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百瓜齊放,一時間竟讓人不知從何吃起。

但也不必着急。

因為所有的瓜,最終都有一個共同的歸宿。(不是濕垃圾回收桶)

熱着來,涼着去,流量是它的軌迹,直到一切都交還給——

時間。

前幾天Sir被刷屏的朋友圈單曲循環了一首歌。

老歌,《New Boy》。

樸樹作詞作曲,發行于1999年。

歌詞聽着真不是滋味:

以後的路不再會有痛苦,我們的未來該有多酷

20年後,一個叫盤尼西林的樂隊在節目上翻唱了這首歌。

聽罷。

這首歌的制作人,印象裡總是闆着冷臉的張亞東,也沒忍住留下熱淚。

...

不是向往未來,而是追憶過去。

當年大家都是小孩,而且覺得2000年要來了。

那個專輯的名字叫《我去2000年》,大家對那個2000年充滿了期待,覺得一切都會變很好。

結果好吧,就是我們老了。

...

曾經我們誤以為自己是時間的主人,字典裡寫滿了“向前跑”。

後來被生活用一次次不可控、不可逆的結局提醒:“你回不去”。

但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能操縱時間的魔術——

電影。

加速,跳躍,凝滞,光怪陸離,颠三倒四……

為什麼人會迷戀電影?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讓你感覺到淩駕于時間的束縛,有那麼一瞬間的超然物外。

...

...

...

...

△ 《路邊野餐》《重慶森林》《駭客帝國》《X戰警:逆轉未來》

塔可夫斯基在《雕刻時光》裡說過這麼一段話:

人們去電影院通常是因為時間。

為了失去或錯過的時光,為了不曾擁有的時光。

一個人買了一張電影票,就仿佛刻意要填補自己經驗的鴻溝,讓自己投身尋找“失去的時光”。

關于電影的魔法。

Sir想教給你四個咒語。

每一個,都能開啟一段奇異的時光之旅——

...

定格

這早就不隻是電影術語。

你已經熟練掌握它。

例句:

“這一幕,永遠定格在了我的心中。”

那這一幕,肯定是值得從時間的長流中截取下來,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幕。

像《精武門》的結尾。

因為陳真打死了日本人,外國警察圍攻精武門。

陳真對着一排手槍,怒吼,助跑,飛踢。

...

你知道,下一秒他的結局是什麼。

但又如何?

記住此刻這英雄烈膽就夠了。

定格的畫面,精準呈現世界停滞中的樣子,卻留下更綿延的想象空間。

死亡,被镌刻成不朽。

...

△ 《末路狂花》

迷惘,被拉近心底。

...

△《四百擊》

痛苦,是不忍回想的急刹車。

...

△ 《春光乍洩》

歲月不由人。

但定格,截住了歲月的去路,提煉成電影中的永恒一幕。

你是否也想過——

如果世界能停留在某一刻,就好了。

對蘇麗珍來說,她希望“一分鐘”永遠不會結束。

旭仔來找她,深情款款,又莫名其妙。

他讓她看着手上的腕表,一分鐘。

十六号,四月十六号。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号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

...

△《阿飛正傳》

旭仔離開,蘇麗珍内心獨白:

他有沒有因為我記得那一分鐘?我不知道。但我一直都記住這一個人。

電影結尾,旭仔瀕死。

劉德華飾演的超仔問他:你還記不記得,去年四月十六日下午三時,你在幹什麼?

旭仔回答:

“她告訴你了?要記得的我永遠都會記得。”

生命被定格,旭仔的記憶留在了過去的“一分鐘”。

...

...

...

倒帶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還是《返老還童》。

娓娓道來的一段倒帶人生。

一出生便擁有80歲老人形象的本傑明·巴頓,随着歲月的推移逐漸變得年輕,最終回到嬰兒形态,死在蒼老的戀人黛茜的懷中。

...

奇事,始于一座鐘表。

一位遠近聞名的鐘表匠,受命為新建成的火車站打造一座鐘。

落成儀式當天,鐘表啟動。

然而圍觀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這座鐘表竟是倒着走的。

...

