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謝特Mouchette(1967)的劇情介紹
14歲的少女穆謝特(NadineNortier飾)生活在法國的鄉間,她的童年暗淡無味,充滿艱辛。父親(PaulHebert飾)是一個販賣私酒的貪杯酒鬼,對家務不管不顧;母親(MarieCardinal飾)病入膏肓,終日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莅臨;尚在襁褓中的弟弟整天哭鬧不止,令人心煩氣躁。家庭的磨難讓這個小女孩過早成熟,她打工賺來的錢被父親搶走,還經常遭到毆打。她在學校受到同學的嘲笑和欺負,倔強的穆謝特隻能通過在放學時向同學丢土塊宣洩心中的不滿。原本應該充滿快樂的花季童年,就這樣過早地凋謝了……
本片榮獲1967年戛納電影節OCIC獎、1968年法國電影評論協會獎最佳影片獎、1969年意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兔獎最佳外語片導演獎、1967年威尼斯電影節Pasinetti最佳影片獎。
本片榮獲1967年戛納電影節OCIC獎、1968年法國電影評論協會獎最佳影片獎、1969年意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兔獎最佳外語片導演獎、1967年威尼斯電影節Pasinetti最佳影片獎。
穆謝特Mouchette(1967)的影評
穆謝特
悲慘的穆謝特,導演特别冷靜而客觀地展現穆謝特的人生困局,貧窮的家庭,照顧病重的母親和年幼的弟弟,承受着父親的壓榨與暴力,在學校沒有朋友,常被取笑,隻能通過放學後躲在低處丢土塊來發洩内心的不滿與維護自己的尊嚴。遊樂場裡短暫的笑容,與男 ...
平靜、冷酷又絕望,布列松簡直不是人... 穆謝特的人生,本可以是充斥着無數次情緒大起大落的:酗酒又殘暴的父親和哥哥,病重早早離世的母親,襁褓裡的弟弟... 而用倔強和沉默面對這一切的她,竟在遭受暴力侵犯後尋到僅存的溫暖,盡管那也稍縱即逝。被結局弄崩潰了真的,雖然一切都是注定
對西方人而言,可能很震撼。比比咱們農村的苦孩兒,缺衣少食,沒錢念書,要都跟穆謝特一樣尋短見,唉,後果不堪。布列森喜歡玩哲學、宗教意味,不過沒什麼水平。道理很簡單,肚子裡真有貨,寫幾本書呀。老跟電影相結合,裝b而已。
@北京法國文化中心 布列松影展。看到這部的時候就已經嚴重感覺演員在布列松電影中的類道具的雕塑感,他們表情極為匮乏,基本上哭的時候和往常比就隻有兩行淚的區别,他的電影是靠影像本身和内部張力來撐的,輪到這樣的題材,沒一個漂亮女孩真是看不下去呀。:-(
讓人回想起貝拉塔爾《撒旦探戈》裡的小女孩,羅西裡尼《德意志零年》裡的小男孩。他們都執行了一場死亡,然後毫無征兆的選擇了自殺。小孩的世界是去中心化的解構的世界,由不得成人讀解的餘地。這是最不克制的布列松電影,但是最壓抑的一部。原著中沒有的三次翻滾,是我見過最震撼的電影結尾之一吧。
驢子的前世。穆謝特不合腳的大鞋,便是整個故事的縮影。她的命運也如同影片中反複出現的被捕獲獵殺的小動物,唯有逃竄掙紮。碰碰車是短暫的快樂,卻同樣是動物性本能的延伸。生活沒有給予她什麼,隻有徹底的強加,她企圖為自己找到一個角落,但是脆弱的屋檐不斷坍塌。話語引導她滾出生活,緊抓裹屍布。
穆謝特是法國哪吒?布列松說:寫作這事,不要用形容詞,用動詞。布列松的電影屬于越看越妙之列。
布列松對于心理刻畫和生活真相的追求近乎偏執,他讓觀衆眼睜睜的看着穆謝特所遭遇的一切,絲毫不加修飾。他告訴你(你也心知肚明)這就是真實的、去戲劇化的故事。這是老塔、伯格曼等大師都想要達到的高度,可對于普通觀衆來說這部電影太過殘忍了,劇情的跌宕對本片來說毫無意義,唯一重要的隻有事實。
世界對少女穆謝特來說是如此的蒼涼而無情,唯有死亡才能解除外部的苦難與内心的恨憤。影片開頭,穆謝特在樹林裡自問:“沒有我的話,他們該怎麼辦?”類似的問題曾由弗蘭克·卡普拉以一種無比勵志的方式探讨過([生活多美好]),而布列松的冷酷則貫穿首尾,一如獵捕與陷阱的隐喻,以及多次在銀幕上殺死主角(重複鏡頭回放)。推搡與沖撞的動作母題,無可挽回的跌墜,一切都面目猙獰。即便是僅有的、微末而酸甜的幸福時刻(第二次哼唱聖歌&經典的碰碰車段落),也隻是(如布列松在采訪中所透露的)為了更為絕情地摧毀希望與贖救的可能。(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