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玄覽堂少堂主 作于玄覽堂書齋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中,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哪吒和敖丙這兩個角色都是立體的。我們看到的不是一正一邪兩人的對抗,而是看到了兩個具有内心變化且層次鮮明的角色。

...

         在《作家之路》中,克裡斯托弗-沃爾格勒提出:“塑造的角色一定要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一個活生生的與真人無異的角色是故事的基礎;而一個集合了沖突個性于一身的角色,遠比一個隻有單一個性的人更有吸引力”。


...

《作家之路》與作者克裡斯托弗-沃爾格勒

      電影《哪吒魔童降世》中的哪吒的塑造就很符合這一點,他雖把自尊心看的無比重要,卻充滿了情緒化,因此覺得表露出情緒是極其丢人的事情。他會為一句誇獎而尴尬的害羞,也會因為别人的關注和示好而欣喜若狂。他渴望能夠和别人一起玩,但出于偏見卻不得不用熊孩子的方式吸引注意力。他想要證明自己,但是由于經驗不足總是弄巧成拙,換來更大的誤解,從而自暴自棄用消極的方式去回避問題。

...

這聽上去熟悉麼?這些事情有沒有讓你想起某個人?對,就是我們自己,這個哪吒的形象代表的是我們所有人,或者更加準确地說:他代表的是我們每個人青春期中最不堪回首的尴尬回憶。


...

我們尴尬過的青春


角色與故事共同發展 

...

        如何把人物塑造得立體?很多人都會争論一部電影的角色和故事哪個更重要,雙方往往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然而實際上,角色和故事是必須同時進展而且能做到相輔相成的

K.M-韋勒爾在《創作角色曲線》中說:故事與角色對彼此來說不可或缺,如果将其視為獨立的元素進行塑造,就可能會寫出一篇“某個部分不錯”,但是整體卻乏善可陳的故事。而這部電影中,哪吒所有的角色轉變都是由于故事情節的推進而觸發的:比如他因村民的偏見而産生頑劣的性格。由于父母的欺騙而拜太乙真人為師。而恰恰因為這些轉變,他又再次産生想要被認可成為英雄受人敬仰的希望。也正是希望導緻他急于求成反而弄巧成拙。


...

哪吒從最初魔丸轉世的頑劣熊孩子,到後來的喊出“我命由己不由天”,從而救下陳塘關百姓以及慷慨赴死面對命運。經曆了一個完整的角色蛻變。在《創作角色曲線》中K.M-韋勒爾指出:“如果想讓你的角色有正面的進展,從故事開始時,他就必須有某種生命中的缺憾,讓他在某種角度上并不完整,但這種不完整并不因為他缺少某個外在事物,而是‘謊言’這個角色内在缺乏的事物。‘謊言’很重要,這是一個角色‘需要的’與他‘想要的’之間的差别。” 哪吒的角色塑造上就多次出現了謊言:父母隐瞞魔丸天劫,父母和太乙欺騙他是靈珠轉世并能成為被敬仰的英雄,他自己認為命運不應由天,而應該抗衡而并非面對。而一次又一次打破這些謊言就是哪吒成長的經曆,也是這部電影把角色成功塑造的核心方法之一。


...

劇作老師:Robert Mckee

當然,他打破這些謊言的曆程可以被看作是一次完整的“負面輪回”。“負面輪回”是一位劇本寫作教授羅伯特-麥琪的理論。(他教授的學生們共獲得了60座奧斯卡,以及超過160座艾美獎)。在他的著作《故事》中,羅伯特-麥琪提出:“主角本身與其故事在理性上的吸引力以及感性上的震撼力。取決于反對勢力的塑造。”


...

la la land

        意思就是:如果要創造一個有所發展的吸引人的主角,就要先從反面勢力入手,當然反面勢力不一定是明顯的反派角色。他有可能是對抗主角目标及其意志力的勢力:比如《LA LA Land》裡阻礙男女主愛情的“現實”或者《金剛狼-羅根》裡暮狼羅根的“衰老”。


...

《金剛狼3》裡蒼老的羅根

但一個立體化的角色與其反面勢力并不能夠單純的以黑白或好壞來區分。要分為以下三個層次:1)相對。2)矛盾。3)負面的負面。


...

