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舟記》之後,看了宮崎葵的另一部作品《丈夫得了抑郁症》。

說起抑郁症,最容易想到的是痛苦和煎熬,比如之前熱映的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丈夫得了抑郁症》這部電影淡化了抑郁症帶來的普遍絕望和沉重,隻是簡單的日常,沒有很用力,給人的感覺是平淡、清寂和溫暖。

...

宮崎葵飾演的妻子小晴,是個不太有上進心的業餘漫畫家,結婚後就在家畫畫漫畫,做做家務,跟寵物蜥蜴玩耍,懶散又舒适,心安理得地過着自己的小日子,直到有一天,丈夫高崎得了抑郁症。

堺雅人飾演的丈夫高崎,和小晴是完全不同的人,做事一絲不苟,敏感細膩,從星期一到星期天搭配固定顔色的領帶,吃固定口味的奶酪,他活在一個固定的格式中,為自己劃好了各種條條框框,背負着所有的道德律,已經忘記了擡頭看看頭頂的星空。

...

他有着典型的日本男人的枯燥、孤獨和深刻,巨大的工作壓力,讓他成為了一個焦慮的、蜷縮成一團的抑郁症患者。

小晴以離婚相要挾,讓高崎從不喜歡的工作中辭職回家。

辭職回家後的抑郁症丈夫是這樣的:

不敢打電話,不敢坐電車,不敢睡午覺,做不了任何事。

覺得自己對不起寵物,對不起妻子,甚至把小晴漫畫賣不出去的責任也攬到自己身上,經常躲在被子中哭泣,無法坦然面對所有的一切。

...

小晴有一種恰到好處的力量,很溫暖,很治愈,紮着丸子頭,有少女的可愛,也有為人妻的責任感和魅力,她與生俱來的靜氣和恬淡,是高崎走出抑郁症的關鍵因素。

結婚時,高崎的誓言“小晴,你專心畫漫畫,我來養你”,讓原本自卑的小晴有了一個寬松舒适的環境與自己的愛好共同成長,現在高崎生病了,小晴決定從自我的小世界中走出來,與他共渡難關。

高崎什麼事情都做不了,小晴就說,那你就不做了,不做事情是你自己的選擇,不要給自己壓力。

高崎對一隻小烏龜一見鐘情,她就買下那隻烏龜送給他,并且給烏龜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

...

她安慰離婚後元氣大傷的朋友,如果痛苦的話,就不要努力了,保持平常心就好,我丈夫得了抑郁症,但是我決定不努力,無論多辛苦多難受,都不努力。

她對擔憂的母親說,我不應該苦苦尋找抑郁的原因,而是要去發現抑郁症的意義。

等失業保險無法維持家用的時候,小晴開始出門工作,從事與漫畫有關的工作,坦然跟别人說自己的丈夫得了抑郁症,不再覺得羞恥。

喜愛漫畫的小晴,讓我不自覺想起《重版出來》裡面的漫畫編輯和作者們,他們身上有着和小晴一樣的熱愛和眷戀,那份熱愛讓他們像光源體一樣,吸引人不自覺靠近。

...

她每天用畫筆記錄心情和感受,順其自然,讓抑郁像水流一樣在家庭中流動,不焦躁,不特别對待抑郁症這件事。

影片中夫妻倆感情的呈現也是平平淡淡的,隻有瑣碎的細節和真實的生活,隻有兩次情緒激烈的場景。

一次是小晴陪最後一次上班的高崎坐電車,在擁擠的密不透風的電車車廂,小晴吃驚又心疼地說,老公你每天都要擠電車上班,辛苦你啦,還好今天是最後一次。高崎旁若無人地痛哭起來,委屈,心酸又痛快地哭泣。

另外一次,是埋頭畫畫趕稿的小晴,吼了高崎,高崎縮回浴室中哭泣,無聲又絕望的哭泣,絕望到想離開這個世界,在自殺的關頭被小晴發現,兩個人抱頭痛哭。

...

兩人互相扶持,互相取暖,像兩隻孤獨的小獸。

抑郁症讓兩人的生活有了沉沉的重量,新的很有質感的東西,突破痛苦的繭,慢慢長了出來。

高崎根據心理醫生的建議,每天寫日記記錄自己的心情,小晴也每天用手賬記錄抑郁症丈夫的日常生活和細微變化。等到小晴想寫書的時候,這些都成了非常棒的素材,手賬中的字畫,像精靈一樣飛了出來,讓她完成了和電影同名的書籍《丈夫得了抑郁症》。

這本書讓人們更加理解抑郁症,也幫助很多抑郁症患者走出困境。

...

初心心理創始人李雪老師曾在多篇文章中提到自己的抑郁症:

跟這種要死掉的感覺在一起,真的挺恐怖的,我經常一整天都像僵屍一樣癱在床上,不吃不喝,跟自己的眼淚在一起,甚至連眼淚都沒有,就那樣攤屍。

這個過程并非體驗一兩次我就解脫了,我整整體驗了近10年,每隔一兩個月,就要掉進去一次,好像永無止境,但是每次掉進去,都比以前對自己的了解更深。

她說,人在面對痛苦時,要身懷敬意,并向其學習。

影片中的小晴和高崎,他們面對抑郁症的态度,與李雪老師不謀而合,坦然面對抑郁症,适應它,與它相處,向它學習。

最有效的療愈方式,其實恰恰是最日常、最不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