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之光Nattvardsgästerna(1963)的劇情介紹
埃裡克森牧師在瑞典一小鎮宣揚基督的愛,認為愛是上帝存在的證明,但圍繞在他身邊發生的事卻彌漫着世界末日的氣息,因為他與人全無溝通。上承《猶在鏡中》,下啟《沉默》的《信仰三部曲》中間作品,場景集中(室内劇形式),時間短促(發生在一天内),雖然簡潔但傳遞出深刻的涵義。
冬日之光Nattvardsgästerna(1963)的影評
2024.1.22
上帝三部曲第二部,不知為啥CC排片排在The Silence前面(豆瓣還沒過我的那篇)。開頭整整13分鐘令人昏昏欲絕,難以忍受,枯燥,甚至稱得上是可笑的傳教畫面不免得讓不少非伯格曼宗教類型觀衆感到不适,但隻要稍微具備一些文化素養的人 ...
《冬日之光》中字重譯
就像你從沒看過《冬日之光》。如果你看《冬日之光》使用的是網上流傳的一版中文字幕,那麼你走運了。用這版重譯的中字,你會看到一出新的電影。玩笑歸玩笑,原先的中字翻譯得流暢,但我不滿它和英文字幕的内容相差太遠了。比方說原字幕裡翻譯的“虛假 ...
沉默的神、失敗的交流
《冬日之光》着眼于在十字架上被遺棄的基督所經曆的神的沉默,将這種沉默帶來的痛苦平移到路德宗牧師Tomas、漁夫Jonas和無神論者Marta身上。影片的開頭是教堂裡進行的路德宗彌撒,人們的神情恭謹而空洞,為自己身上難以擺脫的苦痛表現 ...
有上帝的地方就有死亡
《Nattvardsgästerna》有上帝的地方就有死亡上帝無處存在,而揭示他冷酷沉默的證據卻又無處不在,上帝目睹教民們飽受折磨,虔誠的祈禱喚起河邊一聲槍響;上帝存在于愛,當持續施加傷害于身邊人的上帝代言人,牧師懷疑地念出聖餐典故 ...
#重看#古典、簡潔、沉默、肅穆,德萊葉與布列松隐約可見;冬日之微光慘淡稀薄,恰如信仰之岌岌可危,光線變化折射勾連心理轉變;構圖與鏡頭都很工整,與牧師職業&教堂氛圍契合;他永遠在書寫親情的疏離、神性的質疑,父親的陰影像冬日的雪徹骨一生。
在信念終于垮塌的黑暗時分,一束[冬日之光]倏忽照亮了牧師的臉。呵!上帝不是愛,愛亦不是上帝,懷疑才是。當結尾的鐘聲敲響,女主角跪下去祈求哪怕一丁點的信仰,我們很難不為之動容。這就是人類吧,在疑惑中苦苦尋覓着光亮。伯格曼不僅用他高超的語言、更用他的沉默輕松地摧毀了我。那是上帝的沉默。
"神之默示"三部曲中篇。1.風格極簡而質樸,布光精妙,以靜止鏡頭和小景别為主,攝影機對人臉的凝注一如既往。2.冷漠、疏離、傲慢、信仰動搖的牧師解答不了苦難與生死問題(由中國即将研制成功核彈引發的焦慮),亦無法接受瑪塔對自己的愛。3.片尾教堂司事自承對耶稣受難時高喊的“我的神,為什麼離棄我?”(見于[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後兩福音書則無此細節)的思考發人深省,身心的苦難與信-疑的糾結溢于言表。4.八分鐘的瑪塔對鏡讀信段落情真意切,中途插入的手中潰爛皮疹鏡頭則同質于耶稣聖痕。5.牧師發出天問後的一刹那,窗外耀眼的光線兀自籠罩了他,一如馬力克[通往仙境]結尾的那道神秘聖光。6.牧師說,每當直面上帝,祂就會變成某種醜陋惡心的東西,如蜘蛛——恍若[猶在鏡中]變奏。7.首禮拜詳盡展示,末尾則僅有非信徒瑪塔一人。(9.0/10)
那個愛著牧師的女人,給我一種除了牧師其他人都看不見她的錯覺。
相比《猶在鏡中》,對上帝的直觀讨論減少了些,但還是濃重于《沉默》
對白寫得真好。兩個很棒的段落:Lundberg女士念信,直面鏡頭難以逃脫;神父與Lundberg在鐵軌前停車,神父說是他父母期望他成為神職人員,此時火車噴着蒸汽,頭也不回地往前駛去。
《猶在鏡中》探讨了“上帝是愛,愛是上帝”,《冬日之光》則嘲諷了這觀點。同屬“信仰三部曲”,延續了上帝是否存在的探讨,但比前作的癫狂更絕望,心如死灰的牧師再無裝載盛情的可能,反向信衆傾吐苦水。管家說,耶稣被釘死前使徒離棄,上帝不應,在懷疑中死去最痛苦。談及中國原子彈威脅,有意思。
1.冬日之光,雖然明亮卻顯得蒼白無力,雖然仍有熱量卻無法溫暖人心;2.上帝即是愛,若失所愛,心中的上帝是否還在?信仰的動搖,焦慮的世界,上帝在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