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5月,一部叫《蝶舞天涯》的連續劇和觀衆見面。

大家一看,眼熟。

這不就是當年收視爆火,中途停播,“戲說曆史”“暴力過重”“宣揚封建迷信”的那部奇葩劇麼——

《呂布與貂蟬》

...

2001年出品的35集連續劇。

陳凱歌擔任藝術總監和總導演。

主演:黃磊、陳紅、傅彪、耿樂等等。

日本音樂人佐川河内守負責創作主題曲。

當時内地唯一與好萊塢合作的博采動畫公司負責部分特效。

耗資逾1000萬元。

一句話,大手筆。

但是,它小規模播出後就被叫停,修改800多處,三輪送審。

...

重新配音、大量場景補拍、特效合成,耗資兩百多萬,“相對于一部電視劇的正常後期制作”。

這一切,為的都是把它從三國,變為架空。

雖然重新剪輯後已經傷筋動骨。

但你仍然能依稀辨認出它的來曆。

比如有具體指向的“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改為“天下大亂,我輩當立”。

...

...

貂蟬更名為蝶舞,呂布更名為天涯。

續寫他們未了的情緣。

...

...

《呂布與貂蟬》究竟說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緻使它絕不允許被放在三國的背景之下呢?

18年後,Sir想帶你重新看清它。

01

和你理解中的曆史劇不同。

《呂布與貂蟬》是天馬行空,是不羁和瘋癫。

可以說。

除了名字是和曆史對得上号以外。

其他,能颠覆的全都颠覆了。

史實?

——管它呢。

邏輯?

——能吃嗎?

本劇的大Boss董卓,從土裡嘩啦啦地就鑽了出來。

...

△ 俺不一樣!

神醫華佗,是個看到越怪的病就越來勁的科研狂人——

傷得好

傷得太好了

...

劉關張三兄弟,變成全劇的搞笑擔當。

劉備(保劍鋒 飾),不再是我們熟知的仁義英雄形象。

而變得油腔滑調,最擅貪小便宜和渾水摸魚,滿嘴“劉言劉語”。

-大 大哥 我這麼打龍臉

算不算是欺君大罪

-不算 他又不知道是誰打的

你看我 你看

...

△ 劉皇叔暴打熊侄子

至于男主角——勇猛無雙、武力值爆表的呂布(黃磊 飾)。

更過分,直接變成了披頭散發、戴鼻環、話都說不利索的真·野人。

...

△ 磊磊,你别這樣

劇中部分人物造型,取材自漫畫《蒼天航路》。

在人物性格和劇情上,為了迎合年輕受衆,同樣做了漫畫化的處理。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他們打着打着,就會放起必殺技來……

...

陳凱歌還虛構了一個新角色——心(耿樂 飾)。

墨家巨子,掌握了全劇最核心科技,本領高強,自認無情無欲。

他在群雄之間斡旋,隻為結束亂世,拯救百姓。

故事,便從心和五鬥米教教主張角的對峙開始。

心獨闖張角的軍帳,要将死的張角交出載有各種奇門異法的《太平要術》。

原因隻有兩個字:

天命。

在心看來,平天下的“命數”,已不在天公将軍張角這裡。

...

張角奮力反抗,擊退了心,但自知大限将至。

夜裡,行将就木的他,隻做了兩件事。

一,用血占蔔。

“銀貂伏炎日,金蟬蛻秋風。”

結果正是貂蟬二字。

...

二,吹奏悲歌。

一個狀似野獸的小孩,被埙聲吸引而來,端坐在張角身邊安靜地聆聽。

這個在森林裡長大,連名字都沒有的孤兒,就是日後的呂布。

臨終前,張角把埙送給了小呂布(釋小龍 飾),并無奈地告訴他——

孩子你知道

你為什麼活着嗎

每個人

都注定為了某一個目的而活

孩子你是為了貂蟬而來的

...

戲文裡孔武有力,英俊潇灑的呂布,變身成野人。

初代養父侯成把他當野獸用鐵鍊拴住圈養,取名,布。

也就是傳說中最兇惡的猛獸。

貂蟬也很不正确。

古典四大美人之一,占據“閉月”美名的她,成年後居然成為“巫女”,繼承了張角的《太平要術》。

由黃巾軍殘黨馬元義撫養(利用),被奉為後主,修習法術。

...

