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夕陽情まあだだよ(1993)的劇情介紹
該片講述了一個充滿生命情趣的教師内田毅然辭去大學教書職務,一心在家從事寫作之後發生的一連串生活趣事。内田深受學生們的愛戴,學生們每年都會為老師舉辦生日會。每年的生日會上,學生們都會問老師“準備好了嗎?”,而内田的回答則永遠是“還沒”。内田對生死的豁達也深深地影響着自己的學生們,時刻提醒着學生們要有一個健康積極的心态。教授的貓丢了一直哭,學生們趕緊去看望他,為他到處找貓,還到學校等地方發傳單,在報紙上登啟事,希望能夠幫助老師找回貓咪,重拾笑顔。濃厚的師生情貫穿全片。影片結尾,内田在生日宴後入睡,外面學生在暢飲交談,他已近暮年的夢裡是孩童時在稻草堆裡捉迷藏的場景,一大堆孩子連連喊着藏好沒,他連連回答“還沒還沒”。
第一次摩阿陀會時,全部都是男士,就連師母也無權參加;到了第十七次,婦女上席了。這個細節從側面展示了日本現代化的發展。
聚會那場戲,讓我想起消防員的舞會。黑澤sama的調度是絕對西式的
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
片中的這種互相珍視互相扶持的師生情現實生活中很難覓到,幾乎已經像是傳奇一般的所在,通過捉小偷、生日宴、尋貓咪三個故事串起來主要人物的性情靈魂。大學畢業後我有多久沒有再去拜訪過老師?我懷念學生時代那廖廖幾位值得永遠尊重的恩師。
從單純的時間線來看,黑澤明最後的作品是這部《袅袅夕陽情》,而并非那部被人時常提及的《夢》。本片的内容與黑澤明處女作《姿三四郎》類似,都是講述師生之間的故事,這樣的一個呼應,形成了一個完美的閉環。大抵是黑澤明本人在晚年享受了日本電影屆巨大的尊崇,因此,最後一次用鏡頭說話便選擇了這個頗有自指傾向的題材,完成了一份另類的自傳。學生視角的選取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黑澤明許多作品中的說教意味,使觀衆有了一個完美的代入身份,得以去體會教授的魅力,而不為那絮絮叨叨的話語所感到厭煩。在前半段,電影趣味是極高的,在大師級的鏡頭運動與構圖設計中,整個調度與教授的氣質極為契合,最終在第一次聚會時達到高潮。但而後尋貓的段落有些過長了,大量情感戲份的出現,令人有煽情的感覺,好在最後的返璞歸真又将電影拉來回來。
黑澤明的謝幕之作,“最後”的意味非常鮮明。片尾,夢中的夕陽如火燒,兒童的遊戲被晚景打斷。孩子望着晚霞,字幕徐徐升起,“準備好了嗎?”“還沒!”回答空曠得回響。黑澤明集中最後的力量,表達了自己在老年體悟到的人生境界。但不得不說,表現得過于一廂情願,片中諸生百事不做,隻是衆星捧月,如信徒般環繞老師的關系,或許黑澤明在他與他的西方追随者盧卡斯、科波拉、馬丁斯科塞斯等人的交往中體會過,卻實在不是世間常情。回想一下,沒有三船、志村喬和仲代達矢的黑澤明,我一部都不喜歡。也難免設想,如若志村喬彼時還在世,出演這名教授,大約我也會感動落淚吧。再見,黑澤明。謝幕已畢,不喊安可了。
豬腳老爺子挺可愛,但黑澤明老毛病又犯了~用力過猛外加窮教育人
黑澤明是一位很典型的情緒渲染型導演,有三分故事和人物要甩出七分的情緒,這就要求作為叙事載體的矛盾性質也要足夠激烈跌宕才能與這種誇張的叙事風格匹配協調相得益彰,諸如決戰山賊的武士;拯救生命的醫生;消滅惡霸的浪人……可袅袅夕陽偏偏是屬于那種無論從專業特點還是生命階段上看本應淺淡緩溫娓娓道來的故事,傳統黑片情緒技法被置于其中之後自然難免失度尬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