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要塌了。

維修工擡頭向高處看去,公寓大樓外牆上,一道裂痕由地基劃破黑暗,延伸至樓頂。

...

經過進一步勘查,結合自己學過的建築知識,他預感到此樓危在旦夕。

樓裡,還住着800個人,必須争分奪秒把他們救出來。

有人發現樓要塌了。

有人向市長彙報了。

有人告訴大家樓要塌了。

最後樓還是塌了,沒有人走出來。

電影不會預言未來。

但人會重複做着并不新鮮的蠢事。

隻說電影——

《危樓愚夫》

Дурак

...

01

那棟樓

一棟岌岌可危的樓。

聳立了幾十年的老樓。

裂的是承重牆,但沒有人注意到。

為什麼樓會開裂?

因為管事的從沒有維修過大樓。

他們隻會粉刷表面。

...

樓裡的人。

他們從不睜眼看外面的世界,甚至自己住的大樓的情況,也全然不知。

用片中的一句話說:他們像豬一樣活着,像豬一樣死去。

在無望,避世,和自大中渾渾噩噩。

...

大樓,怎麼能不塌?

02

那夥人

就在大樓将傾之際。

主人公内心忐忑不安,趕往市政大樓,報告領導。

結果,領導們正在辦聯歡會呢。

...

市長50歲大壽,能不好好慶祝?

衆人鼓掌,唱着歌,贊頌女市長像媽媽一樣偉大——

媽媽,媽媽

...

誰知道,歡樂的氣氛,被一個修理工帶來的壞消息給打破了。

市長很鄭重,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小夥子,放心查,不要擔心陪同官員的威脅。”

唯有一點——

不要和那些可憐人說起

...

真相可以上交。

但絕不能下達。

因為,他們最害怕的就是造成恐慌。

...

你的真相,“大人們”沒法證實,需要時間。

你不能說。

但對于蒙在鼓裡的人,現在最緊迫的就是時間。

...

當然,大人們也不是毫不擔心。

比如,萬一塌了怎麼辦?

大修的費用,已經被小官貪污,能通過安全檢查也都是因為花錢賄賂。

因為如果出現大型事故,上層官員一定會徹查此地的貪腐問題,沒有一個人能跑。

...

再比如,要不要通知群衆呢?

如果清空公寓,就要安置居民,動用住房基金。然而這筆保險金,早已被用來賄賂其他的官員。

...

簡單來說——

不救人,可能東窗事發。

救人,實在沒有救兵。

怎麼辦?

他們自有一套熟練的自保術。

先是欺上瞞下争取平穩過渡,等到災難發生,牽出替罪羊棄車保帥。

現在最緊要的還不是救人。

而是讓維修工管住自己的嘴。

你隻是個修管子的,沒有權力發布任何信息。

...

帶着你的老婆孩子走就行,别告訴任何人。

萬一洩漏出去,可别怪我們不客氣了。

明白嗎?

能做到嗎?

你真的是一個傻瓜

...

03

那個人

有人說,《危樓愚夫》是所有導演都想拍的電影。

它像一隻放大鏡,從生活的最底層切入,向上一路窺探到權力核心,試圖看清貫穿整個社會的症結。

從無知的,“像豬一樣的生活”。

到精明的,“提心吊膽的皇帝”。

但眼下,Sir想聊的卻是“普通人”。

主角是英雄嗎?

别忘了,他隻是一個普通工程師。

因為不懂得賄賂和變通,混得清湯寡水,住得破破爛爛。

所以你就是這樣,充滿正直

但是你的整個生命都活在塵土裡

...

他也過着普通人一樣的生活。

有妻子和孩子要養。

...

所有人都勸他不要說——你又不是權威專家、這個地方又不歸你管、你說了不就得罪了領導嗎……

在他輾轉反側後,決定還是要去報告的路上,電影整整拍了兩分鐘。

沉默。

一直走,一直走。

從髒亂差的落魄地帶,穿過公園、街道、路口,走到代表身份的高級住宅區。

在節奏傷感的搖滾樂下,雙手插兜,步伐穩健,讓Sir産生了一種奇妙的幻覺。

仿佛每一步能踩出一點火星,沒有燎原之勢,卻又不敢熄滅。

他太渺小。

渺小到,足夠偉大。

...

...

...

《危樓愚夫》的現實之處就在于,它坦然面對了巨大責任之前,主人公的畏懼。

他也害怕。

但一棟将要倒塌的大樓,和裡面生活的的人。

讓他的心裡更害怕。

回想片名《危樓愚夫》,俄語直譯:白癡。

主人公接受過高等文化教育,為事業單位工作,憑借着專業知識的敏感度,發現危機,并以自身之力企圖警示衆人。

做的并不多,隻是想喊出那句來自良心的“危險來了”。

這叫白癡?

誰把良心,變成了白癡?

誰把英雄變成了應當被訓誡、被沉默的煽動者、造謠者?

電影的故事濃縮在12個小時内,是危機爆發後,一個本可避免的悲劇如何注定無可避免的。

你無法理解其中的荒誕和魔幻。

因為你才第一次意識到,權力和生命是兩套不同的邏輯。

你有你的命大過天。

他有他的權勢通天。

在片中領導們的眼中,主人公的角色不斷變換着。

開始,他闖進宴會,擾亂官老爺們的興緻。

他,是不速之客。

後來,他彙報着自己的發現,卻被官員們質疑專業資格。

他,是不權威的。

接着,現實被官員親眼目睹,官員們終于感到緊張。

他,是立了功的。

最後,由于他聽到了太多的證據,變成了行走的“人證”。

他,就變成了真正的犯人。

但市長在為要不要撤離居民而為難時。

提拔過她的領導“開導”了她——

你什麼時候關心起民衆了?當他們中的800個可能立刻喪生?

可當他們一個個死去的時候?你擔憂了嗎?

...

“當你挪用一筆醫療補助的時候,就有可能有一個人無法醫治而病死。當你從預算的每一個項目拿走你的一份,路爛得和狗屎一樣,一處是洞,一處突起,每天都有事故。”

隻不過,他們沒有一個個地死在你面前。

而當800個人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

你真的在乎他們嗎?

不。

你更在乎的是萬一發生事故,給自己帶來的政治影響。

《危樓愚夫》說出了我們諱莫如深的事情。

他們知道真相就在那裡,他們知道那麼多人就在那裡,他們仍然制止了消息。

樓,真的會倒。

那麼,謊言呢?

...

當一棟樓正在傾斜。

當真相被層層封鎖。

良心從最貧瘠的地方,破土而出。

從回避,到面對,到擔起責任。

一個普通人,因為不得不去做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而成為了一個不正常的大樓裡的英雄。

就像今天,我們都在悼念一位英雄。

可是,是誰讓他成為英雄的呢?

此時此刻,我們應該重讀北島寫給另一位英雄的詩:

也許最後的時刻到了

我沒有留下遺囑

隻留下筆,給我的母親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

我隻想做一個人

或許,明天表彰就會來到,熱淚就會被召喚,感人的事迹又會被寫進中學生作文素材。

我想我們從來不缺英雄。

卻太缺少一個讓英雄能夠做回普通人的環境。

是誰讓他成為英雄?

也是每一個在最普通的底線面前,無法堅守的我們。

每一次的沉默,每一次的妥協,都對這個結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因為你太多次容許了謊言。

就沒法保證自己不會在某一次,成為謊言的代價。

而對于英雄。

最好的紀念不是歌頌與勳章。

而是你從今以後,再也不放棄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

也隻有這樣,我們才無愧于英雄為我們做過的一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