瘋吧,癫吧。

由于暴力鏡頭多、戲說經典、宣揚迷信等幾大“罪狀”,遭到禁播。

改名《蝶舞天涯》雖是無奈。

但不得不說,“蝶舞天涯”四字,反而凸顯了故事主題。

貂蟬就是呂布心中那隻撲朔、绮麗的蝴蝶。

他窮極一生地狂奔,不惜雙手沾滿鮮血,與天下為敵,亡命天涯,不過是為了碰觸她的倩影。

見她 我一定要見她

我要見她

02

2003年,《呂布與貂蟬》正在回爐再造的時候。

電影《無極》已經開始它的進度條,放出消息:國際化班底。

一劇一片,至少有一年的重合期。

事後你會發現,陳凱歌對于《無極》的構思,在《呂布與貂蟬》中已經初具雛形。

甚至電影中一些語焉不詳的情節,也能夠從劇中找到提示。

比如。

那個孔武過人的蠻人昆侖,不就是呂布麼。

...

...

△  還有令人眼熟的饅頭

劇中的貂蟬。

在《無極》裡分化為兩個人物。

一個是操縱“天命”的滿神。

同款紅衣。

...

...

另一個就是同樣淪為男人玩物的傾城。

這段人物關系也正好對應三國——

将軍(董卓)收了昆侖(呂布)當奴隸,而奴隸又搶走了主人的女人(貂蟬)。

...

...

《呂布與貂蟬》和《無極》一樣。

陳凱歌要玩飛的。

熟悉三國的觀衆一定知道呂布,除了赤兔馬,擺脫不了的關鍵詞就是:

三姓家奴。

背叛,使其坐實了臭弟弟の恥辱地位。

老百姓給關公建廟,諸葛亮種種傳說流傳至今。

但很少有人會說自己喜歡呂布,頂多玩三國無雙卡關了才會偷偷選他。

正因為呂布是個熱衷于開父子局的硬核玩家。

在《呂布與貂蟬》,陳凱歌為呂布的一次次叛變,找到了一個最佳落點——

“情”。

身在污穢、陰暗的垢土裡,一身泥濘。

渴望的卻是純粹、熾熱到普通人根本無法直視也根本想象不出的情愛理想。

然而,理想往往通向虛無。

越是不能忘,越是不可得。

就像心在教貂蟬入夢大法時說的——

有了欲望而達不到的人

才會有夢

那些人為夢而活着

...

“耽”字的含義,一是沉溺、喜好;二是遲延、耽誤。

耽于一物,也等同于為一物所耽誤。

《蝶舞天涯》的“情種”絕非呂布一人,餘者各有執迷。

面對殘暴的董卓,王允痛感自己修讀多年的經書無用,憤懑地在門前燒書。

...

曹操,百般隐忍,工于“甯教我負天下人”的心計,卻在董卓的分鹿宴上,不小心吐露出了蛇信。

你真正想要的 是這把刀

你想做分肉的人

...

狂熱于醫術的華佗,也因此中了心的詭計,捧讀起書頁沾毒的醫典。

但他卻依然不忍放手,還施展出量子波動速讀大法,堅決要在死前把知識吸收殆盡。

而在呂布殺死董卓後,他還是沒能實現和貂蟬遠走高飛的願望。

作為當世的第一猛将,如果不能為人所用,那麼便會成為所有人的眼中釘。

曹操聯合劉備,對受騙趕來白門樓的呂布,展開了無情的車輪戰圍殲。

這一次,一直看似逗比的劉備,也沒有再藏起枭雄的本色:

殺吧

...

你看,這就是陳凱歌對于曆史的解構——

哪有什麼忠厚仁德。

還不是修煉至頂級的厚黑學。

這是颠覆嗎?

不要忘了,《三國演義》塑造的劉備的形象,本身就是一種“演義”。

真實,必然複雜而殘忍得多。

虛構的一面,心把貂蟬這顆失控的“棋子”,無情地推下懸崖。

貂蟬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撲騰手腳,拼命地想攀上岩壁,隻為了趕到呂布身旁,就像呂布做過的那樣。

...

