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知道這部電影是因為微博上刷到的一張海報——不大的房間裡擺着一張四方木桌,父親坐在中間喝着小酒,母親伸着筷子給對面的孩子夾菜,兒子邊吃邊說着學校的生活。

這種一家人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地吃飯的場景讓人覺得很熟悉,極其簡單自然的畫面,幾乎是我們每個人的日常,是每天每天都會有的最不起眼最普通不過的“生活”。
看海報的第一眼,我以為它就是講一個平凡家庭的幸福故事。
但當我走進電影院真正去看了我才發現,其實我隻猜中了一半。
話不多說,先給沒看過的各位劇透一波。(對不住了大家)
故事大背景是80年代。
劉耀軍一家和沈英明一家是曾一起下鄉插隊的知青,後又在同一個工廠共事。他們智趣相投,在生活中常常互相幫襯,友誼十分深厚,更有緣的是,兩家人的兒子“星星”和“浩浩”還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
但時代的江河并不像生活一樣看着那麼平靜。
耀慶的妻子麗雲懷了二胎,當時計劃生育管控得正嚴,當了工廠領導的沈英明妻子海燕執行工作帶着麗雲将肚子裡的孩子打掉了。
更大的不幸接着就來了。
在一次玩耍中,耀慶和麗雲的兒子星星溺水身亡。
耀慶和麗雲痛失愛子,英明和海燕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責與悔恨之中。兩家人的命運從此就像不同的軌道上的列車,各自駛離。
大工廠開始改制,耀慶一家離開當地,輾轉到福建的小城并領養了一個與星星長相相似的男孩,但男孩少年時期叛逆後來便離家出走了。
英明則做了商人,在生意場上摸爬滾打,兒子浩浩上了大學最終成為了一名醫生,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富足。
二十年後,兩家人再相見。
海燕不久于人世之時用盡力氣向麗雲忏悔。
長大成人的浩浩向耀軍和麗雲坦白了星星溺水的原因。
耀軍和麗雲去給逝去的兒子掃了墓。
當初要好的幾家人又再次聚在一起。
那個離家出走的“星星”終于給父母打了一通電話。
影片最後以地久天長和So long , my son.結尾。

很多人看完電影後說它把生活細節還原的很好,它講的就是普普通通的中國家庭的故事。但其實它又不單單講平淡的生活,它把生活放進時代的浪潮裡,讓它像洗衣機裡的衣物一樣被滾動,于是那些我們在生活中常常忽略的悲喜與無奈終于被甩上了海岸。
故事很平凡是對的,但故事很幸福卻是不恰當的。
“地久天長”這個标題挺有意思的,值得一說。
01
電影裡直接點出這四個字是幾家人在耀慶家偷偷放磁帶跳舞的時候出現的。海燕覺得美玉跳舞時的歌太鬧騰了,于是美玉就放了一首《友誼地久天長》。
怎能忘記 舊日朋友 心中能不歡笑
舊日朋友 豈能相忘 友誼地久天長
在歌聲之中,衆人回憶起了當初一同下鄉的知青歲月。幾家人在年輕的時候相遇,在人生結婚、生子的重要階段裡彼此見證相互扶持一同刻畫着友誼的美好。
在給星星和浩浩過生日的時候,耀慶就說過,自己和英明是好兄弟,下一代人還會是好兄弟。幾戶人家的友誼之情沒有其他複雜的利益糾紛,就是一種十分純粹的情感。這種情誼其實也為後來兩家人分開以及再見而鋪墊。
02
電影裡工廠當地醫院的綠色長廊出現了兩次。
一次是海燕帶着麗雲來醫院打胎,一次是星星溺水耀慶衆人同擔架一起奔向手術室。兩次長廊奔走,都是與自己的孩子做永生的告别。
綠色在很多時候都代表着生命的顔色,但在這兩處地方卻用生命之色暗喻死亡。(我不知道這是不是電影的制作者特意設置的,但在我看來,這個不起眼的顔色确是讓我覺得悲傷了。)
後來兩人領養的孩子從出走到回家二人也都沒有太多的責備,流露出來的是做父母對孩子的那份由心而生的愛。把一家三口的合照放在懷裡的他們,是在渴求着親情的地久天長吧。
03
搬到福建之後的麗雲與耀軍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耀軍在與茉莉見面的時候說覺得挺好的,聽不懂當地人說話,挺好的。
麗雲戴着遮陽帽,坐在車上的時候眼神裡流露出來的不是疲憊,相反是一種很安然的感覺。“時間已經停止了,剩下的就是等着慢慢變老。”

兩人相伴着生活,很多時候都隻是沉默着做事,用徹底的安靜與無盡的時間來抹平過往的傷痛。二人在曆經逝子、背叛、自殺之後,坐在飛機上笑着說“我們居然還會怕死。”的時候展現出來的不再是悲傷,而是一種看淡生死,平靜自若的心态,向死而生,永不放棄的信念。
地久天長的時光,換來地久天長的相守。
回歸電影主題,最根本的一個字是“善”。
耀軍與麗雲面對星星的死亡,痛苦但不盲目。當英明拿着刀将星星死亡的真相告訴耀軍,說“一命抵一命”的時候,耀軍激動地奪過刀,說的是“隻要活着就一個字也不要說。”

幾十年後當浩浩長大成人把心底的樹給他們看的時候,耀軍與麗雲仍是選擇用善去包容、去寬恕。
海燕死前的悔恨、茉莉的理解、浩浩的坦誠、“星星”離家後最終選擇歸來其實都是影片中“善”的體現。
影片裡的情感始終是克制和壓抑的。
譬如耀軍抱着溺水的兒子奔向醫院時火車飛駛,鐵軌聲蓋過了急促的呼吸聲;譬如“星星”離家前那個悶響的磕頭聲,父子情裡的遺憾與無奈一頭盡下。
譬如耀軍與麗雲幾十年後去給兒子上墳,紙錢火光閃爍,世事的無常也在那灰燼裡了。
耀軍和麗雲在工廠上崗時住的那間房子,二十年後絲毫沒變。外界高樓拔地而起,屋内風平浪靜。我在想,是不是我們每個人心裡也都有那麼一間房,裡面裝着的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地久天長的記憶,都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