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經曆過日本的就職面試的人應該不懂那一種壓迫感。

持續好幾個月整齊劃一的黑西裝、各式各樣的企業說明會、寫到手軟的簡曆表、一輪輪的筆試、個人面試、小組面試…任意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前功盡棄。

所以就職與否,能不能拿到内定是兩個世界,這種背景下,冷眼旁觀的人往往容易陷入自以為是的誤區。

而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下發生的故事《何者》,不想被大流同化的原因就是因為還沒有成功,踏入社會的人見識到了夢想和現實的區别,社會試圖改變每一個人,除了下一個吃掉這枚種子的人。

...

于2016年10月在日本上映,講述了初入社會的大學生們對于工作的态度和看法。

拓人在大學時代參加了話劇社團,一心想要在舞台上做出一番建樹。

然而畢業後,他和大部分應屆生一樣,放棄了表演,穿上西裝打上領帶,奔赴在各大公司的面試會場之間。

瑞月和光太郎是拓人的同窗兼好友,兩人曾是一對戀人後來分手,而如今的拓人依舊默默的愛慕着瑞月。

...

瑞月的肩上背負着贍養家庭的重擔,因此在找工作上格外拼命,而光太郎曾是樂隊的主唱,過慣了自由散漫的生活的他如今亦加入了求職的隊伍之中。

巨大的壓力,無數的競争者,稀少的内定名額,眼看着瑞月和光太郎等人一個接着一個的拿到了名額,拓人的内心漸漸産生了微妙的扭曲。

幾位大學生為了交流求職信息而聚到了一起,對于進入大公司後他們會變成怎樣的人,現在的自己又是怎樣的人,他們并沒有明确的認知。

他們在社交網絡上暢所欲言自己的困惑和煩惱,表面上互相鼓勵,并在推特上寫出自己煩惱和對夥伴的關心,但内心又互相厭惡,因為彼此競争而懷着複雜的心情。

...

《何者》改編自朝井遼的同名小說,影片是一部精準描寫當下年輕人心态的群像劇。對日本部分年輕人的生存狀态進行有力的挖掘寫實,甚至可以說揭掉了他們的假面,從而引起了部分觀衆的不滿,而另一部分給出了高分評價的觀衆,從評論中可看出他們既接受影片所表達内容,又能正視自我。

通過舞台劇來作為劇情的引線,帶動故事的發展,讓觀衆慢慢的了解到了主角的内心世界,同時明白了電影的精神内核,故事很平凡,不過是幾個年輕人在求職的過程中展露了内心醜惡的故事。

當中原因,嫉妒也好,高潔也罷,裡面的角色應該是很多人的縮影。這并不是批判誰,而是在喚醒誰,喚醒那些迷失了方向,迷失自我的人們。

...

不知道大家能否在故事當中看到自己的身影,抱怨自己的經曆,誰又何嘗不是一個冷眼旁觀的人卻不設法追趕他人的偏安一隅的人呢?

請好好審視一下自己吧,自己是誰,想要成為誰,諸君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