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童年idol。
你可能會快使用雙節棍,也可能在胸部口比劃一個郭富城。
但有個idol,被我們忘記好久了。
曾經天天守在電視機前,等待他的新作。
雖然不會唱跳,顔值普通,但靠一雙神奇的手足以圈粉。
他有三樣寶——
廢紙闆、舊報紙、白乳膠。
沒錯,他就是尼爾叔叔(尼爾·布坎南)。
一個名字縮寫都是NB的男人。
請自行腦補神龍俱樂部主題曲。
搬好你的小闆凳。
下面讓主持人登場——
《藝術創想》
Art Attack
豆瓣9.7分,前後兩季90集,一火就是18年。
小時候最羨慕他的是兩點:
一是那雙無所不能的巧手。
二是“媽見打”的白乳膠用量。
以至于曾經最大的人生夢想就是,能夠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白乳膠。白乳膠之于尼爾大叔,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注入靈魂”。
小時候還不懂何為藝術的我們,已經通過《藝術創想》,完成了第一次觸電的啟蒙。
看似簡單。
實則你一次也沒做成過。
實則包含了太多令人歎服的門道。
小時候看了《藝術創想》,最容易産生的就是一種“我會了,我會了”的錯覺。
一雙手,可以在日常之中造出一個小宇宙。
長大了重看《藝術創想》,你會更清晰地發覺,這是兒童節目,但還真不是一檔哄小孩子的節目。
相反,它可看度極高,即使是成年人來看也不會覺得弱智無聊。
一期節目二三十分鐘,幹貨滿滿。
尼爾叔叔總像打仗一樣從頭做到尾。
或利用鏡子,或雙手齊下。
兩三種小手工。
當然還有他最出名的大型“拼盤”。
長大後去了美術館才隻知道,這叫藝術裝置啊。
廢布和舊紙能能組合成篝火和煙花。
一罐沙子,能倒出一個彈吉他的人。
那時我們哪裡知道。
我們缺的是布、紙和沙子嗎?我們缺的是心靈手巧啊。
又比如,他介紹的這種水彩畫技巧。
先把顔料加很多的水,畫出地平線的感覺。再用紙巾吸去多餘的顔料,抹出太陽和反射光。
最後用濃度逐步增加的顔料依次畫上背景的雲層、近景和細節。
Sir有闆有眼地聽着記着,技巧十分實用。
但就是不能理解,怎麼在他的手下,畫面就能從這樣:
變成了這樣:
……好吧,再次看了一眼看自己這雙手,确認它們不适合畫畫,隻适合在雙11剁掉。
又比如,這棵“吹出來的樹”。
用吸管吸取顔料,在卡紙上吹開。
聽起來,簡單吧?
看看人家的效果。
……得,我不止缺手,我還缺嘴。
大型藝術創想,更是尼爾叔叔的大型炫技環節。
又名,“不看到最後永遠猜不出來做的是什麼”。
每一期,尼爾叔叔都會從攝影棚走向戶外,用各種亂七八糟的物品,堆出一個航拍才能看全的大型圖案。
作為一個兒童節目主持人,他除巧手外,也有一身戲瘾。
記憶中有一集,他走進一家遊泳更衣室,就要寬衣解帶。
幸好他及時發現了攝像頭,露出了一種嬌羞,又計上心頭的表情。
走向儲物櫃,他就拿起門簾、泳帽、泳鏡、手套……
近景看,雜亂無章。
遠景裡,畫面逐漸顯露端倪。
優化了一萬個細節後,尼爾叔叔得意地向天空擺出他标志性的動作——
宣告,又一幅大型藝術創想成型了。
就地取材。
但表現的,卻是心中向往。
你看,雖然我們沒學會他的技巧,卻已經潛移默化地了解了——
藝術不就是,讓人在庸常的生活中,觸摸到多一點的“不可能”嗎。
最近聽到《奇葩說》裡救畫還是救貓的辯論,李誕說,比起“遠處的哭聲”,他更願意救眼前給自己溫暖的小東西。
這當然是一種态度和傾向。
但Sir想說,《蒙娜麗莎》就隻是“遠方的哭聲”嗎?
