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 講述賈府三小姐賈探春,一位雖為庶出、但具有鳳姐管理才能和政治才能的女性角色。

...

賈探春

探春,是賈政和原為奴婢後升做姨娘的趙姨娘所生的女兒,與寶玉屬于同父異母,還有個同胞弟弟賈環。

因為探春屬于庶出,趙姨娘和賈環又經常惹是生非,到處樹敵,因而探春在賈府地位與寶玉惜春等相比有所降低。

...

賈探春

幸得賈母喜愛孫女,将三春都帶在身邊,用心培養,再加上探春明事理、懂人情,連王夫人也将她與寶玉等同視之。

探春是海棠詩社的創始人,雖然文采不及寶钗黛玉,卻也才情出衆,别号蕉下客,居于秋爽齋中,連黛玉的潇湘妃子稱号也是探春所賜。

三春性格各有特色,迎春性格軟弱,惜春高冷孤僻,而探春精明懂事理,遇事不怕事。

在抄檢大觀園一回中,王熙鳳和周瑞家的都不敢和探春硬碰硬,唯有王善保家的不怕死,連探春身上也要翻一下,探春直接給了一個耳光,震懾到了在場的所有人。

面對奴才的以下犯上,迎春選擇默默忍受,惜春選擇作壁上觀,而探春選擇迎頭痛擊,表現出了主子的風範和管理才能。

探春也由抄檢大觀園一事中看出賈府百足之蟲,大勢不保,自己人殺自己人的狀态,深感賈府大廈将傾,一幫“妖魔鬼怪”出來橫生事端。

...

賈探春

在王熙鳳卧病在床的階段,賈府的管理權交到了探春手上,底下人便想趁機搗亂,唆使趙姨娘就探春舅舅喪禮費和襲人的娘喪禮費一事前去理論。

探春并不為所動,反而幫理不幫親,給了襲人的娘的喪禮費要高于自己親舅舅的喪禮費,如此這番操作,讓外人覺得探春因為襲人是王夫人的親信,所以偏愛襲人疏遠自己的親娘,有親近王夫人遠離生母的嫌疑。

其實這在當時封建朝代是合情合理的,親養母疏生母,而且趙姨娘在探春管理賈府期間非但不給予支持,反而和底下人沆瀣一氣,串通給探春難堪,還好探春精明能幹,并不因為趙姨娘是自己的生母而有所偏袒,一切都為了賈家更好的發展而實施,頗有政治才能。

...

賈探春

探春诨号是“玫瑰花”,美麗熱情,但是也帶有刺,當受到外界的不友好對待時,便會保護自己,積極對抗。

據張愛玲考證探春最後的結局是被封了杏元公主,遠嫁藩王進行和親,從此與家人天各一方,骨肉分離。

...

賈探春

“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莫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命,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