原來,鐘表匠的兒子死于戰争。

他故意把鐘如此設計,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回來,讓時間倒轉到一家人分别的站台。

于是你就看到了——

火車倒退,煙囪吞煙。

戰争把兒子的臉龐歸還,歸還到老父手心……

...

讓想要讓時光倒退,往往是因為有悔。

還有一部電影不能不提。

《贖罪》。

“一美”詹姆斯·麥卡沃伊和凱拉·奈特莉主演。

一部關于謊言、救贖和遺憾的電影。

因為一名少女的謊言,一對剛剛袒露愛意的情侶,被迫生離死别。

...

他到最後也沒能收獲清白,死在了二戰戰場。

臨死前,往事走馬燈閃過,一幕幕倒帶。

都是他和心上人的分秒瞬間。

...

...

電影經常會用倒放的形式,回溯那些生命中的決定性時刻。

那就像是一個個奇點。

平滑的人生曲面,會在它們周圍急劇扭變、起伏。

如果能像電影一樣,能把時針撥回過去就好了。

不奢求改變什麼。

隻是想再多看一眼。

...

...

長鏡頭

連貫,持續,浸入。

它經常被和文藝片的“悶”聯系一起。

但其實,長鏡頭是一個幽深的傳送門,能夠把你的心神攫去,抛向另一個世界。

...

或許沒有密集的感官刺激。

卻是對日常時間最誠實的反映。

這些長鏡頭,就像是對時間的一次“白描”。

不經加工,不加渲染,但絕不是清湯寡水。

一部電影,讓你懂得它有多動人。

《愛在黎明破曉前》。

一男一女,在維也納邂逅,一起在城市裡散步、遊蕩、談天說地、墜入愛河。

經過一整天的浪漫後,各奔東西。

...

電影由大量簡單的長鏡頭組成。

沒有轟轟烈烈,沒有一波三折,隻有情愫在分秒之間發酵、流轉。

Sir隻說一個片段。

在城市中漫遊的兩人,來到一家二手唱片店,聽一首兩人都不熟悉的愛情歌曲。

狹小空間,固定鏡頭,沒有對話,沒有調度。

隻有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經意對視,又馬上躲開。

...

...

...

這是浪費嗎?

這更像是浪漫。

你喜歡浪費時間嗎?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否定。

但在這部電影,你或許能找到不同的答案。

...

慢動作

這個就不用多解釋了。

動作片已被用爛。

通過控制影像的速度來增加美感,創造詩意,呈現更多細節。

美其名曰:美化暴力。

...

...

...

△ 《斯巴達300勇士》《英雄》《變形金剛2》

但慢鏡頭并非動作片專屬。

在文藝片裡,它常常作為點睛,渲染氛圍,強化情感。

時間是把尺子。

既是客觀物理定義的标量,又是主觀心理體驗的感知。

慢動作,是對物理時間的一次特寫,心理時間的一種畸變。

總有那麼驚鴻一瞥,在時間上很短,但在記憶裡可以很長。

總有那麼一分一秒,你希望時間慢一點,再慢一點。

比如,當你愛上一個人。

...

△ 《花樣年華》

或者,當你失去一個人。

...

△ 《春光乍洩》

如果,不是誠實的鐘表在向前走着。

你又如何分辨得清時間究竟飛逝了多少?

哦。

不對。

是鐘表欺騙了你。

它竟敢說:“永留心間的吻隻持續了12秒鐘”“距離考試交卷還剩下五分鐘了”“你等了4小時28分,直到離開的那一刻她還是沒來……”

你信嗎?

Sir隻相信一半。

因為在不容争辯的數字背面,還有着說不完的故事。

在腦海中不停慢動作重播,一幕又一幕。

但一輩子的刻骨時光,想起來,也不過在分秒之間。

看到這裡,細心的你可能發現了。

Sir在每一種電影雕刻時間的模樣,都藏了一個與時間有關的問題:

你是否曾希望時間停留在某一刻?

你喜歡浪費時間嗎?

人生中哪一刻對你至關重要?

人生中哪一刻讓你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