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了編導晚課,我問老師說:“你覺得王佳芝怎麼就愛上易默成了呢?”他笑了笑對我說:“你一個女性都沒看明白,我一個直男就更不懂了。我是認為,女人愛上男人就是一瞬間的事。可能你事先預設了一個理想型,但真正那個人出現的時候,你會推翻所有的預設覺得:就是他了。”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我帶着尋找王佳芝的“一瞬間”的目标二刷《色戒》,才懂了旗袍下藏着的是怎樣的一顆孤獨孤獨的心,才懂了易默成壓抑冷漠下迸發出的那一點愛戀。
引論完畢,咱們進入正題
整一個開場戲使用的是軟光,得以展現女性臉部的柔和,營造的自然光效增添了真實感。悠揚的爵士樂和太太們的旗袍呈現了濃濃的老上海風情。
沈媽端着四碗馄饨走進麻将室,此時運用了一個背跟鏡頭,鏡頭的視點慢慢地移動到了牌桌前,一個中景交代了牌桌上的人物,而沈媽出畫了。

攝影機跟随着那四碗馄饨,鏡頭經曆了一個搖的運動最後落幅在桌上的馄饨時,機位偏低。随後立即切到手部特寫。第一顆長鏡頭,一氣呵成,有限的時間和景别營造出了歡快的氛圍,又不失神秘感。


馬太太的幾句客套話捧着梁先生,八面玲珑的太太們即使是唠家常也不忘相敬如賓。幾個近景鏡頭照出的是她們各懷心事的臉。
我蠻喜歡易太太這個角色設定的,她好像是導演視角知道全局。不一會兒,她就向馬太太開炮了。





梁太太的一句玩笑話暫停了沒有硝煙的戰争,一個全景搖攝讓我們有時間喘口氣兒。好的導演就是能做到精準把控每一顆鏡頭的節奏從而帶動觀衆的情緒,觀衆的情感波動和注意力不知不覺就被電影所控制了。

中場休息過後,鏡頭以特寫為主,切換的節奏也變快了,話題變得讓人難堪起來。可易太太依然作為一個控場的角色,臨危不亂的神情倒是把其他三人逼到被動的狀态了。

下面的一次變焦服務于易太太的台詞,cue到麥太太就是焦點就給到麥太太,反之就給到馬太太,側面描繪了易太太的主導地位。


醉翁之意不在酒,幾位太太表面上和和氣氣地搓麻将,實際上各懷心事若即若離
開場戲的兩個重要且必須的作用是什麼?一是抓住觀衆的注意力。二是讓觀衆理解第一個事件與故事線之間的關系,這個事件得以讓故事運轉,又要抛出懸念提起觀影的興趣。李安通過固定空間内精妙絕倫的場面調度,增加了趣味。用台詞推動劇情的同時抛出懸念引發觀衆沉迷于抓取信息和細節(也就是吃瓜),實現了情緒的延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