摩挲得有些舒适,想不到接下來的劇情,就一路向狗血奔去。

狗血的“志氣”在于承認自己。

而更可怕的就是:被精緻包裹的狗血虛張聲勢。

就像“皇帝的新裝”,認真點看了的都知道。

這“小食光”真是“小時代”的同字輩。

邏輯不通,假裝有故事。

就拿第一個故事來說。

婉貞格格,愛吃,立志減肥。

...

原因是她暗戀三阿哥。

???

理論上來說,格格難道不是清朝皇帝的女兒、阿哥的姐姐or妹妹?

...

行吧,某一時期貝勒或親王的女兒,也可以稱為“格格”。

可一個旗人格格又張口閉口“我們關外”如何如何。

我們也隻能認為,這是個整天在宮裡晃悠的蒙古貝勒的女兒了。

...

總之,你也别細琢磨,認真你就輸了。

侍衛毓泰暗戀格格,在他眼裡,格格雖胖了點,可好在心地善良。

就是這個他口中善良的格格,因為自己貪嘴吃胖,就把廚子打了個半死。

編劇你出來一下,這算哪門子善良?

...

一個胖妞的“飯.禱.愛”,活生生變成心靈扭曲的“有病”直播。

于正左右開弓,糟蹋了美食,也糟蹋了“愛情”。

第二個故事,更邪乎,魔爪伸向“推理”元素。

一日,宮女敏慧抓包一小太監把皇後首飾私運出宮。

敏慧懷疑此事與太監總管,德忠公公有關。

緊接着,德忠公公就在她家中搜出皇後物件,把她貶到禦膳房做苦工。

...

你以為要開始查案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皇上看到敏慧雕的冰碗,誇她聰慧。

當下決定讓她重回儲秀宮。

敢情因為她聰明,就斷定她不會偷東西。

至于這是什麼邏輯,你也别問。

問就是沒邏輯。

經過張東官的調解,敏慧才知道,原來德忠公公也有難處,皇後遵從皇上的意思例行節儉,隻好托德忠将珠寶送到宮外變賣,獲得補貼。

敏慧和德忠就此和解。

等等,請問編劇你還記得敏慧被誣陷這事兒嗎?

誰幹的,不打算給個交代嗎?

這是拿觀衆當傻子啊。

...

建立在收割流量動機上的“小聰明”,隻能成為笑柄。

03

精緻的糊弄

如果說以上故事,隻是于正貪多嚼不爛,希望最大面積地滿足各種“食客”口味。

到了景娴格格與張東官這一對主線情侶,則暴露了更大的問題,這鍋湯的湯底就是“壞”掉的:

人設套路,假裝有弧光。

這兩個角色,實在太想當然了,以至于他們的性格和成長變化,全都缺少過程。

就拿女主來說。

景娴格格是皇後的義女,是一個堅強且深情的人物。

...

如何表現她的“剛”呢?

新婚之夜,新娘上來直接嗆聲,對自己的夫君長述将軍說,自己早有意中人,并撂下狠話——

給你兩個選擇,要麼告發我,但關乎皇家顔面,量你也不敢。

要麼你硬上弓,老娘就去皇後那誣陷你,咱們誰也别想安甯。

...

一口一個“以我睚眦必報的性格”,分分鐘尬穿地心。

Sir隻想問這位格格,是誰給你的勇氣,魏璎珞嗎?

大型偷懶。

病毒式複制魏璎珞的“成功”,還省去了起碼的“成長”過程。

上來就撕,激情演說,時長1分鐘的嘴皮子翕動。

...

...

景娴的意中人,便是宮裡禦廚張東官。

兩人在少年時,便情投意合,無奈礙于家世身份,被景娴的母親拆散。

将軍戰死後,景娴寡居多年,還是忘不了舊情人。

如何表現她的深情?

一日,禦膳房走水。

景娴來到禦膳房,看到滿院火勢,毫不驚訝,臉上表情甚至可以用心如止水來形容。

...

隻見她眉目含情,目光追随着救火的張東官。

格格啊,這地方着火了,咱們談戀愛也得分場合啊。

...

格格是個高冷臉戀愛腦,而另一邊我們的男主張東官,則在忙着到處發“好人卡”,堪比宮中的民事調解員。

身為禦膳房禦廚,幫侍衛追格格,幫宮女與太監和解,還幫詐死的将軍偷秘籍。

唯獨對自己的感情問題,就是不上心。

面對景娴,總是一張冷臉,絲毫看不出感情。

...

當年景娴受額娘威脅,為了保住張東官的仕途,她忍痛與他分手。

因此兩人間,始終有隔閡。

但他們的和好,卻十分想當然。

景娴來到張東官家拜訪,才知道他努力研究菜式,都是為了進宮遇到她。

兩人遂和好。

...

看到這,Sir已經徹底放棄邏輯了。

是什麼契機,讓張東官決定承認自己心意。

反正Sir是沒看出來,估計編劇自己也不知道。

可能是應了傳說中那句——

“我用盡一生一世來将你供養”吧。

...

人物與劇情根本就是不匹配,還硬擰在一起。

導緻這種古怪觀感的原因就在于:

于正過于自信自己的編劇身份,哪怕就是綜藝節目的表演片段,我特麼也能攢成下一部“延禧攻略”。

皇帝赤裸裸,眉飛色舞。

殊不知真實的情況是,劇本的角色智商低弱,故事質量低端。

就算是雙低,也不能完成融合。

為了拆散而拆散,為了和好而和好。

張東官和景娴這對小情侶,每當遇到難題,沒進展怎麼辦?

撸袖子做飯。

畢竟,沒什麼是一頓吃解決不了的。

...

看截圖,也确實精緻。

概括的說,這部作品的包裝是《延禧攻略》+國産版《深夜食堂》的濃縮版。

但,隻有濃縮,不見精華。

被黏合的隻是被流量沖刷出來的渣滓。

更讓Sir感歎的是:

“爆款”的誘惑,讓創作者的心态越發偏激。

從頭“剛”到尾、脾氣不太好的女主角,熟悉嗎?

...

...

少年時的情窦初開,這場景也挺似曾相識?

...

...

無數于正“緻敬”于正的影子。

客觀上,如果這部“小食光”講清楚,就是作為《演技派》的番外篇,隻是為了讓觀衆檢閱一下,導師張靜初受點累,帶着新人提交畢業設計。

倒無妨,娛樂節目而已。

可它将節目中的片段剪輯,挂着電影的名,在播放平台上線。

Sir忍不了。

這部作品到底隻是為了滿足既有的綜藝節目粉絲?還是想“忽悠”更多對電影二字還有要求的觀衆?

或者,主創們根本對此無所謂?

糊弄、輕率、功利,已經是莫蘭迪下的底色。

這種創作心态一而再,再而三地制造精緻的“騙局”。

侮辱觀衆的智商,更玷污“電影”應有的品質。

尤其此刻。

Sir無法接受這樣的暗度陳倉。

電影院關門, 影片上映全部滞後,多家影視公司資金、制作告急……

越是如此。

我們更應該捍衛電影院的存在,院線電影的“金線”。

為的就是不讓“糊弄”、“對付”成為與疫情呼應的“不可抗力”。

不然,他日萬物複蘇時。

爛片泛濫,也是Sir最不希望看到的後遺症之一。

...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