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微信公衆号“xodbox”,留言必互粉,每部電影都有一個和别人不一樣的故事。

...

...

...

故事看起來寓言的味道更多一些,所以裡頭很多不合邏輯的地方,其實也沒必要細究。比如,這幫大廚,用一種“精益求精”的精神,就是為了做一頓“被人糟踐”的美味;比如,故事中沒有任何傳動的神奇“食台”;比如,那個神秘的管理局,建立這樣一個“坑”,究竟是什麼目的。

...

故事中的人,都“心甘情願”的接受了“監獄坑”的安排。在這個有點“赤裸”的階層設定中,每一個人都面臨着選擇。尊嚴幾何?在饑餓面前,好像毫無價值。而故事的主角,卻帶着一點點的理想主義,想在書本中尋找答案。精神上的堂吉诃德,并不能拯救失落的靈魂。人類所有自以為是的“高貴”,在監獄坑中被反複摩擦。

...

故事中唯一交代了罪行的,是這位被“電視購物”禍害的大爺。大爺的價值觀很直白——活下去。至于怎麼活,有沒有良心糾葛,這個不是他考慮的問題。這個在法律條款上好像都有定義,有一個相當專業的名詞——緊急避險。芸芸衆生,大多都是如此。

...

這位在監獄坑中孜孜不倦的尋找“孩子”,至于是如何的“上下求索”,不在考證的範圍。人們不也是這樣,為了一個理想,上下而求索。“孩子”是她心中的執念,為了這個執念,她從來不惜殺人,而到最終,也死于人手。她究竟為了什麼才會搭救主角,無從得知。或許,人類的命運轉折,也是源于某一個無心的善念,也或許,人類命運的終結,也會源于某一個無心的荒唐。

...

管理局的職員,在人之将死,選擇了從善。一個理想主義者,如何在這個“良知”完全潰敗的監獄坑中生存?

她的好言相勸,到最後其實都抵不過主角一句“米田共”的威脅。“倉廪實而知禮節”,人類的文明,向來是需要條件的。

...

而這位,隻是希望得到“上層”的一次“舉手之勞”,然而非常可惜,這樣的希望隻是奢望。當他的希望破滅,才恍然大悟,所有的祈求都換不回别人的憐憫。既然如此,還不如選擇另外的道路。

...

而所謂的“道”,又是什麼呢?

在老美的電影裡頭,總是會有這樣的一個“智者”的存在。

從根本上講,管理局并沒有刻意做什麼,自上而下的掠奪和傷害,大都是身在其中的人們“自然”形成的。既然如此,那還需要傳遞什麼信息呢?

...

這個小女孩,奇迹般的在監獄坑中出現了。這大概也是老外傳說中所謂的“天命所歸”,她的出現,或許是改變監獄坑現狀的希望。所以她的出現也就不需要更多的邏輯。

...

隻是,這樣的現狀,真的需要别人來改善嗎?

隻要上層的人,足夠的自律,“食台”上的食物,完全可以到達最底層,隻要,隻要每個人都願意自己保持饑餓。然而,這個根本做不到,資本家甯願把牛奶傾倒在河裡,也不願意拯救貧民。

而身處下層的人就沒有問題嗎?他們有機會到達上層的,但是一旦他們到了上層,就忘記了身處下層的傷痛,他們也不想自律,甚至瘋狂的報複。

這樣的循環,永遠沒有終點,因為人性決定了一切。堂吉诃德拯救不了,救世主同樣拯救不了。

在這個微縮的世界裡,我們在觀察實驗室裡頭的小白鼠,看得我們自身毛骨悚然,卻不知如何救贖。

...