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可能沒想到,連微博賬号都沒有的他,會在熱搜榜上飄一天。
事情要從昨天說起——
一位參與錄制《天天向上》的觀衆,在微博吐槽:
休息期間,有王一博粉絲對他喊“媽媽愛你”。汪涵對此非常不滿,當場把粉絲教育了一通。
你們是不是有病我問你們
你們對自己的媽媽說過這種話嗎
真是不知廉恥
看文字描述,口氣嚴厲甚至尖刻,很快引發了巨大輿論。
有人為汪涵拍手叫好,對于這種“腦殘”粉絲,就應該該好好教育一下。
也有人認為汪涵做錯了,沒被撕是因為他“糊”。
還有人覺得,這不過是觀衆的一面之詞,她分明在挑撥王一博和汪涵的關系。
果然,錄音曝光,汪涵語氣并不強烈。
原話是——
“你們就不害臊嗎?怎麼了你們就媽媽就愛了,你們知道媽媽是什麼意思嗎”。
與其說這是“謾罵”,倒不如說是“說教”。
因為錄音不完整,所以汪涵有沒有說粉絲“不知廉恥”,也無從取證。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對粉絲向偶像表達“媽媽愛你”的說法,是不認可的。
那麼這事兒,究竟誰不對?
網上沖浪的人都明白,飯圈文化中的應援表達,一向喜歡和愛豆們“攀親帶故”。
年紀小一點的,粉絲習慣自稱媽媽、阿姨。
年齡相當的,粉絲統統變成女友、老婆。
鹿晗公布戀情那天,多少女友粉心碎成了渣
當然,還有女兒、兒子粉……
這些叫法本無惡意,也不是為了占明星的便宜。
不過是粉絲出于對明星的好感,“不拿自己當外人”地調侃一下。
有的明星能理解,大方接受,覺得“挺好的”。
放得開的明星,甚至還能用親子人設,和粉絲互動。
但也有人,并不喜歡這種稱呼。
感覺好像在罵我
說白了,這些都是飯圈裡的自娛自樂。
當把這圈地自萌的文化,拿到三次元世界時,就很容易讓圈外人,感到一頭霧水。
比如,飯圈裡常見的字母縮寫,對于一些不常上網的明星來說,無異于天書。
再比如,裡約奧運會期間,張繼科成績優異,收獲了一堆女友粉。
他回國那天,父母去接機。成千上萬的女性粉絲也守在機場,對着他媽媽大喊“婆婆”。
這大型強行認親的場面,也是很迷了。
社會的主流文化,對飯圈的某些說法褒貶不一。但兩者一直各走各路,相安無事。
可,也有粉絲刹不住車,“舞到正主跟前”。
在直播彈幕中刷“攻受”,周震南一臉懵,不斷追問“什麼是攻,什麼是受啊?”
粉絲也終于尴尬起來,支支吾吾的解釋——
攻就在上面,受就在下面。
周震南:什麼上面下面的?
粉絲忙求他别再問了。
飄飄尴尬癌要犯了。
那你一開始就别亂刷啊!
這種将主流思想套入亞文化的風氣形成,一些機制也就順勢生出無數無腦段子。
部分沒有判斷力的粉絲,就開心的拿去用——
用國恥作梗,在飯圈吹彩虹屁。這種踐踏社會底線的行為,必然招來公憤。
同樣,對于圈外人,當飯圈文化挑戰了他的個人底線時,他也會有所反擊。
汪涵,就是這麼個“圈外人”。
入行二十多年,他始終保持着和娛樂圈的距離。
沒有微博,微信好友不到100人,還會定期删除聯系人。
被删的人一臉懵,連“天天兄弟團”的錢楓也頭大如鬥。
在他看來,比起維系人際關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更為重要。
所有的時間都是你的
這樣的生活
你會突然間覺得
自在的一塌糊塗
所以,不工作的時候,他會消失在大衆視線。
習慣獨處、熱愛閱讀。感興趣的領域,是文化、茶道、方言。
這種有點“一心隻讀聖賢書”的生活方式,在給予他文化涵養和儲備的同時,也讓他的觀念,和當下流行的話題逐漸脫節。
有一次,他帶着老婆孩子去朋友家裡做客。
沒想到對方沒打招呼,就召集了一群人圍觀,剛進門就用手機開始拍了起來。
當時他就怒了,認為對方觸及了自己的底線,結果茶都沒喝,轉頭就走。
這個古闆而嚴格的人,腦袋裡裝滿了仁智禮儀。多年好友都不買賬,在他認為的“大是大非”問題上,更是堅持原則,沒有餘地。
親情,就是他的原則之一。
我是一個家庭觀念
特别特别強的人
有嘉賓自爆“特殊愛好”,喜歡在網上看直播,并且每看必打賞,生活費百分之八十都給了主播。
他張口就問,能拿出多少“打賞”給父母?
在他的價值觀念裡,網絡上這些東西,不可以越過身邊親友的次序。
“父母”更是不能以戲谑的方式,輕易拿來開玩笑的。
而對于粉絲和偶像的關系,汪涵曾做過這樣的總結——
粉絲是水,偶像是魚
水的質量好壞,決定了魚的生存時間長短
希望粉絲以積極、健康的狀态和偶像互動
彼此相互提升、相互進步
他這一番話,不無道理。
他把家庭認作非常重要的底線,把粉絲當成和藝人良性互動的夥伴。所以,當他正派的思想和飯圈的文化發生沖撞時,按照他的邏輯,“媽媽愛你”絕非什麼愛意的表達,而是——
1. 你這是占王一博便宜呢?