哪怕今天再回看,這樣魔幻的設定,男女主雙亡的結局,都十足地大膽。

當然,Sir不願以獵奇的眼光,去一味吹捧這部老電視劇。

它的不足很多。

為了推進劇情,讓人物變得神經質,做出各種無端舉動。

...

△ ???

但這些掩蓋不了它的光芒所在——

浪漫。

而它,正是導演陳凱歌的“天命”。

03

少年凱歌。

再也沒有這四個字,更能概括陳凱歌給人的感覺。

陳凱歌曾經說過:

人到三十歲,自以為對這個世界已相當重要,而世界才剛剛準備原諒你的幼稚。

聽上去像是導演對幼稚的厭棄。

諷刺的是。

陳凱歌可能才是同級别的第五代導演,甚至今天中國導演裡,最幼稚的導演之一。

陳紅曾經在采訪中提到一個趣聞,大意是:

每次拍片,跟備選演員聊電影,誇誇其談。

但一說到片酬,陳導總會借故上廁所,留給她說。

為什麼?

因為陳凱歌不會談。

更本性,是他不想談。

陳凱歌不會談物質,他在意的從來是精神的純美。

哪怕是命題作文《白晝流星》,結尾處,兄弟倆與老旗長騎馬,朝着曙光馳騁,大漠孤煙、金光漸顯,追着遠處劃破天際的“神舟十一号”。

這一筆也成為不少觀衆心中最浪漫的場面。

浪漫在哪?

浪漫在“明知不可追而追之”。

可以颠覆現實,可以突破物理規律。

或許很多人不買賬,但這就是陳凱歌。

杜琪峰說過王家衛隻拍了一部電影,那就是《阿飛正傳》,主題是人與時間的悖論。

那麼,通關陳凱歌的作品序列,也隻有一把鑰匙:

獨屬少年,肆無忌憚的浪漫死性。

陳凱歌最被肯定的電影,是《霸王别姬》。

程蝶衣,“說好一輩子,一分一秒都不能少”。

為了承諾,必須用生命在舞台上祭奠。

...

陳凱歌最近的一部長片,《妖貓傳》。

他終于兌現“大唐夢”。

“大唐夢”體現在楊貴妃身上。

也在捍衛、維系這場夢的少年白龍。

——白龍慘白的面容,削瘦的身形,其實與張國榮的虞姬有了精神氣質的延續。

即使是奇葩如《呂布與貂蟬》。

陳凱歌也不憚于那種“過把瘾就死”的浪漫。

萬戶封侯比不過貂蟬的一笑回眸,市面受追捧的忠義廉恥都視為糞土。

呂布的出身就像野狗,那麼追逐這份“情”,則有禽獸般的偏執、狂熱。

...

這城樓上丢手絹的橋段,不又是《無極》中的一笑(脫)傾城嗎?

...

什麼樣的美人可以讓最強的勁旅也丢盔棄甲?

什麼樣的愛情可以讓人連生死也不顧,可以讓河水倒流、時光逆轉?

在現實中,當然看不到它的樣子。

因為它隻在你的心中。

就像昆侖奴把傾城當風筝放,她在空中的缥缈身姿,實為昆侖(呂布)與傾城(貂蟬)的自由夢。

身是蝶的舞。

心是天的涯。

...

...

陳凱歌在自傳裡還寫過一段話,片刻間以成人視角進行自我解讀:

相信,需要天真和勇氣——重要的是相信本身,倒不是相信的一定要是什麼。

當創作者越來越小心、慎重,影視劇越來越保守、循舊。

當曆史典故再也難以颠覆半分。

不要忘了,我們有過《呂布與貂蟬》,這樣孟浪、奇葩、不成體統的電視劇。

它讓我們願意相信,再厚重的土地上,依然存在一種美麗。

它讓我們願意相信,依然會存在一群人,内心深處渴望挑戰禁忌,突破極限,為的可能僅僅是一刻思想上、感情上的恣意妄為。

那來自原始山林間,懵懂初開,充滿可能性的少年猛氣。

它。

還會再來嗎?

...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