負面輪回


舉個例子:假如尊重是正能量,與之相對的則是:漠然。與尊重相矛盾的是:歧視。而尊重的負面的負面則是:僞裝成尊重的歧視。

...

“負面輪回”的例子

        故事中哪吒所代表的精神是不屈服的自我意識。 與這種意志相對的第一反面勢力“相對”:是來自父母和師長的束縛。第二層反對勢力“矛盾”:是來自命運控制下的偏見。第三層反對勢力“負面的負面”:是來自龍族和申公豹代表的妖獸試圖改變固有“偏見”而采取的極端陰謀。


...

哪吒的負面輪回

        電影中的哪吒從出生就是一個又一個命運的錯誤扭曲形成的,本身應該被欽定為靈珠轉世的他錯投胎成對立的魔丸。而魔丸又被貼上三年後遭天劫的詛咒和必定為禍的偏見。雖然他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但他也不清楚為什麼李靖夫婦和太乙真人要用各種方式試圖把他關起來,無論乾坤圈,結界還是山河社稷圖。然而這時的哪吒隻是單純的希望人們陪他玩,他内心渴望被陪伴渴望被認同。于是劇情上迎來了第一次轉折,李靖夫婦指出他希望被認同而不得的委屈,并編出了謊言:“哪吒實際上就是靈珠轉世,他需要修煉,斬妖除魔造福一方後,才能獲得認可。經過訓練的他想要證明自己是靈珠轉世,是英雄不是妖怪。然而對他的偏見在命運的影響下,緻使哪吒仍然被人認為是為惡一方的妖怪。而這,導緻了他雖然救下小女孩,還要被村民圍毆。  當然,他所要面臨的最大威脅則是申公豹,龍族的計劃。 而這個計劃卻是一個試圖改變飽受偏見苦難的陰謀。 因為在原本的命運裡,哪吒就應該是靈珠轉世的英雄。而造成他一切不幸主要原因,是妖獸試圖改變偏見的極端計劃。

...

龍王與申公豹

         而在生日宴會前夕,妖獸中的代表申公豹一次性的粉碎了哪吒身上幾乎全部的謊言,包括他身世。就是這一刻,導緻了他的全面爆發。在《精神病:反社會、犯罪以及暴力行為》這本書裡《十種精神病類别》章節中西奧多-米倫博士談到其中一種分類屬于「爆炸性精神病」的病因是因為累積的侮辱及羞恥,而爆發成無法控制的狂怒以及令人害怕的攻擊。而在生日宴會上的哪吒就是處于這種極端的爆炸狀态。最終失控後差點釀成大禍。


...

       自以為所有謊言都被戳破的哪吒本已經對一切都絕望了,卻在最後關頭知道了李靖最早,也是埋藏最深的謊言:“他想要以自己的命換哪吒的命。”  不同于其他一切謊言,這個謊言并沒有讓哪吒變得更弱小,相反讓哪吒變得更強大,他了解到他一直苦求不得的“愛”一直在他的身邊。 他也了解到他不能再逃避或者改變命運,相反他可以選擇并面對命運。也就是“我命由己不由天”的真正意涵:“并不是自主選擇命運,而是可以選擇是否面對命運。”


...

        而在這一刻哪吒完成了他的負面輪回。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成長,甚至陳塘關的民衆也看到了他的成長。而這就是一個魔童的救贖。然而我們每個人的青春期,不都曾經曆過類似的成長。我們經曆着來自各處以及我們自身的謊言,甚至在這一時間了解我們自己原有的很多認知本身都建立在謊言的基礎之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試圖證明自己而不得的糾結。我們每個人都有試圖改變偏見而弄巧成拙的經曆。因此我們可以感同身受地看待這個立體的充滿了成長中不堪而且尴尬的魔童哪吒。

...

還不快點關注,評論,轉發 素質三聯支持一下???

如果您是敖丙的粉絲,想看我解析對于帥哥龍太子敖丙的人物分析文章請持續關注我的公衆号玄覽堂,我下期哪吒系列将會 更新《哪吒影評3 敖丙,别人家的孩子》敬請期待

《魔童哪吒》影評 1:可愛呆萌的結界獸 :點睛之筆還是畫蛇添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