2. 你才多大,就在大庭廣衆下“認兒子”,有考慮過自己媽媽的感受嗎?
他對這混亂的輩分看不下,忍不了,所以當場批評了粉絲。
這的确是個亂輩分的時代。
同為社畜,有人對“客戶爸爸”“馬雲爸爸”習以為常,用來自嘲。
也有人如飄飄,聽到這些詞時總覺得一陣屈辱。
或許,汪涵聽粉絲在偶像面前大喊“媽媽愛你”的感受,就像這樣——
品牌在粉絲面前,自cue金主爸爸。
不僅明星要做代言方的乖寶寶,粉絲也得跟着舔。
誰讓是你“女鵝”“鵝子”呢。
這種不适感,換句話說,藝人叫觀衆是衣食父母,是自謙。
觀衆如果真以父母自居,多少有些自大。
這次汪涵斥責“媽粉”,也有很多人拿何炅對此的不同反應,來比較他的“不夠格”“跟不上潮流——
我說句實話,我的粉絲也有管我叫崽崽的
沒錯,作為主持人,一定是他更加得體。
兼顧觀衆和嘉賓的面子,又極委婉地傳遞出:媽粉發乎情卻未必止乎禮,至少他們作為當事人有點詫異尴尬。
但,非要因此說汪涵是不專業的主持人,倒也不必。
“長江以南,何炅汪涵”的美譽不是白叫的。
兩人一飛揚,一穩健的風格,也撐起湖南台大大小小無數王牌節目。
而“媽媽愛你”其實隻是導火索,點燃的是汪涵近年來來的尴尬處境。
什麼處境——飛揚與穩健倒錯,娛樂與教化對立。
《快樂大本營》從十幾年起,主打的就是年輕市場,嘉賓一直以來都是娛樂圈的明星流量。
《天天向上》曾經專注發掘民間草根,傳遞中華美好品德,如今卻成了四不像。
看看改版後每期的嘉賓陣容,多麼一鍋亂炖——
汪東城、胡可、假笑男孩、sunnee、連淮偉、于小彤、素人玩具設計師……
既要年輕流量,又放不下社會教化。
節目流程,大緻就是分為兩組,PK組裝玩具。
假笑男孩淪為背景闆,台詞不超過五句話,全程鑲邊。
主持人裡也有新鮮血液,可王一博幾乎隐形,高天鶴基本隻負責朗誦遊戲規則。
作為觀衆,飄飄看着很尴尬,我想身處舞台中央的汪涵,煎熬更不會少。
他接受《南都》采訪時就說過:
我的年齡和他們(小鮮肉)差距特别大……所以在談論的東西,或者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肯定有很多不一樣。
作為一個制片人,當然希望這個節目更加鉚合自己的氣質……小鮮肉的加入,會不會讓我們的觀衆群又往《大本營》靠了一些,這是我自己在考慮的問題。
當然我們最大的目的,就是收視率能好。為了收視率我們會做很多改變。
說得很清楚了,自己和鮮肉有代溝,和太娛樂的内容八字不合,但為了收視率不得不低頭。
汪涵聽到“媽媽愛你”,感到不滿的,隻是粉絲“不害臊”麼?
要飄飄說,一半一半吧。
一半,來自對粉絲經濟積壓已久的憋屈,與自己同台主持的年輕人被小姑娘叫兒子,自己人到中年,竟不得不向“觀衆爸爸”低頭。
另一半,來自汪涵身上那股老派明星的風骨,以及年齡越長,越自覺“我有責任”的包袱。
飄飄曾經提過,電影,及一切文藝作品,不應該承擔教化的責任,它們隻是反應人性。
但,販賣人設的愛豆們呢?
那些滿口叫着你們要允許青年人犯錯,我們會進步,但是幾年來沒看見進步在哪的“演員”。
以及啥名堂還沒演出來,就已經宣布成“神”——我的人生不隻電視劇的超然物外者。
他們也不應該承擔“教化”,或者說,不應該為自己年輕的粉絲做一些積極影響嗎?
同樣敢怼粉絲的偶像掌門人炎亞綸曾說——
做藝人,占用了太多年輕靈魂的世界,因此還是要有責任感。
因為有一次,一對父母帶着女兒去他的簽唱會,求他跟孩子說要好好讀書好好考試。
炎亞綸心說,你們才是她的父母,說起來不是會更有力道麼?
那對父母說,隻有你講她才會聽。
後來炎亞綸才想明白,一個偶像說話的分量,對小粉絲來說,真的會超過父母、朋友、老師。
他也才知道,做藝人不隻是風風光光、裝瘋賣傻就行的。
汪涵明明自知不夠娛樂,為什麼不去學得更娛樂,修習飯圈文化,而是越來越“讨嫌”?
他今天的“怎麼你就媽媽了”其實不過是重複他早年那些,年輕粉絲一定不愛聽的話——
有的年輕的朋友
為了看自己心目中的偶像
跑很遠很遠的路
然後在門口呼喊他們的名字
你們有多長時間
沒有這麼花一分鐘時間
看一下自己的父母
這話看來,和今天粉絲曝光的說教場面多相似。
就像一個尴尬的老父親,重複彈着自知越來越無人聽的老調。
誰不喜歡偶像們永遠甜美的笑容呢?
但在娛樂圈裡,日漸不受待見、卻讓人保持清醒的辛辣和澀味,也很珍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