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上海堡壘》期待很高,一方面是因為原著粉的緣故,一方面則是《流浪地球》讓我知道國内也是可以拍出高水準的科幻電影的,于是參加了首映,看完之後真是無力吐槽,電影缺點不說了,總之看着我惡心,連帶着對原著也粉不起來了

...

為了醒醒腦,去去心裡的那股惡心,我三刷了《流浪地球》,表示這才是科幻電影該有的樣子,如果把《流浪地球》比喻成人間美味的話,《上海堡壘》連大排檔都算不上

...

《流浪地球》所帶來的意義是非凡的,縱觀國内電影市場,好像科幻電影一直都沒發展,也就一部《霹靂貝貝》勉強還湊合,那都是1988年的事了,《流浪地球》的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可視為科幻電影的标杆之作,有了标杆,後作就有了參考,能不能媲美甚至超越标杆,才能決定一部科幻電影的成敗,隻是想不到有了标杆後,《上海堡壘》還能拍成這個樣子

...

三次觀看《流浪地球》,都對一個名詞感觸很深,那就是“飽和式救援”,整部電影看下來,我根本分不清楚到底誰是主角,是劉啟,劉培強,還是王磊,韓朵朵等,這部電影裡,個人英雄主義不在,面對毀滅全球的災難,人類空前團結在一起,每個人,每個國家都傾盡所有,盡其可能的為“流浪地球”做出自己的貢獻

...

主角團固然可敬,為了運送火石,主角團犧牲了太多的人,然而到了地方,還是别人搶先一步修好發動機,他們面對的困難程度,可以想象,一點不比主角團少。面對莫斯的叛逃,想出倉拯救的可不止吳京跟毛子,程序員小哥,劉啟一起決定點燃木星時,以色列科學家早就想到了

...

這裡不像好萊塢的一些電影,沒有個人英雄主義,每個人都是流浪地球計劃的一部分,都要為整個地球的生死存亡做出自己的貢獻,英雄能夠造時勢,但是要推動曆史滾滾向前發展,需要的是所有人類構成的整個社會的一起進步,這才顯得真實,一個人就想拯救地球,你是在說神話故事?

...

人類的一起努力,才有了大阪發射器已經恢複,新加坡發射器已恢複,都靈發射器已恢複……,才有了日本救援隊佐藤少佐前來報道,俄羅斯救援隊伊凡一等兵前來報道,英國救援隊布萊恩列兵……,才有了最先五千公裡的射程,才有了吳京的緻命一擊

...

劇情精彩,我們再來談談電影特效如何,本片的視覺效果就算是放在全球都是一流的,也許比不上好萊塢最頂級的視覺電影,但足以媲美《全球風暴》、《火星救援》、《2012》,更别說《流浪地球》隻花了3000萬美元用在特效制作上,而以上三部,特效制作均超過了一億美金

...

要不是後來吳京帶資金入組,電影很可能就拍不完,這才完成了史詩級的補拍效果,有了吳京的最後接力,成功引爆木星,佩服吳京眼光獨到的同時,又為吳京為《流浪地球》的成功所做出的貢獻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

被大海淹沒,就把他填平,被大山阻攔,就把他搬走,有十個太陽,那就射下九個,太陽暴怒,那就流浪地球,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後羿射日,流浪地球,人類社會在所有人的努力下一定會滾滾向前,生生不息,沒有任何災難能夠停止我們向前的步伐,緻敬《流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