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山大·涅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Невский(1938)的劇情介紹
影片表現了13世紀俄國亞曆山大·内夫斯基王子率領軍民擊潰掠奪成性的德國立窩尼亞條頓騎士的業績。愛森斯坦借鑒民間叙事詩的技巧,使這一愛國史詩具有明顯的壯麗歌劇的風格。條頓騎士入侵俄國後,無惡不作。他們洗劫普斯科夫,吊死愛國者。内夫斯基帶領人民群衆,以伊格納特等積極分子為骨幹力量,保衛了重鎮諾夫哥羅德,消滅了叛徒托瓦爾其洛。最後,在楚德湖的冰面上大敗條頓騎士。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АлександрНевский(1938)的影評
《亞曆山大•涅夫斯基》(Alexander Nevsky,蘇聯,1938)音畫圖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配樂;愛森斯坦導演作曲家的才華不一定低于導演。在此片中,兩位蘇聯藝術家合作無間。由此圖可看出音樂如何與畫面構圖(士兵的動作)搭配。謝 ...
2016上海電影節。涅夫斯基的人生也是三大段,打瑞典,打日耳曼,然後向蒙古人妥協。這裡選了中間的冰上之戰。體會早期戰争題材的表現形式與現在電影的差異是很有趣的。民族主義,露西亞,主旋律。1938年這個首映時間也很微妙。最神奇的是,我開始為該片出現的許多元素與魔戒對照之契合而震驚。
第一次看愛森斯坦的有聲長片。影片的主角亞曆山大·涅夫斯基是十三世紀俄羅斯人的領袖,諾夫哥羅德大公。他在13世紀擊退了歐洲的一系列侵略者,對待蒙古征服者時,他采取了懷柔政策,成功保持了俄羅斯的統一。1942年斯大林宣布亞曆山大·涅夫斯基為民族英雄。感覺影片從打仗開始就變得過于喜劇了。
一般般,戰争場面不錯,戰鬥的諧趣性加入,但人物性格刻畫幾乎沒有,普羅柯非耶夫配樂根本聽不清音效太差,條頓騎士的盔甲真cult
siff@大上海;“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從無聲到有聲的尴尬轉型,政治導向明顯的樣闆戲鼻祖,表演具有濃厚舞台味,主角光環+一定喜劇因素讓全場笑場連連;群戲調度依然有亮點,依稀可見拿手蒙太奇。
說心裡話他的有聲片比無聲片差海了,音效很不給力,不如單聽普羅科菲耶夫的冰湖大戰。mark: 聲畫對位,一部長音階的交響樂。不過我一點沒感覺對位對的很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