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飄飄在微博上看到一條新聞——

莫文蔚宣布不再辦大型巡演

...

她給自己人生下半場的任務是,做出屬于華人的歌舞劇。

歌迷在一片哀嚎之聲中送上祝福。

老實說,遺憾一定是有的。

她的演唱會,錯過實在可惜。

舞美、音響、視頻、服裝,無一不是精心準備。

當然,最耀眼的,還當屬她美到極緻的表演。

...

看這身材,你能想象她再過兩天就49歲了嗎?

最近在減肥吃草的飄飄,酸得十裡飄香。

但話說回來,莫文蔚做出這個決定,也不意外。

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自由灑脫的人。

...

你可能沒有粉過莫文蔚,但你不會沒有聽過她的歌。

江一燕說,每個人都在莫文蔚歌裡戀愛過。

這話不假。

愛而不得,你體會到“他不愛我,盡管如此,他還是赢走了我的心”的無力。

異地相隔,你遺憾于“千山萬水沿路風景有多美,也比不上在你身邊徘徊”的孤獨。

懵懂暧昧,你執着在“不停揣測你的心裡,可有我姓名”的不安。

暗戀無果,你接受了“也許放棄,才能靠近你,不再見你,你才會把我記起”的放手。

從1993年第一張專輯《karen莫文蔚》以來,莫文蔚已經唱了26年。

她不是vocal型歌手,唱功機能并不強悍。

但她語感一流,每首歌經她一唱,都是帶着表情的。

或張揚,或纏綿,或自憐,或從容。

這個“表情”,說白了,就是“辨識度”。

那種時而沉悶、時而輕靈的咬字,她演繹得渾然天成,不古怪也不突兀。

這種能力,讓她在駕馭那些風格極強的音樂人的作品時,也能借力打力,揉碎重組,化成自己的風格。

這首歌是周傑倫作曲,但飄飄不看歌詞本的話,完全猜不出來

這也是她為什麼在90年代天後輩出的環境,仍能在歌壇站穩一席之地的絕殺武器。

像王菲、張惠妹這樣的音色派和技巧派,如果下功夫去模仿,多少能學來幾分。

但莫文蔚不一樣。

她的歌,隻能她唱。

你越是要模仿她,就離得越遠。

打個比方,飄飄覺得莫文蔚唱歌就像周迅演戲,她們的聲音和形象已然融為一體。

所以周迅如果演戲配音,一定會出戲。莫文蔚的歌交由他人演唱,也會欠缺幾分味道。

“你還記得嗎?記憶的炎夏”,看到這句歌詞,腦袋裡就已經響起她那克制、冷冽的口吻。

...

對,“口吻”。

她唱歌,是娓娓道來的。

縱沒有聲嘶力竭,卻把人聽得蕩氣回腸。

難怪華少誇她:她的歌,就像電影一樣。

充滿故事感。

...

...

身懷老天爺賞飯的天賦和追求自由的天性,莫文蔚當然有底氣放開了玩兒。

星光、滾石、索尼、環球,每到一家唱片公司,她都能挖掘出不同的音樂形象。

如她所說:一定要做和别人不一樣的東西,才好玩。

...

她在商業櫃台販賣藝術,把藝術舞台搬上市場,而且非常成功:

她曾兩度獲得台灣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

...

還在無人看好之時,背水一戰拿下分量最重的最佳國語演唱專輯。

...

主流審美之外的東西,她也愛玩,而且駕馭得風生水起。

1996年的《全身》,她便涉足了前衛迷幻的trip-hop曲風,整專彌漫着朦胧潮濕的氛圍,另類大膽。

2001年的《一朵金花》,她和伍佰、林夕搭手,把電子、搖滾、funk統統嘗試了一遍,更加劍走偏鋒。

兩張專輯被鐵粉公認是音樂質量最高的神專,可惜它們實驗性太強,銷量都非常慘淡。

...

但這毫不影響她再滿懷熱情地投入下一個未知的階段。

她的活力,好像取之不竭。

莫文蔚這二十多年攢下的大熱情歌,數都數不過來,但她不靠老本圈地,仍然保持着探索的勁頭。

2016年參加綜藝《我們來了》,嘉賓們被要求學習昆曲,還要當衆獻唱。

這個任務非常艱巨,但她學得興緻勃勃,登台時唱得有模有樣。

...

事後她說,哪怕以後可能沒機會唱,但這份學習經驗非常寶貴。

...

果然,半年之後的舞台上,她那首《We Don't Talk Anymore》,就将昆曲唱段和歐美hit曲搭在一起。

你可能會很喜歡,可能會很讨厭,但不會不驚訝。

...

飄飄嘴拙,在此搬運一下樂評人耳帝對這首歌的誇贊。

隻有時代包羅萬象的氣量

才能受得住如此與衆不同的嫁接

...