不,她也可以離你很近,也可以給你溫暖。
隻要你用心去感受,像尼爾叔叔一樣。
這就是《藝術創想》給我們的啟蒙——
藝術并非高高在上,不是精英的專利。
藝術與你有關。
重要的,不是去擁有某一件價值連城的藝術收藏,而是當你擁有了藝術的感受力。
你就學會了一項對平凡生活的魔法——
哦,世界還能變得這麼神奇。
深入淺出。
才是《藝術創想》走紅18年的原因。
無論尼爾的技巧多麼娴熟,構思多麼複雜,他表現出來的,永遠貼近你的興趣。
他有一句常說的話:
不是隻有偉大的藝術家
才能做出好作品的
比起炫技、追求高難度,他更多時候,強調“簡單”。
有鉛筆畫 不用太仔細
畫錯了也沒關系
不用很複雜
簡簡單單就可以了
總是熱情地招呼大家:“你也來試試看吧。”
尼爾叔叔總是事先準備若幹個半成品和成品,來表現手工的制作過程,因為——
在節目中我的時間
總是不夠用
活像一個擔心知識點講不完、講不清楚的老師。
一張長桌像一條流水線,推來送往着各個工序裡手工的狀态,給小觀衆們最直觀的感知。
單單做一個餅幹盒模型房子。
半成品x1。
半成品x2。
雖然你也不知道,半成品要怎麼來……
但其實尼爾想傳達的是:比起重複,藝術的樂趣在于創想。
不要停止你的奇思妙想,甚至是胡思亂想。
節目裡有一個會說話的石膏頭像——頭人。
據說是很多小孩的童年陰影,長得可怕了些,但卻承擔着“課代表”的職責。
隻要他一出現,你就知道,是時候拿出筆記本抄重點了。
雖然他說的話,你一句沒記下來。
藝術的來源,并不晦澀,就在身邊。
鞋盒在普通人眼裡隻是一個鞋盒。
但在有心人眼裡,它可以變成一個收納櫃。
薯片筒隻能扔掉?
它也可以做公仔儲錢罐呀。手笨的Sir沒做成儲錢罐,倒是真的做了一個望遠鏡。
還有,生面團做的挂飾。
又是一個媽見打的手工作品,小時候也沒有想過發黴的問題。
但尼爾叔叔好像比較知道這個的危險性。
所以特别提醒你:
用擀面杖之前
一定要征求大人的同意
(……不然他們馬上也要用擀面杖了)
哪怕收納櫃、儲錢罐、挂飾你一樣都沒做出來過,《藝術創想》也并不虛妄。
因為傳授繁複的創作過程非它本意。
尼爾叔叔隻是想給你帶來,簡單的快樂。
現在人們很喜歡問一個問題,藝術有什麼用?
但小時候看《藝術創想》的時候,我們從沒覺得這是一個問題。
尼爾叔叔教我們做了很多有用東西。
信件收納、石頭鎮紙、燈罩、可拉動的生日賀卡……
但也有更多看似“無用”的創作。
從大型創想圖案。
到莫名其妙的面具和木乃伊玩偶。
甚至自制王座、室内高爾夫。
什麼家庭啊,可以負擔起打高爾夫,又是什麼身份才能坐上金燦燦的王座?
不重要。尼爾叔叔對于千千萬萬普通家庭的小孩,重要的不是真的給予了什麼,而是陪伴——
無論地位、财富如何。
隻要想,就去做,不要太早承認這個無趣的世界。
恰恰是這些看似“無用”的創作,反而給人新奇和美的感受與感動。
創造它們的過程,更讓我們發掘想象力,獲得成就感。
這是“有用”之上的,“無用之用”。
這些既是藝術,更組成了生活中無比珍貴的家當。
這些家當也許是有形的物件。但附着在其上的是無形的愛與依戀。
我們正通過這些“家當”,書寫着一封封寄給生活的情書。
火了18年的《藝術創想》停播了,尼爾叔叔老了,當年的粉絲也長大了。
△ 兩年前,尼爾來到中國,更像是“尼爾爺爺”了。
但幸好,總還是有人願意用雙手,向生活發出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