她的舞台表現,是可以被稱為“逸品”的。

...

飄飄看莫文蔚的節目或采訪,最深的印象,便是她洋洋灑灑地開心。

笑容時刻挂在臉上,聊high的時候,語調都要揚到天上去。

...

據說,某次采訪,一位記者說:雖然你長相普通,但……

莫文蔚打斷他:對不起,我認為我長得非常漂亮。

她的舉手投足,都透着見過世面的聰慧和自如,毫不扭捏。

哪怕釋放性感,也是生動靈性,大方落落。

...

正是借着這股自信,她在演戲的時候,從不介意扮醜。

她趕上了港片黃金時代的末班車,在90年代後期塑造了不少經典角色。

商業片如《喜劇之王》《回魂夜》,文藝片如《堕落天使》《心動》,她在其中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多數觀衆對她演的白晶晶念念不忘。

...

但她最喜歡的,還是《食神》裡那個善良仗義、一口龅牙的火雞姐。

...

因為這個角色,很難得。

其他女演員避之不得的形象,她毫不猶豫接下。

因為首先這樣的一個機會

這樣的角色真的很少

對于任何一個演員

如果他願意去接受這樣的一個嘗試的話

都會有突破

那在我早期的時候已經有這樣的機會

我覺得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情

我就 哇 我都開心死了

...

飄飄一直覺得,火雞姐愛得太卑微。

喜歡史蒂芬·周,為他徒手擋刀、幫他東山再起。為了讓他畫一顆心,從香港追到大陸。

付出了那麼多,換來的隻是冰冷的拒絕。

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沒有的,就算你為我擋20刀也沒用

...

即使自尊都快被踩在腳下,卻還不忘在危難關頭替心上人擋子彈。

就連莫文蔚自己也說,她做不到火雞姐這麼偉大。

她對愛情的理解,是“不勉強”。

...

...

莫文蔚的愛情觀,和她本人灑脫的性格如出一轍。

相愛之時,雙方毫無保留,悉心投入。

緣分已盡,那便一别兩寬,各自安好。

她不和自己較勁。

...

和馮德倫相愛9年,全世界都以為他們會修成正果,卻還是沒能走到最後。

分手之後,她有段時間一直被輿論擺在“被出軌”的一邊。

再配上這條傳得人盡皆知的新聞——

馮德倫和徐若瑄公開戀情的當晚,莫文蔚哭着唱完《他不愛我》

...

活脫脫把她塑造成一個楚楚可憐、為情所傷的女人。

但,這條新聞完全就是假的。

1. 馮德倫從未和徐若瑄官宣。所謂的“公開”,不過是兩人在電影發布會上擁抱。

...

2. 莫文蔚唱到哽咽的《他不愛我》,根本不是發生在“馮徐二人公開戀情的當晚”,而是她在2000年的演唱片段。卻被媒體移花接木,說成9年後的分手絕唱。

...

這個眼淚,和馮德倫毫無關聯。

那個被輿論硬造出來的黯然神傷、垂影自憐的人,不是她。

相反,她從未站在道德高點消費這段感情,從未展示過對前任埋怨、留戀的情緒。

反倒在馮德倫被輿論裹挾時,她勇敢為他澄清。

...

馮德倫和舒淇結婚時,她大方送上祝福。

...

被問到是否還會和馮德倫合作時,她想都沒想,就說“當然啦,說不定”。

...

她灑脫得像一隻把線攥在自己手裡的風筝,任自己意願,想飛去哪就飛去哪。

甚至,連步入婚姻,都是這樣潇灑。

2011年,她和17歲相識的初戀男友完成了婚約。

年過不惑,卻能再度牽手少年時的戀人,如此性情,唯有莫文蔚。

...

回過頭再看她1997年發行的那張《做自己》,會發現,她真是一以貫之地執行。

唱歌、演戲、戀愛、生子觀。

每一項内容,都并非始于大衆預期的目光。

但都是她心之所向,行之所至。

我們老說“做自己”,卻總缺少邁出最後一步的勇氣。

可能你想去北上廣闖闖,但被高昂的生活成本吓退了腳步。

可能你真的還不想結婚,但抵不過父母三番五次的催促。

可能你受夠了眼前的工作,但實在無力去追求遠方的夢想。

社會輿論、經濟壓力、家庭責任,每一方力量,都在相互拉扯。

提醒你不能“越界”。

提醒你,做一個安靜的、本分的、從衆的人。

所以飄飄羨慕莫文蔚,能活得那麼熱烈。

某期節目,主持人請她對20年後的自己說句話。

她說,希望20年後的自己,還能像現在這麼開心。

...

所以,做歌舞劇能讓她開心,那就放手去做咯。

這個天生熱愛舞台的人,總有自己的辦法,散發這該死又迷人的魅力。

最後,祝她49歲生日快樂。

對她人生的下半場,我還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